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之不及的几个职业,被认为“发死人财”,到如今已踪迹难觅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句话。这句话讲的是君子爱财是正常的,但是他们获取财物的途径应该是正当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的钱可以挣,有的钱是碰都不能碰的,比如说逝者的钱就是不能挣的,民间认为挣逝者的钱就是“捞阴财”,如果说得难听一点的话就是:发死人财。

但是,在古代的社会上确实是和死者打交道的之一,其中首推的就是刽子手了。刽子手作为一个“罪孽深重”的、将人处死的职业,在民间是没有人愿意和这一行的人打交道的。但是这一行其实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并不是一刀下去就可以了的。想干这一行,必须先跟着师傅学习很长的时间,之后还需要每天都训练,确保能够在刑场上“指哪儿砍哪儿”,一刀毙命。

古人避之不及的几个职业,被认为“发死人财”,到如今已踪迹难觅

民间不喜欢这个职业的原因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断人生路嘛!刽子手一般都是没有妻子的,朋友也很少,他们常常会养一只猴子和自己作伴,除了排解孤独之外,他们也可以通过抚摸猴子的后脖颈子来熟悉自己的技术。

古人避之不及的几个职业,被认为“发死人财”,到如今已踪迹难觅

和刽子手相关的一个行业就是二皮匠,二皮匠简单来说就是缝尸匠,刽子手在将死刑犯的头砍下之后,死者的家属为了将死者完整地下葬,就会雇来二皮匠将死者的头和脖子上的皮肉缝合起来,这种和死者直接进行身体接触,而且还缝合的职业想想都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一行虽然挣钱多,但是却没有人喜欢。

古人避之不及的几个职业,被认为“发死人财”,到如今已踪迹难觅

值得一提的是,刽子手砍头并不是都会将犯人的头给砍得滚下来的,在砍头之前,有的家属会塞给侩子手一些钱,让他留个全尸,刽子手受了钱后,就会在砍头的时候只砍掉骨头,而留着一层皮,让死者的头和脖子不至于完全分离。

古人避之不及的几个职业,被认为“发死人财”,到如今已踪迹难觅

在古代,丧葬还没有真正地形成行业,但是也有一些丧葬的相关行业,中国人有一个习俗就是喜欢在将死者下葬的时候给他陪葬一下纸人,这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是扎纸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而且它代表的东西其实也是很多的,按照民间的说法,纸人扎得好,死者是可以借着这些纸人还魂的。不过到了如今,科学盛行,这种迷信的观点已经渐渐消失了,扎纸人即使依然存在,也已经被一些机械化的手段给取代了,人工扎纸人的情况已经很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