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基金經理有規模半徑|基金經理的不可能三角形之三

为什么基金经理有规模半径|基金经理的不可能三角形之三

接上兩篇“私募冠軍的魔咒”、"興*合宜淨值破1"兩篇系列文章分,資管行業還存在著一個所謂的“不可能三角形”,那就是高收益率、低波動風險、產品管理規模大,不可能同時實現。作為系列的最後一篇,我們將從規模角度來講一講。

为什么基金经理有规模半径|基金经理的不可能三角形之三

圖1:基金經理不可能三角形

產品一旦規模大了以後,如果在個別資產上投入的權重不夠,那麼盈虧對於產品的影響也就體現不出來。但是一旦投入的權重巨大,進出都有可能會對價格產生影響,並且一旦股票邏輯看錯,止損的難度也會增加,回撤就會非常的巨大。

如果說為了控制回撤,增加流動性,去配置一些類債權的資產,那麼就犧牲了盈利的進攻性。另外可能一段時間基金經理策略正好契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產品可以取得不錯的收益,但是時間一旦久了,可能會碰上投資能力的均值迴歸,投資風格與市場切換跟不上,收益水平表現平平也是很正常的。

選擇市場上,規模較大的公募基金經理進行驗證

選擇投資年限超過5年、年化投資回報率大於5%、管理規模大於70億的公募基金經理進行研究。橫座標代表的是基金經理的年化回報率(X)、縱座標代表是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Y)、汽包的大小代表的是基金經理的年化波動率。

为什么基金经理有规模半径|基金经理的不可能三角形之三

圖2:基金經理年化投資回報率、管理規模、年化波動率(數據來源:Beta數據庫)

隨著基金經理管理規模的增大,基金經理的投資回報率是呈現下滑的(謝治宇異常點,基金經理不可能三角形之一已經解釋)。易方達的宋昆管理規模244億,但年化投資回報率只有8.7%,年化波動率28.7%,富國基金的魏偉管理規模179億,年化投資回報率是24.3%,年化波動率是25.5%。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越大,在考慮風險分散,不重壓個股的情況下,收益率就會平平。

當規模無限增加,高收益和低風險可能同時存在嗎?

为什么基金经理有规模半径|基金经理的不可能三角形之三

你覺得是年化4%的餘額寶投資好,還是年化5%的銀行理財投資好,還是年化8%的固收產品投資好,還是年化15%的股權產品投資好,還是100%的賭大小好,或者是收益萬倍的彩票投資好。

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關鍵看誰要買,投資者偏好是什麼。

不可否認,某些量化策略或者CTA策略,可以同時實現高收益和低風險,但這類策略的容量絕對不會大,一般也就幾百萬。如果有人告訴你,它的策略非常好,容量極大,回撤又低,收益又高,那肯定是一個騙子。

當基金規模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高收益和低風險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量化策略和CTA策略的基金經理投資半徑一般只有幾百萬,個別可能有上千萬,超過這個範圍,要實現高收益必定要承受非常大的波動。偏好成長股的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半徑肯定是低於偏好價值股的基金經理管理半徑,因為整體來看成長股市值遠低於價值股市值,一旦買入的量多了,進出更容易對價格產生影響。

興全基金的董承非投資經驗豐富,旗下基金業績非常的優異,但最近5年他旗下也就管理2只產品分別是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和興全新視野定期開放混合型,規模一直維持在200億上下,目前興全新視野定期開放混合型暫停申購贖回,根據Beta數據分析董承非比較舒適的管理規模也就是200億左右。興全基金的謝治宇、藍海韜略的蘇思通,在管理規模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之後,基金經理可能就不得不改變投資策略,最後的收益率表現平平就非常可以理解了。

通過大數據分析總結每個基金經理的舒適管理規模半徑(能力半徑)是非常有意義的,BETA致力於從至少30個維度全面刻畫各基金經理的特點,幫助理財師選得明明白白,投資人投的清清楚楚。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查淨值

查違約

查黑名單

聰明的理財師都在用

查私募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