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现象,为什么农村“留守男人”逐年增多?

我们经常听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甚至偶尔还会听到“留守妇女”这样的名词。

青壮年进城打工挣钱了,家里就留下了老人或者妇女带正在上学的孩子,“留守”在家。

怪现象,为什么农村“留守男人”逐年增多?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新名词进入大家的视野——“留守男人”,这个群体越来越多的留在了农村里,留在了家里。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出门打工的这些男子选择了留在乡里,出去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少呢?仔细分析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大城市里的就业门槛越拉越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里面越来越需要的是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在对单纯的劳力需求越来越少,好多行业,好多程序都可以用机械代替了。进城务工的人,可以选择的职业领域也就局限在了工地、搬运、保安···等等行业。

很多需要技术性的高精尖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男性能找到的工作和工种更加有限。

二:一些职业更适合女性

在城市里面,职业往往多样化,而近年来需求越来越多的一些职位,诸如“服装厂”“月嫂”“管理员”“家政工”这样的职位需求的都是女性,而且这些职位的工资都不低。做得好的月嫂,一个月的工资很容易就能上万元。

怪现象,为什么农村“留守男人”逐年增多?

三:很多进城务工的男性吃的青春饭

在一些工厂里,都有多工人年龄的限制,过了四十岁,或者到了五十岁,很多工厂就不要了。工厂更需要的是年轻人。

四:统一规划建房需要劳动力

现在国家在大力改革农村房产,很多不符合规划的房屋要拆,很多需要建设的新房要修,农村的“房地产”需求一日日曾多,多劳动力的需求也很大。很多男性回乡来,投入建房规划的施工里。离家近,生活成本低,能好好陪伴家人。

怪现象,为什么农村“留守男人”逐年增多?

五:农村种养殖业发展,回乡创业

国家政策一直都偏向于建设农村,因此一直都多农村的创业项目有很大的扶持和补助。很多有想法的男性,不愿意出去给人打工了,他们更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土地做出一番事业。

他们承包起了土地,种养起了农产品,学会了用互联网营销,成为了新网络时代的新农人。

怪现象,为什么农村“留守男人”逐年增多?

越来越多的男性选择留在了乡里,成为“留守男人”。在一些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情,社会日新月异,谁说一定要男主外女内呢?谁说在农村就不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在乡里,可以就近照顾老迈的父母,陪伴需要关注的家人,也能贴近自然,年轻男人能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做出比在城里还辉煌的事业;年纪稍微大些的,也能回到乡里颐养晚年,陪伴孙儿孙女,共享天伦之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