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谦律师:拿高薪,要股权?创始人该不该给CEO分股权?

『CEO选择错误,失去的或许不仅是可能的财务自由,还有可能是会更辉煌的职业生涯;创始人没巧用股权,失去的不止是人才。』

【纳百川股权戚谦律师说】

公司创始人到底是否应该给CEO分配股权,是很多人都问及的问题。

创始人是CEO,或法人股东委托的人任职CEO的,均不在本期话题范围,我们主要聊聊CEO是公司聘用的情形。

暂不论是实股还是期股,到底该不该分给CEO股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创始人首要考虑的是,CEO这个岗位应不应分配股权,再看这个岗位的人是否已符合分配股权的标准。

01,公司如日中天,CEO辞职了

江在一个连锁洗衣龙头企业任总经理多年,公司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快速扩张,有500余家加盟店。

这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的洗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同许多企业一样非常简单,股东有两人,一个任执行董事,一个任监事。

江在公司没有任何股份。

兵与江是老朋友,年长几岁,2010年成立足部保健公司,也是夫妻股东,实际主营是修脚,在省会城市只有3家店面。

兵看重江在洗衣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管理经验,江也想帮朋友在健康行业施展拳脚。

江离开洗衣公司,加入兵的公司,同样任职总经理。

江刚加入时,兵的媳妇说,不管将来如何,恁兄弟俩大胆干吧,大不了咱们重头再来!

江听了嫂子的话很受感动,决心破釜沉舟,大干一番。

当然,江不是公司创始人,在选择给股权还是给高额年薪上,江选择了几十万的年薪。不论处于何因,毕竟,那时谁也看不到未来发展会如何。

江和兵兄弟齐心拼搏,兵对外称是董事长,其实从公司法来讲,公司没有设立董事会,就不存在董事长,只有执行董事,但不少公司都这样叫的。

江依靠在洗衣行业练就的管理经验,结合修脚行业的特点,三、四年间探索打造出特许连锁加盟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了分公司,拥有直营店数百家,加盟店1000余家,招商势头迅猛。公司又设立了职业培训学校,意在培育、输送更多行业人才。

江在行业内,已是人尽皆知的人物。

然而,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辞职。

为何?没有股权,江的感觉只是个打工者,不是自己的事业。

江多次向老朋友兵提及股权分配的事儿,兵总说时机不成熟。江理解的弦外之音是,兵不想分配股权。

实际上,公司找了个律师去给老板讲股权设计,但搞了两次都没有讲清楚、说透彻股权该如何分。老板说,既然暂时说不清,那就以后再说。

插一句,万金油的律师居多,什么业务都想干,不可能样样都精通。股权分配的精心设计,还是要有专业的股权律师来做。对于公司创始人而言,千万别认为自己公司的法律顾问都精于股权,反正给了顾问费,不问白不问。殊不知,没有问对人,可会耽误大事儿的。

可是,老板没有“以后再说”,而是“时机不成熟”。这或许托辞,或许他认为真的不到时候。

结果,江辞职了。

江的理由很简单,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自己辛辛苦苦苦把公司做大了,可公司股权跟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自己正处创业黄金期,再不给自己干就老了。

这,其实是很多“觉醒”的职业经理人的心声。

戚谦律师:拿高薪,要股权?创始人该不该给CEO分股权?

02,千万别把股权不当回事儿

股权的价值,主要是融人、融资、融智。别把股权太当回事儿,但也别把股权不当回事儿。

股权好比蛋糕,创始人能做大,肯定不会找人做;自己做不大,寻找精英人士共同将蛋糕做大,分去一点又何妨?

何况,分走的蛋糕不是你手中原有的存量,而是在原有财富的基础上共同做大的增量部分。

只讲兄弟感情,不讲利益分割,那是耍流氓。

股权分配要尊重人性,在保证兄弟利益的基础上,又讲兄弟感情,会把股权蛋糕做的更大。那时,即使创始人所持股权变小了,但相应的价值却比先前更有含金量,没有损失反有大收益。

这账,没有老板不会算,关键是是否真的想通了。

另外,即使给CEO分配股权,也有期权、限制性股权等多种股权设计方式,未必直接给实股呀。

公司创始人如果利用期股,实行3-4年绩效考核,分期行权,对职业经理人予以深度利益绑定。几年后,公司财富大增,分亦应当。何况,在整个股权架构设计中,创始人用于股权激励的部分能有多少,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控制权。

再说说职业经理人,你看不好的项目,干脆就别去干职业经理人。你去干了,万一老板给你谈分配股权,机会难得啊。如果不是急需用钱或看衰公司,索性去选择股权,它承载的不仅是财富,说不定还是你的创业梦想。

关键时的选择,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重要时刻,创始人没学会巧用股权,损失的是人才,甚至是更快的增速。

补充下故事,江和兵重归于好。可能兵离开江后,在公司管理上并非那么顺畅;江离开兵后,创业没有那么顺利。各退一步,换位思考,以股权为媒,这俩好兄弟重新合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