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競爭也合作

瓜分——競爭也合作

作為中國市場上最為資深的資本力量,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的競爭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早在1994年,中國金融體系體制改革剛剛啟動,在中國已經潛伏多時的摩根士丹利便聞風而動,迫不及待地在北京和上海兩地開設了辦事處。

這時高盛的掌門人是尚未成為美國財政部長的鮑爾森,眼瞅著摩根士丹利搶佔了先機,他感到非常緊張。據媒體記載,當時的鮑威爾就如同一個“空中飛人”,往返於北京、上海、紐約三地,為高盛中國辦事處的成立輾轉奔波。

通過不懈的爭取和洽談,同在1994年,站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鮑威爾向全世界宣佈;高盛北京辦事處成立。多年之後,提起當時的情景,已經身為美國財政部長的鮑威爾仍然激動不已。

儘管是一對天生的冤家對手,但面對同一片頗為陌生的市場,高盛與摩根士丹利之間反而有了一種隱隱約約的默契。

1993年5月,在深圳招商引資的一個活動中,中國平安保險的總經理馬明哲與高盛既摩根士丹利的相關高層認識並相談甚歡。

保險業是中國最先對外開放的金融領域。當時的中國平安保險開始蠢蠢欲動,意圖構建全球融資戰略,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第一次在同一戰線上,與中國平安就各種權益討價還價。經過一年的談判,最終高盛與摩根士丹利各出資3500美元購買了平安保險部分股權。在中國金融領域這頭一筆大生意中,兩者打成了平手。

1995年,中國首家合資金融公司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開始組建,高盛與摩根士丹利又同時成為外資候選人。熟料,因為高盛對中國政策保守態度,自動放棄了這次與中國政府和企業親密接觸的良好機會。

畢竟是首開先河,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高盛的保守是一種明智之舉,在最初的幾年,中金高盛的中外兩方並不和諧,摩擦不斷。日積月累,小矛盾成了死結,中方對摩根士丹利的態度到了排斥和反感的程度。

1997年,中金高盛接到一樁大單--中國移動的上市業務。“近水樓臺先得月”,摩根士丹利本天真地認定上市承銷商的角色非自己莫屬。殊不知,姿態高傲的摩根士丹利早已觸怒了中金高盛的中方大股東--中國建設銀行,其毅然決定將機會讓給行事低調的高盛。

恍若一個天大的餡餅,掉到一直置身事外的高盛懷裡。幸運的高盛就此抓住機會,為中國移動的上市盡心盡力,從而獲得了中國政府和企業的高度信任,迎來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小陽春,把摩根士丹利狠狠甩在了身後。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中國資本市場,狼少肉多,不論是高盛、摩根士丹利還是IDG。這些先進入市場者自然都能拔得頭籌。

在一個市場中,相安無事各取所需只是暫時的,爭奪與搶掠是遲早的事。

2005年,在中國互聯網的一件大事中,冤家路窄,高盛與摩根士丹利還是不可避免地碰頭。

中國網絡娛樂第一媒體--盛大與中國第一門戶網站--新浪的恩怨源自2003年。當時新浪已在美國上市,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新浪的段永基找到陳天橋洽談收購適宜。這邊,躊躇滿志的陳天橋也正是有此意,能與新浪攜手共奔前程自然是美事一樁。無奈,這場中國互聯網界的強強聯手最終因各種分歧不歡而散。

2004年,盛大在美國上市,一炮而紅,股價飆升,而此時的新浪則風光不再,走向低谷。賓主易位,首富陳天橋在“打工皇帝”唐駿的協助下,大量買進新浪股票,決心完成當年強強聯手的夢想。與一年前不同的是,新浪並不服輸,更不願意寄身在盛大的籬下。

在這場收購與反收購的大戰中,雙方各有一名猛將--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高盛作為盛大網絡的承銷商與財務顧問,與陳天橋關係親近,此次征戰,其被任命為“收購顧問”。其實高盛與新浪也無交惡,在1999年還曾經參股新浪,只是後來在新浪上市前,被摩根士丹利以新浪“反收購顧問”的身份出現,誓與高盛一決高下。

