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现象!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效果优于甲维盐,为什么?

怪现象!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效果优于甲维盐,为什么?

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阿维菌素的升级改进产品,其活性要远远高于阿维菌素,比如其胃毒毒性是阿维菌素的2,146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甲维盐的效果要明显好于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理应甲维盐的效果要好于阿维菌素。但生产上我们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的效果要好于甲维盐,这又是为什么?

这里涉及到阿维菌素系列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正温度系数规律。简单地说,就是阿维菌素系列产品对害虫的杀虫毒力(特别是胃毒毒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随温度升高而毒力增加的幅度不一致。16℃时,相同含量的甲维盐的活性是阿维菌素的2~3倍,从16~22℃,阿维菌素的毒力(均指胃毒毒力)增加6倍左右,而甲维盐的毒力仅仅增加了2~3倍,就是说到22℃左右时相同含量(注意这个相同含量)的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毒力实际上是不相上下的。

但是我们知道生产上使用的阿维菌素含量一般是高于甲维盐(甲维盐生产上大多是1%或0.5%,而阿维菌素一般是1.8%或2%的),稀释倍数一般也是甲维盐高于阿维菌素(阿维菌素1,000~1,500倍,甲维盐2,000~3,000倍),这样导致真正使用时阿维菌素的有效含量要大大高于甲维盐,从而导致在22℃左右时阿维菌素的效果好像要优于甲维盐。而我们知道小菜蛾最适宜的温度恰恰是22℃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温度下小菜蛾才会大发生,所以就会出现甲维盐防治小菜蛾的效果不如阿维菌素的情况。

随着温度的升高,到25℃以上,甲维盐的毒力大大升高,甚至可以提高1,000倍以上,而阿维菌素的毒力增加有限(也就几倍到十几倍)。所以这个时候甲维盐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卷叶螟的发生一般在28~30℃,所以防治卷叶螟应该是甲维盐的效果大大好于阿维菌素。斜纹夜蛾的发生一般在高温干旱的时候,也就是每年的7~10月期间(盛夏),甲维盐的效果更是好于阿维菌素。

所以在使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时,注意使用的时间和温度才能发挥药剂的最大效果。在16~22℃之间,阿维菌素效果可能要优于甲维盐;在25℃以上,甲维盐杀虫效果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