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拍、地產商資金鍊緊張,房地產市場路在何方?

原標題:今日視點:順暢房地產行業各環節 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


最近兩天地產板塊連跌,有觀點認為這一情況是受7月份政治局會議中“遏制房價上漲”的論斷影響。筆者以為,該次會議雖然對房地產著墨頗多,但基調總體與此前一脈相承,核心詞句是“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並沒有過多的嚴厲辭藻,市場反應有過激嫌疑,倒是當前地產行業暴露出的一些矛盾問題,值得引起關注。

最新的全國70城市房價數據顯示,上漲城市數量集群仍在擴大。從供需的角度看,這反映的應該是房地產去庫存成效顯著,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有效供給不足。以此結合各地在多重調控下仍然祭出搖號購房等新政來推斷,地產商應該銷售暢旺,資金迴流順利,開發投資鏈條將維繫,地產行業運轉平穩。

但是,事實與推斷好像並不太一致。

土地流拍、地產商資金鍊緊張,房地產市場路在何方?

一是土地市場流拍嚴重,地產投資數據也並不理想。前7個月各個城市土地市場普遍出現了流標或者底價成交的現象。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7月份全國300城市土地市場供求兩端環比略降,住宅用地成交均價下降幅度接近兩成,溢價率較去年同期下降22個百分點。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一線城市土地流標13宗,為最近數年間出現的最大流拍數量,去年同期流拍的土地數量為4宗。一線城市13宗流標地塊中有7宗出現在北京。這反映的是地產投資動力不足,剛好也印證了相關數據:2018年1月份至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6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7%,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回落了0.5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的累計同比增速連續3個月回落。

二是地產商資金鍊緊張,並不像銷售數據那樣樂觀。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6月15日顯示,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擬發行的50億元(人民幣,下同)小公募公司債,狀態顯示為“中止”。而這並非個案,國內多家房企發行的公司債券紛紛處於中止狀態。在此之前的五個月,已經有合生創展31億元私募債、富力地產60億元私募債、碧桂園200億元小公募、花樣年50億元私募均顯示為中止狀態。雖然這個中止不代表已經終止,但是融資端收縮是明顯的。據不完全統計顯示,5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資金額為451.17億元,環比4月份的769.12億元減少41.34%,是近一年來的最低額。更巧的是,融資減少還遭遇債務償還高峰。有關數據顯示,存續地產債中2018年需要償付的規模為1613億元,是2017年的2.3倍,2019年至2021年需要償付的規模分別為2807億元、3998億元和4037億元。

所以,地產板塊雖然上半年銷售業績不俗,但是,上述矛盾現象預示後續走勢並不明朗,市場心理預期嚴重不穩。如果聯繫這次政治局會議精神,那麼其中提到的“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反而是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這其中除了一以貫之的因城施策調控措施,開發商的資金鍊、房地產投資增速等問題也應是題中之義,讓整個行業各環節順暢,才能合理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