在高盛的分析報告大肆鼓吹此番收購意義非凡之時,摩根士丹利則拋出了一項“毒丸計劃”----為盛大的收購設置了強硬的障礙。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安排新浪與雅虎見面,進行併購談判,巧妙地為盛大的收購設置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至此,陳天橋夢寐以求的併購計劃如此美麗的肥皂泡一樣在風中破裂消失。中國互聯挖個的兩大巨頭為主角,美國兩大投資銀行為配角,一場讓眾人期待的精彩好戲嘎然收場。

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的競爭,不只停留在中國市場。在1997年至2008年長達12年的時間裡,高盛長期佔據著全球併購交易投資銀行的頭把交椅;在2009年,高盛失守,摩根士丹利上位;然而在2010年,高盛醜聞頻發的艱難歲月裡,高盛又再次頑強地重登榜首。

丘吉爾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在中國互聯網泡沫這場利益角逐戰中,不論是摩根士丹利,還是網絡時代的資本三國---軟銀、高盛、IDG,都是各為其主,各取其利。

有競爭,也有合作,這是市場的規律,何況在中國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中。

在2009年一次風投行業的論壇上,談到行業競爭,軟銀賽富的閻焱幽默調侃道:“我們這個行業基本上沒有競爭對手,大家都在一起做項目。我本人給熊曉鴿做託做了很多年,很多項目經常是IDG做了第一輪,翻了四五倍以後賣給我做的第二輪”。

然而兩年之後,在2011年夏季達沃斯現場,IDG的熊曉鴿則對行業內存在的“爭搶項目、哄抬價格,熱衷Pre-IPO項目而漠視早期項目投資,投資市場泡沫高,甚至存在非法集資等各種不良現象”直言不諱。

可見終歸是高管的話玩笑,慘烈的競爭才是真相。

隨著中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投資機會增多,中國投資市場百花爭豔的局面已經到來。

除了風險資本之間的爭鬥,外資風投遭遇內資來勢洶洶的襲擊,壟斷局面已經被瓜分得七零八落。外資與內資的競爭日益明顯,從2009年開始,人民幣基金的數量規模首次超過了外資,同時民間PE的數量也首次超過了國有資本和外資的總和。包括政府引導資金、國有基金、民營專業基金以及天使基金在哪的內資創投,大有崛起之勢。

作為業內人士,紅杉資本的張帆非常看好內資創投的興起:“從長遠來看,一個國家要發展,風險投資行業要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這個國家本身的財富充分運用起來。”

在金融危機和內資創投的雙重衝擊下,歐美外資基金也在著手變革,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凱雷、KKR集團、黑石、TPG等金融大鱷紛紛募設人民幣基金已成為大勢所趨。

為尋找和搶佔更多的機會,市場的細分也越來越明顯,針對特定的行業的專業化投資越來越多。2009年年底九鼎投資成立了專門關注民營醫藥行業的基金;達晨的文化產業基金也在2010年成立;紅杉中國青睞物聯網發展,設立了紅杉興業及紅杉恆業;IDG資本則合作成立了關注移動互聯網的專項基金。

國內市場資本流動性過剩,專業金融投資人才的缺乏,成為當下中國投資市場的病症。

據中投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VC或PE投資市場共披露基金達359只。事實上,那些隱藏在民間未公開的PE成百上千。2011年6月,浙江華睿投資獲得“中國本土創投十佳機構”,其總裁宗佩民向媒體語言:“如果繼續指望靠單純依靠Pre-IPO獲利,那麼未來5年裡,全國3000家PE中,至少有2500家不是在股市中被套死,就是倒在上市前的黎明時分,最終只有兩三百家擁有自身特長、清晰投資理念和獨特模式的PE能生存下來。”

市場競爭從來都是殘酷的代名詞。在美國這種成熟的投資市場,幾百家投資銀行中真正能夠參與競爭的投行也才幾十家。何況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美國的兔子市場正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優秀的投資高盛和GP(普通合夥人)團隊能越來越快地融到更多的資金,而二流三流的投資公司則面臨融資難,甚至只能維持現狀的尷尬境地。”

在中國,昔日具有高門檻的充斥著高端精英的風投行業,如今大有“全民創投”的勢頭。

物極必反,資本氾濫必然迎來優勝劣汰的“大洗牌”。

瓜分——競爭也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