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竞争也合作

瓜分——竞争也合作

作为中国市场上最为资深的资本力量,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的竞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早在1994年,中国金融体系体制改革刚刚启动,在中国已经潜伏多时的摩根士丹利便闻风而动,迫不及待地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设了办事处。

这时高盛的掌门人是尚未成为美国财政部长的鲍尔森,眼瞅着摩根士丹利抢占了先机,他感到非常紧张。据媒体记载,当时的鲍威尔就如同一个“空中飞人”,往返于北京、上海、纽约三地,为高盛中国办事处的成立辗转奔波。

通过不懈的争取和洽谈,同在1994年,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鲍威尔向全世界宣布;高盛北京办事处成立。多年之后,提起当时的情景,已经身为美国财政部长的鲍威尔仍然激动不已。

尽管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手,但面对同一片颇为陌生的市场,高盛与摩根士丹利之间反而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默契。

1993年5月,在深圳招商引资的一个活动中,中国平安保险的总经理马明哲与高盛既摩根士丹利的相关高层认识并相谈甚欢。

保险业是中国最先对外开放的金融领域。当时的中国平安保险开始蠢蠢欲动,意图构建全球融资战略,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第一次在同一战线上,与中国平安就各种权益讨价还价。经过一年的谈判,最终高盛与摩根士丹利各出资3500美元购买了平安保险部分股权。在中国金融领域这头一笔大生意中,两者打成了平手。

1995年,中国首家合资金融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开始组建,高盛与摩根士丹利又同时成为外资候选人。熟料,因为高盛对中国政策保守态度,自动放弃了这次与中国政府和企业亲密接触的良好机会。

毕竟是首开先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高盛的保守是一种明智之举,在最初的几年,中金高盛的中外两方并不和谐,摩擦不断。日积月累,小矛盾成了死结,中方对摩根士丹利的态度到了排斥和反感的程度。

1997年,中金高盛接到一桩大单--中国移动的上市业务。“近水楼台先得月”,摩根士丹利本天真地认定上市承销商的角色非自己莫属。殊不知,姿态高傲的摩根士丹利早已触怒了中金高盛的中方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其毅然决定将机会让给行事低调的高盛。

恍若一个天大的馅饼,掉到一直置身事外的高盛怀里。幸运的高盛就此抓住机会,为中国移动的上市尽心尽力,从而获得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信任,迎来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小阳春,把摩根士丹利狠狠甩在了身后。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狼少肉多,不论是高盛、摩根士丹利还是IDG。这些先进入市场者自然都能拔得头筹。

在一个市场中,相安无事各取所需只是暂时的,争夺与抢掠是迟早的事。

2005年,在中国互联网的一件大事中,冤家路窄,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还是不可避免地碰头。

中国网络娱乐第一媒体--盛大与中国第一门户网站--新浪的恩怨源自2003年。当时新浪已在美国上市,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新浪的段永基找到陈天桥洽谈收购适宜。这边,踌躇满志的陈天桥也正是有此意,能与新浪携手共奔前程自然是美事一桩。无奈,这场中国互联网界的强强联手最终因各种分歧不欢而散。

2004年,盛大在美国上市,一炮而红,股价飙升,而此时的新浪则风光不再,走向低谷。宾主易位,首富陈天桥在“打工皇帝”唐骏的协助下,大量买进新浪股票,决心完成当年强强联手的梦想。与一年前不同的是,新浪并不服输,更不愿意寄身在盛大的篱下。

在这场收购与反收购的大战中,双方各有一名猛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高盛作为盛大网络的承销商与财务顾问,与陈天桥关系亲近,此次征战,其被任命为“收购顾问”。其实高盛与新浪也无交恶,在1999年还曾经参股新浪,只是后来在新浪上市前,被摩根士丹利以新浪“反收购顾问”的身份出现,誓与高盛一决高下。

