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獨家」大豆期貨強勢反彈,豆價上漲能否再現?

「大豆獨家」大豆期貨強勢反彈,豆價上漲能否再現?

隨著氣溫升高和大豆市場供大於求現狀的持續以及傳統豆製品消費淡季的來臨,國內大豆現貨價格始終處於低迷的狀態,並且大豆市場購銷也是非常緩慢,大豆貿易商外發走貨也是異常艱難,這種情況反映在國內大豆期貨上就會呈現出大豆主力合約收盤價持續較低,然而在8月8日這一天,大連期貨交易所黃豆二號一改往日“萎靡不振”的頹勢,表現出“王者歸來”的氣勢,不僅黃豆主力1901合約收盤價達到3697元/噸,並且上漲幅度已達5%,這一天足以令大豆貿易商們喜出望外。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國內大豆期貨價格突然暴漲呢?大豆期貨價格“一路飄紅”是不是就意味著國內大豆現貨價格也會出現“水漲船高”呢?中國糧油信息網大豆分析師李萬江針對以上兩點疑問,分析總結原因如下:

大豆進口量逐漸下降,進口大豆貨源緊張

首先,據海關部門權威數據顯示:我國7月份大豆進口數量為 801萬噸,而此前6月份大豆進口數量為870萬噸,環比下降了70萬噸,與去年同期1008萬噸的進口量相比,更是下調了208萬噸,今年前七個月進口大豆總量為5287.8萬噸,同比下降了3.7%。這不僅側面反映出我國增加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和尋找飼料豆粕蛋白替代品的一系列措施取得成效,同時也直接表明了我國今年大豆進口數量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

其次,由於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從8月23日起美國再次宣稱對來自中國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此消息一出再一次使得大豆市場貿易商的恐慌心理加劇,理論上進口大豆數量的減少會導致豆粕供給量相應下降,這將對豆粕的價格帶來強有力的支撐,然而實際上現階段養殖業利潤較低,大豆和豆粕庫存仍然保持較高的水平,由於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因素的擔憂,加之市場主體的盲目跟風炒作,導致部分企業上調豆粕價格,這不僅帶動了豆粕期貨的抬升,同時也助推了大豆期貨主力的成功逆襲。

最後,由於現階段我國主要從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大量進口大豆以此來確保國內大豆的供需平衡,但是由於阿根廷此前由於天氣原因導致一定程度的減產,巴西大豆由於運輸的問題導致到港量有所下滑,這些此前發生過的事情都可能會成為大豆供應緊張的因素,大部分貿易商對於美國農業部即將公佈的8月份供需報告持“看空”心理,預計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出口總和遠低於中國大豆進口需求總量,因此未來有可能中國還需直接或是間接進口美國大豆。

按質定價豆源分流,價格趨穩走貨好轉

首先,隨著秋季的到來和降水的增多,南方地區的高溫乾旱的情況有所緩解,這對於南方大豆主產區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利好的消息,然而目前南方地區的大豆價格依舊較為低迷,主要還是以按質定價為主,安徽和河南地區的大豆報價比較雜亂,質量上佳的種轉商和一級豆源受到大豆市場的青睞,雖然其庫存餘量有限,但是市場需求也很旺盛,從而導致其價格呈現出堅挺的狀態,目前南方地區二級豆購銷成為大豆市場的主流,根據其質量和規格的不同,分別流向不同的分銷市場,其中飼料豆和肥料豆的購銷也成為區域分流的一小部分,目前農戶手中大豆餘糧不多,大多數優質豆源都集中在大中型貿易商手中。

其次,對於18年新季大豆而言,湖北早熟豆已於7月中旬“粉墨登場”,但是由於零星上市,蛋白含量較高等因素,致使湖北新季大豆開秤價遠高於實際大豆市場現貨價格,由於受到二級豆低廉價格和大豆市場供過於求的影響,很多貿易商對早熟豆持觀望態度,並且也是隨採隨走不增倉囤貨,隨著湖北中晚熟大豆的陸續上市,新季大豆價格會出現下調的傾向,屆時新季豆和陳豆價差逐漸縮小,最終新季豆價格趨穩而且其價格更容易被貿易商所接受。

最後,東北大豆產區在經歷一番降雨的“洗禮”後,部分低窪的地區出現了洪澇災害,這不僅對大豆開花結莢產生不利影響,而且也給該地區的大豆外銷帶來一定的困難,由於臨儲大豆拍賣的“輪番轟炸”導致同類豆源分銷渠道受阻,然而高蛋白大顆粒大豆價格憑藉其自身優勢依舊呈現出穩中略強的態勢,隨著豆製品需求淡季的即將結束,高校開學季的來臨以及大豆庫存的逐漸消耗,各大豆貿易商積極備貨,大豆市場購銷日漸活躍,貿易商走貨情況與之前相比大有好轉。

綜上所述,雖然大豆期貨價格曾出現“蒸蒸日上”的爆漲狀態,但並不是大豆市場需求旺盛的本質體現,而是資金運作以及市場主體非理性的炒作使然,筆者個人認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國內大豆價格總體上還是會以穩定為主,部分地區大豆價格會出現小範圍的波動。(中國糧油信息網 李萬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