桑拿天可以「熱養生」?你沒看錯!但這類人除外

有約君說

這幾天,廣州的天氣預報掛出雷陣雨和高溫 “混合雙打”,雷陣雨說來就來,雨過後天也晴得快,高溫夾著溼,“桑拿天”的悶熱更讓人受煎熬!

迫切需要降溫時,除了嘆空調,喝冷飲,衝個冷水澡……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人感覺好過些呢?

吃熱面、喝熱茶、涮火鍋、洗熱水澡……你沒看錯!大熱天還真有人支招——“以熱制熱”逆向而動 “熱養生”, 推崇從吃的喝的泡的洗的,儘量“熱著過”,認為這樣做一來可發汗降溫,二來能補充陽氣,與“春夏養陽”的中醫理論相合。

這種新主張是純粹為了吸引眼球、“搞搞新意思”,還是真的有道理?啱唔啱你呢?來聽聽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偉程教授怎麼說——

“熱養生”有一定道理

可糾正貪涼過度傷身

夏天‘熱養生’,這種提法從某個角度來看有一定的道理。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偉程教授說。現在大城市裡空調高度普及,即使是大夏天,管它外面再怎麼驕陽似火,只要躲進空調房內,溫度降到18℃也是輕而易舉的事。除了空調,還有冰箱的普及也讓冷飲、涼食大為流行。

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春夏宜養陽”,夏天雖然外界陽氣旺,不少人貪圖涼爽,經常“貓”在空調房內,喝冷飲吃涼菜,這樣看似免受了酷暑之苦,不會一動就汗流浹背的,但也容易貪涼過度,導致體內寒溼加重反而傷了陽氣,甚至影響血液循環,引發各種病,輕的腰痠背痛身子沉,或誘發骨關節病、風溼病,也有不少人因為吃多了生冷導致脾胃虛寒。

針對這些貪涼過度反而傷了身的人,“熱養生”推崇從吃的喝的泡的洗的,儘量“熱著過”,對糾正他們的不良習慣有一定意義。像用熱水泡腳、洗熱水澡、吃熱面、喝熱茶等做法,確實有助發汗,使體內的暑熱、溼濁及時排出,可以幫助寒溼過重和局部血循環不暢的人促進代謝。

夏天食療溫補更養陽?

這類人別“火上添油”!

民以食為天,“熱養生”當然離不開吃的,有人推崇通過溫補的食療來滋養陽氣,比如人參燉雞湯、涮火鍋、天天以姜佐餐……

桑拿天可以“热养生”?你没看错!但这类人除外

也有人對這些做法提出質疑:夏天本來自然界和人體陽氣就偏盛,吃得太溫補會不會“火上添油”?如果單從食物的溫度上講究,夏天吃熱氣騰騰的食物出一身大汗,讓身體散熱也還罷了,但從食物“寒熱”的性味上講,吃人參雞湯、天天吃薑會不會太“熱氣”?另外,大熱天吃火鍋,哪怕有空調都可能吃得滿頭大汗,吃完了會不會更“上火”?

確實,夏天大部分人體內陽氣還是相對其他季節旺,飲食太過溫補辛辣,反易加重體內溼熱。”張偉程說。溫補的食物,偶爾過過口癮問題不大,但不能作為日常的養生手段,更不值得普遍提倡。

該不該溫補,還要看體質。比如,一向身體強壯、陽盛體質的人動輒一身汗,本來就喜涼怕熱,如果大熱天還讓他多吃薑,喝人參雞湯、涮火鍋補陽氣,很可能“火上添油”,不但無助消暑,還可能造成陽氣亢旺、心煩易怒。相反,這類人熱天適當吃點涼食、洗洗冷水澡問題並不大。但身體較弱、喜暖怕涼的陽虛體質者來說,三伏大熱天則可適當吃點溫補的食物以壯體內陽氣。

老人“熱養生”

儘量溫和些

“養生向來因人而異,沒有定法,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張偉程提醒說,“熱養生”的一些做法,也非人人皆宜。

有基礎病的老人,夏季“熱養生”更應結合具體病情把握好度。比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夏天洗熱水澡、用熱水泡腳確實有助於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但溫度的把握尤為重要,建議水溫一般控制在30℃左右,浸泡的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以微微發汗為宜。如果浸泡過程中出現胸悶、心慌,要馬上停止。

桑拿天可以“热养生”?你没看错!但这类人除外

另外,老年人飲食養生上也不宜過“熱”,吃進口的食物以溫熱為宜,即使體弱怕涼,日常所選的食材性味也不要太過溫補,以免太燥熱,導致血壓波動太大影響病情。

最簡單有效“熱養生”

適當運動昇陽發發汗

夏季“熱養生”,很多人注重的是吃的喝的洗的泡的,張偉程支招——運動更可行

“這年頭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因為物質豐富了,天天有魚有肉補過頭,吃得多動得少反給健康添隱患。”他說,因為怕熱,夏天很多人的戶外活動明顯減少,其實適當運動更利於發汗昇陽、增強抵抗力,是最簡單有效的“熱養生”

桑拿天可以“热养生”?你没看错!但这类人除外

不過,夏季運動一定要防中暑,不要在烈日下暴曬,戶外運動最好選擇早晨或傍晚,避開高溫時段鍛鍊。

考慮到夏天人體消耗大,在選擇運動項目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建議體弱的中老年人多散步、打太極拳、八段錦,年輕人運動量可以適當加大,踢足球、打籃球、長跑、游泳……選擇多多,但一開始運動量別太大、太猛。

運動過程中,出汗太多要記得及時補水補電解質。另外,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毛孔大張,即使身體很強壯,也不要對著風扇和空調口猛吹,更不要立刻進入低溫空調房或馬上用涼水洗頭洗澡,以免寒溼侵入體內埋下隱患。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 張偉程 教授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圖@視覺中國、網絡資料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