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大量民办教师未能“转正”的真正原因

提示:欢迎您点击标题下红框「关注」阅读「楚有微词」更多原创首发文章.

民办教师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近50年中,我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村中小学,他们与公办教师在岗位上几乎平分秋色,但同工不同酬,拿的却是微薄的补贴以及和农民朋友一样的“工分”。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大量民办教师未能“转正”的真正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战争洗礼的神州大地迅速走向安定繁荣,人口急剧增长,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靠高校培养的“公办教师”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于是,很多初中或高中毕业的优秀青年便通过教育部门的招聘,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成为教育战线的重要力量。

民办教师特别能吃苦,他们任教的学校大部分是公办教师不愿意去的偏远学校,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有的学校的校舍是破旧的神庙或是祠堂。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晚上守着一盏孤灯备课和批改作业,在寂寞中打发自己的青春时光。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大量民办教师未能“转正”的真正原因

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任教的大部分是复式教学班,两个以上的年级安排在一个教室上课,“讲”与“练”交替进行。学生们“动”了“静”,“静”了“动”,但老师却一刻都不能“静”下来,一天五节课没有一节能抽得开身,中午还要当炊事员帮助学生蒸中饭。那时没有电话,联系家长很不方便,碰上学生有病的情况,老师便承担着父母的职责,求医寻药或是将学生背回家中。

他们的最大愿望是有朝一日能够“转正”成为“吃皇粮”的公办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为了“转正”,他们周六、周日不能休息,跋涉很远的山路到乡镇所在地的学校参加函授学习,把一本本很厚的《中师教材》“消化”,像个学生一样坐在座位上听课、做作业,然后是到县城参加严得如高考一般的考试,以便在拿到毕业证后为“转正”增加筹码。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大量民办教师未能“转正”的真正原因

但那时大部分民办教师“转正”的希望都变成了“肥皂泡”。不是他们不努力,其实他们付出了十二分的艰辛,无论是能力和工作业绩,他们都都能和大部分公办教师媲美,而是因为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落实,适龄儿童锐减,加上改革开放后大量培养师范生任教,逐渐地一步一步地把他们挤出了教育战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