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不完整的身体,却拥有“完整”的人生!

在中国第一史书的《史记》中,司马迁写了很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始祖三皇五帝、中国第一老师孔子、中国第一文人屈原、中国第一皇帝秦始皇等等。《史记》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鲁迅更是对其评价为“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不完整的身体,却拥有“完整”的人生!

司马迁写《史记》的渊源还要从他的祖父司马喜说起,汉文帝时期,由于朝廷财政比较困难,就实行了一项政策,只要捐粮给国家,就能获得爵位。这多好的事啊,有钱还能有权,买呗!

于是司马迁自小就出生在书香门第了,但是,名门世家也有不好过的地方,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对他要求很高,司马迁自小就开始刻苦的读书,仅十岁,司马迁就能熟读《尚书》《左传》《国语》等著作了。

要说家人确实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了,用尽一切来历练他,所以在司马迁二十岁时,他被家里“放逐”了,踏上了诗和远方,从长安出发后,一路向东南方向走去,想以此借机磨砺自己的德行。

司马迁并不止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在路上增长自己的见识,见证曾经的历史。出武关、入宛城、进长沙,到汨罗江畔凭吊屈原投江,在这里,他似乎看到了那个报石沉江的爱国诗人,怀着满腔热血投入万里大江,亲临其境,以致于司马迁发出无限感慨: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司马迁——不完整的身体,却拥有“完整”的人生!

司马迁北渡长江,过淮阴、至曲阜,来到孔子的故乡,仔细体会齐鲁文化,询问每个人对孔子的看法,“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再向西走,来到中原大地,这里是楚汉相争的主战场,无数的豪杰在这里奋斗、牺牲,在这里建功立业、俯瞰天下。这次壮游,是真的让司马迁成长了,也让他体会到了真实的历史和生活。

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重,在病床前对司马迁做出了嘱咐,让司马迁接替他做太史,写一部通史!于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诞生了!

在司马迁奋笔疾书的时候,朝廷发生一件大事,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本想让李陵为他护送粮草,但李陵非但不肯,反而请求汉武帝,说要率领五千精兵直扑单于王庭,结果悲剧了,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单于的8万大军,虽然奋力杀敌,但寡不敌众,在弹尽粮绝之后,只好投降敌人。

将军带着士兵投降的事,还是第一次发生,汉武帝怒了,满朝大臣也怒了,纷纷上书声讨李陵,就在这种形势下,司马迁站出来了,为李陵求情,愤怒中的汉武帝毫不留情,李陵家族被全部处死。

司马迁——不完整的身体,却拥有“完整”的人生!

司马迁也被迁怒,但念及他是“因言获罪”,不砍头了,留一条命,但是,从此以后就不是个完整的男人了,这个时候,是最难抉择的时候,到底是一死了之,还是苟且偷生?司马迁在大牢里,思考了一晚上,他想起了父亲的重托,想起了那个伟大的使命,终于在天亮时做出了决定,他要继续活下去,他的人生价值还未实现,即使是这样残忍的酷刑,他也选择活下去,为了活得更有价值!

于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夏、商、周、秦,一个个国家在他的笔下崛起、灭亡;孔子、秦始皇、商鞅、刘邦、项羽、韩信、李广、卫青、霍去病,一个个人物在竹简里建功立业、奋马扬鞭。司马迁的忍辱负重造就了一部延续千年的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