在高盛的分析报告大肆鼓吹此番收购意义非凡之时,摩根士丹利则抛出了一项“毒丸计划”----为盛大的收购设置了强硬的障碍。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安排新浪与雅虎见面,进行并购谈判,巧妙地为盛大的收购设置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至此,陈天桥梦寐以求的并购计划如此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在风中破裂消失。中国互联挖个的两大巨头为主角,美国两大投资银行为配角,一场让众人期待的精彩好戏嘎然收场。

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的竞争,不只停留在中国市场。在1997年至2008年长达12年的时间里,高盛长期占据着全球并购交易投资银行的头把交椅;在2009年,高盛失守,摩根士丹利上位;然而在2010年,高盛丑闻频发的艰难岁月里,高盛又再次顽强地重登榜首。

丘吉尔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中国互联网泡沫这场利益角逐战中,不论是摩根士丹利,还是网络时代的资本三国---软银、高盛、IDG,都是各为其主,各取其利。

有竞争,也有合作,这是市场的规律,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中。

在2009年一次风投行业的论坛上,谈到行业竞争,软银赛富的阎焱幽默调侃道:“我们这个行业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大家都在一起做项目。我本人给熊晓鸽做托做了很多年,很多项目经常是IDG做了第一轮,翻了四五倍以后卖给我做的第二轮”。

然而两年之后,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现场,IDG的熊晓鸽则对行业内存在的“争抢项目、哄抬价格,热衷Pre-IPO项目而漠视早期项目投资,投资市场泡沫高,甚至存在非法集资等各种不良现象”直言不讳。

可见终归是高管的话玩笑,惨烈的竞争才是真相。

随着中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投资机会增多,中国投资市场百花争艳的局面已经到来。

除了风险资本之间的争斗,外资风投遭遇内资来势汹汹的袭击,垄断局面已经被瓜分得七零八落。外资与内资的竞争日益明显,从2009年开始,人民币基金的数量规模首次超过了外资,同时民间PE的数量也首次超过了国有资本和外资的总和。包括政府引导资金、国有基金、民营专业基金以及天使基金在哪的内资创投,大有崛起之势。

作为业内人士,红杉资本的张帆非常看好内资创投的兴起:“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要发展,风险投资行业要健康发展,一定要把这个国家本身的财富充分运用起来。”

在金融危机和内资创投的双重冲击下,欧美外资基金也在着手变革,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凯雷、KKR集团、黑石、TPG等金融大鳄纷纷募设人民币基金已成为大势所趋。

为寻找和抢占更多的机会,市场的细分也越来越明显,针对特定的行业的专业化投资越来越多。2009年年底九鼎投资成立了专门关注民营医药行业的基金;达晨的文化产业基金也在2010年成立;红杉中国青睐物联网发展,设立了红杉兴业及红杉恒业;IDG资本则合作成立了关注移动互联网的专项基金。

国内市场资本流动性过剩,专业金融投资人才的缺乏,成为当下中国投资市场的病症。

据中投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VC或PE投资市场共披露基金达359只。事实上,那些隐藏在民间未公开的PE成百上千。2011年6月,浙江华睿投资获得“中国本土创投十佳机构”,其总裁宗佩民向媒体语言:“如果继续指望靠单纯依靠Pre-IPO获利,那么未来5年里,全国3000家PE中,至少有2500家不是在股市中被套死,就是倒在上市前的黎明时分,最终只有两三百家拥有自身特长、清晰投资理念和独特模式的PE能生存下来。”

市场竞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代名词。在美国这种成熟的投资市场,几百家投资银行中真正能够参与竞争的投行也才几十家。何况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的兔子市场正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优秀的投资高盛和GP(普通合伙人)团队能越来越快地融到更多的资金,而二流三流的投资公司则面临融资难,甚至只能维持现状的尴尬境地。”

在中国,昔日具有高门槛的充斥着高端精英的风投行业,如今大有“全民创投”的势头。

物极必反,资本泛滥必然迎来优胜劣汰的“大洗牌”。

瓜分——竞争也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