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衆收藏品: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美的「印章」

印章在中國的起源很早,是漢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凡有文字可查的年代都有印章的存在,遂逐漸發展成為金石文化。從明代開始,被深深打上私人物品烙印的印章,長期以來只是雜項類文房品種中的一個收藏小類別。如今集印章材質、工藝和名人效應於一體的印章逐漸被更多收藏者所關注。

小眾收藏品: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美的“印章”

小眾收藏品: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美的“印章”

藏友藏品圖

【極速鑑寶】平臺一藏友就頗愛收藏這類文玩藏品,近日於好友處看見一方印章,上面刻有“吳俊”二字,小巧精緻,很是喜歡,故來平臺向專家老師請教其是否為“吳昌碩印章”、是何材質、收藏價值幾何?【極速鑑寶】平臺書畫鑑定專家高鴻老師看過圖片後表示,這枚印章的印文是“不露文章世已驚”,但這枚印章上刻的“吳俊”二字不代表吳昌碩,這是清代另一位書畫篆刻家吳俊所制。吳俊,字子重,號南橋、冠英,清江蘇江陰人,以三絕擅長,寫真尤得古法,亦工篆刻。這枚印章材質是青田石,雕工古樸,年份不淺,印石已經把玩熟了,殊足珍貴。但由於吳俊的作品在市場缺乏參考值,故而不好估價,但其藝術價值還是很值得看重的。

雖然目前在拍賣市場上,相較中國書畫的價格,印章價格仍處於較低的位置,但參拍的中高檔印章數量雖然較少,但成交率卻很高,而且價格一直不斷攀升。但無疑,印章是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一隻潛力股,被不少收藏者看好。如中國嘉德2011秋季拍賣會上,一枚“校尉之印”銀質官印以69萬的價格成交。

小眾收藏品: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美的“印章”

“校尉之印”銀質官印 邊長:24×24mm,通高:22mm 成交價:人民幣690000中國嘉德201

收藏印章要看年代、篆刻者和使用者、用途等。如一枚印章是乾隆爺用過的,其雖不是篆刻者,但此印章一定符合其審美眼光,精美工緻、華貴典雅,再加上中規中矩的邊款和精緻的印紐,很有“皇家氣派”,這樣的印章自然收藏價值就高了。【極速鑑寶】平臺專家老師說,一枚收藏價值較高的印章,往往是印材、工雕和篆刻藝術,三者兼備或者其中某方面特別突出。

小眾收藏品: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美的“印章”

黃玉鼻鈕“王武”印 漢代,印面2.3×2.3cm,通高1.8cm故宮博物院藏品

不同的年代印章材質也不同。在秦王朝前所用材料大都是金、銀、銅、犀角、象牙等,但從出土的戰國時代的官、私印來看,絕大多數是銅質,也有玉印、石印,但犀角和象牙印尚未見過。秦漢至南北朝印章仍使用在封泥上,最多見的也是銅印,間有玉、金、銀、鐵等。隋唐以後,因印章是加蓋在絹紙上的,不受封泥限制,印型也逐漸有所增大,印材以銅質為多見。宋代開始出現了瓷印,又是一種新型的印材。明以後的印材則主要是花乳石。(花乳石是一個總名,因產地不同,各得其名。最著名的有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

小眾收藏品: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美的“印章”

青田石“馬衡”章,近代,馬衡篆刻,印面邊長4.9cm,通高4.9cm。故宮博物院藏品

不同的材質印章的製作工藝也不同。因花乳石的質地比金銅等金屬較鬆軟,易於上刀篆刻,因此用花乳石雕成的印章,其字跡大多給人一種從容不迫、一氣呵成的感覺。而銅印一般是先鑄成型,然後才雕字,十分艱難。但從價格上講,花乳石產于山間田野,不似金、玉、角、牙那麼昂貴。從印章的藝術欣賞角度而言,花乳石含有優美的天然花紋和不同的色澤,經過磨琢,其美觀甚至遠過金玉。

小眾收藏品:方寸之間盡顯天地之美的“印章”

壽山石“鄉里高門”章,清,趙之琛篆刻,通高6.7cm,印面3.2×3.1cm。故宮博物院藏品

民間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昌化雞血石沒有價”的說法,說明了石材的重要,但雕刻工藝精細老到的印章,同樣有很高的市場價格。並且名家印章收藏價值也不菲,代表國家行政官爵等級制度象徵的官印,更是價格昂貴。但在材質、工藝相同的情況下,年代越早其收藏價值越高,但同時還要參考存世量的多少來決定其價值的高低。偏重於收藏哪一種印章,只能看個人的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