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下無敵到不堪一擊,當年百戰百勝的蒙古騎兵哪去了?

莫道石人一隻眼

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強徵民夫修治黃河決口。民工挖河時,挖出一獨眼石人。

從天下無敵到不堪一擊,當年百戰百勝的蒙古騎兵哪去了?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隨後,南方發展出六股勢力:

陳友諒(湖北,湖南),朱元璋(安徽,江西),張士誠(江蘇,浙西),是方國珍(浙東),明玉珍(四川),陳有定(福建)。

當時的形勢十分明顯。基本就是三大勢力陳友諒,朱元璋,方國珍。

從天下無敵到不堪一擊,當年百戰百勝的蒙古騎兵哪去了?

其他三個是打醬油的。

這樣的情況下,爆發了最大最重要一場戰役,是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決戰”。

朱元璋的運氣非常好。打到最艱苦的時候,陳友諒戴著皇冠,穿著黃袍,腦袋伸出船艙來看看戰況。

居然被流箭射死了!!!

於是陳軍崩潰。

雙雄爭霸此戰,卻決定了天下的命運。

擊敗了陳友諒之後,朱元璋就擁有了四個省。然後再回過頭來攻擊張士誠。張士誠無法抵擋。堅守了一年後破城。

此後朱元璋勢如破竹,另外幾個小勢力已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問題是,南方打得如火如荼,北方又如何?

元朝的主力部隊在幹什麼。

蒙元在南方的勢力難道是一夜之間瓦解,皇帝就看著他們變空白郡麼。

北方

事實上,北方並沒有閒著。南方有六股起義軍,各佔據一二個省的份額,最終互相吞噬。

北方只有一股起義軍,就這一支軍隊,擋下了所有的元軍。

這一支軍隊,就是紅巾軍。紅巾軍的領袖,就是劉福通。

劉福通是最早的起義軍,也就是修黃河獨眼石人的那位。

當南方分解成六股實力,朱元璋和陳友諒打得不可開交時。元朝政府在幹什麼呢,他們只幹了一件事。“全力剿滅紅巾軍”。

當紅巾軍黃河起義之後,元朝政府先是派了6000人的河道軍隊前來鎮壓,然後被劉福通殺光。

元軍再派了10萬混編軍團,繼續殺光。

元軍動員,組織了30萬龐大軍團,繼續殺光。

連續三次的失敗,使得元朝中央也慌了。他們採取穩紮穩打的方法,仗著手裡正規軍團多,槍多人多地盤多,用一個正規對手的待遇,調集了各方的部隊,慢慢地圍攏上來。

但在這時候,元順帝宮廷鬥爭發生了矛盾,於是“大軍百萬,一時四散”。

元軍的潰敗,使得紅巾軍達到了鼎盛。他們活躍在毫州---汴梁一帶,將交通完全堵塞。

紅巾軍的作用是什麼呢,其一是擋住了元軍的正面壓力。其二則是使得元軍對南方的通訊,徹底終止。

你想象一下,元軍的部隊,70%基本都是圍繞北京,拱衛設立。

在這樣一個異族統治,而且向來殘暴。名聲不佳,經濟一塌糊塗。

一下子突然幾個月收不到中央消息了,然後就是二三年。

那會怎麼樣?譁,一下子全爆了。

於是因為紅巾軍的原因,元朝政府一年之間失去了對南方所有省份的控制。雖然還有陳有定等將領效忠,但已經完全無足輕重了。

而紅巾軍呢,他在北方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元軍攻擊。

死戰

曾有一道歷史考題,問朝鮮人有沒有打到過河南。答案是有的,是元末的時候,被元朝政府徵召至河南參戰。

除了高麗的朝鮮兵,西域的色目人,貴州的苗兵,渤海的水軍,伊朗的白俄高鼻子,鄂倫春的野人,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兵,都有參與紅巾軍作戰的記錄。

當南方的漢族軍權,三大三小正打得死去活來。北方的紅巾軍,正默默地啃下一輪又一輪蒙古衝擊。蒙古人發瘋一樣要打開汴梁防線,而他們始終被困在北方。

這個時候,劉福通不僅擅長打運動戰。而且他擅長防守戰的天份也出現了。

汴梁保衛戰打了二年,安豐保衛戰打了四年,每一次劉福通都是山窮水盡,可他卻偏偏打不死。又硬又韌。

蒙古的騎兵部隊,攻堅不是強項。蒙古人征服歐亞的方法,是大機動迂迴騎射。

可如今劉福通據城死守,漢人向來擅長守城,蒙古人缺乏漢軍工程部隊。也是無可奈何。

紅巾軍以一支孤軍,沒有後方,沒有盟軍,獨自在河南抗擊蒙元全國軍隊。從1351年到1363年,足足扛了十二年。就連察罕帖木兒(趙敏她爸)都死在了他手中。

尾聲

就在朱元璋鄱陽湖大戰陳友諒,贏者通吃的那一年。劉福通再也堅持不住,和韓林兒一起向南逃,投奔朱元璋。

後來的結局,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裡已有敘說。

但是劉福通死的時機,十分巧妙。南方的諸閥經過多年混戰,已經統一在了朱元璋手裡。有了六七個省。

而北方的實力,大致可以分為幾塊。

  • 北京:元朝皇帝及中央騎兵
  • 山西:王保保,趙敏她爸死了以後她哥逐漸成為蒙古最大的軍系。
  • 山東:紅巾軍殘部及軍閥
  • 陝西:地方戎守部隊
  • 蒙古:另一些王公

《劍橋元明史》這樣寫道:當南方大致被明軍統一時,北方的武人還在津津自喜。因為從歷史上,從無南方征服北方之先例。

南方的確很少征服北方。因為南方河道縱橫。大亂之後,很容易分裂成諸多小勢力。而華北平原一整塊,完整一大家。

但1367年的歷史與眾不同。因為紅巾軍的抵抗,目前南方已經統一,而北方還分裂成五六塊。

故事的結局毫無懸念。朱元璋率全部的主力北伐。輕易地掃下了殘破不堪的河南,山東。

朱元璋的大軍逼近北京,元順帝沒有決戰的勇氣。帶上了蒙元的近衛軍團,逃出去到關外大漠。

僅剩下的山西一省,也無法對抗朱元璋的主力。於是蒙元的勢力,其實是被逐個擊破的。

雖然只要差上幾年,歷史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蒙元的實力其實很強,蒙古人的主力,並不是敗在了明軍手裡。北軍的騎兵,甚至沒有一場堂堂正正的會戰。而是由於內耗和機遇,才被明軍各個擊破。

等到了草原上,元順帝,王保保,蒙古原有的王公和駐紮部隊,聯合在了一起,又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但這個時候,朱元璋已經收復了北京,山西,相當於擁有整個中國本土的力量。蒙古和整個中國作戰,又撞得了頭破血流。

後面的故事,還有很長。明軍又出了二個英雄級的人物。一個是傅有德。他從潼關出發,一口氣打到蘭州。六戰六勝,全是摧枯拉朽般的勝利。

另一個則是藍玉。藍玉的四次北伐戰爭,最終硬碰硬,從正面戰場上消滅了蒙古騎兵。

但是我們的故事,已經講完了。

元末明初的歷史,真的好險。差一二步,就不是那麼發展了。

若說明亡,是亡於壞運氣。

則明朝的興起,的的確確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運氣。

下次再說。

從天下無敵到不堪一擊,當年百戰百勝的蒙古騎兵哪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