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少勇: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是衝突的嗎?

首先,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這兩個概念,它們既不互相包含,也不互相排斥,研究佛學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佛教的領域很廣,包含文獻、哲學、歷史、宗教、社會、藝術等等等等,這每一個領域都可以展開學術研究。你不能說:由於你不信仰佛教,所以你就沒有資格研究和佛教相關的學術課題。這麼說是毫無道理的。那麼同樣,信仰佛教也不包含研究佛學,有些人就是單純的信仰,他沒有太多的理論思維。比如說進了廟,看了佛菩薩的雕像就想拜,看見出家人就覺著道風高尚,就覺著和藹親切,就想皈依。你不能說:你沒有研究過佛學,你不具備足夠的知識理論,你沒有資格拜佛,你沒有資格信佛。這麼說也是毫無道理的。

葉少勇: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是衝突的嗎?

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各自領域的初級階段,表現形態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很多研究佛教的學者,他們本身並不一定信佛,那麼很多佛教信徒、善男信女可能也對佛教缺乏最基本的瞭解。但是可以說,這兩個領域在理想意義上,他們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尤其是在佛教這個宗教上,兩者的一致性體現地更加突出。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往往把求知和信仰清晰地區分開來,認為求知的過程,認識論,是可以懷疑,可以驗證,可以批判的;而在信仰的層面上,不能有這些東西,你只是信就好了,不能懷疑,認為信仰是一個超驗的層面,只能夠通過堅定的信仰而進入,不能夠懷疑,即使你有所懷疑,也無法求證。

而佛教不一樣,佛教自稱為是智慧的宗教,雖然你可以不懂得佛教是什麼,不知道佛陀的教導是什麼,憑著最原發的信仰去信佛,這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佛教呢,並不鼓勵這種信仰,認為這種信仰是迷信。佛教主張大家要正信,要智信,“智慧”的“智”,而不要迷信

。什麼意思呢?佛教認為理想的信仰應該是知道我為什麼信,知道我信的是什麼,這種情況下才去信佛,而不是糊里糊塗,混混沌沌地去信佛。

例如在南傳《經藏·增支部》中,有這樣一部經,佛對弟子們說:你不要因為別人傳說就相信,不要因為這是佛經裡這麼說的你就相信,不要以為這是通過推理而得到的就要相信,不要因為這是德高望重的人告訴你的你就相信,等等等等。那怎麼才能去相信一些東西呢?佛說:你要自己考察,這個法是善的還是不善的?有沒有問題?依之而行是不是有利益?等等等等。這就說明,佛陀也鼓勵我們問問題、做懷疑、做考察,經過懷疑和考察而得到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才不是迷信。

葉少勇: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是衝突的嗎?

所以呢,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她是很特殊的,她沒有把求知和信仰嚴格劃分開來,反倒鼓勵你通過求知的方法,通過懷疑,通過推求,通過研究而獲得信仰。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這就是求真!那我們想一想,從理想的意義上來說,佛學研究,甚至包括其他的所有研究,比如研究科學、研究歷史,不都是抱著一種求真的心來開展的嗎?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懷疑、假設、求證、實驗,都是為了確定一個真相,一個真實的事物是不是存在?一個事件是不是真的發生過?一個原則是不是切實可行?這些都是求真,所以從理想的意義上講,無論是研究佛學還是信仰佛教,他們的根本目標都是求真,是一致的。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而實際上呢,大家可能會看到這兩者會產生一些不一致甚至是衝突。比如有的研究佛教的人把佛教當成知識,當成一種客觀對象來學,他自身呢不僅不信仰佛教,還把佛教呢看成一種封建迷信,這種人是有的。但是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很多時候恰恰是由於這些人沒有求真的心,他們從小受到的就是唯物主義、無神論的教育,認為一切宗教都是迷信,而根本沒有認真思考過:到底什麼是迷信?唯物主義是不是一個不經過懷疑,就可以不言自明的道理?沒有經過這些考察,就會出現不信仰佛教,甚至貶低佛教信仰的佛教學者。但這不是理想狀態,可以說這恰恰是沒有貫徹學術研究的求真的原則。當然,你經過了一番考察,把歷史上各種宗教、各種哲學流派都研究了一番,得到的結論,還是不信佛,還是認為佛教信仰是錯誤的;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但至少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經過認真考察研究得出來的結論,我們是可以尊重的。

那麼另一方面呢,同樣,有很多號稱是信仰堅定的佛教徒,其實呢佛教是什麼,佛陀曾經講過什麼樣的道理,佛法是一個怎樣的體系,他根本就不知道,只是把佛作為一個心理寄託。更有甚者呢,你讓他讀一點佛經,你給他講一點道理,他還跟你急,覺得學習的多了,知識多了,反倒會使信仰不堅定。那麼我們可以問:你連佛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你信的是佛嗎?你好意思說你信仰佛教嗎?

葉少勇: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是衝突的嗎?

所以呢,現實中的確會出現這種不一致,這種偏差。而這種現實呢恰恰說明,我們不應該在佛學與佛教之間去劃分界限,去命令兩邊的人都不能越界,而是呢我們應該強調這兩個方向要多交流,互相借鑑,互相促進。我們無法要求所有的佛教研究者一開始都要信佛,但是我們可以說,一個人上來不加思索地認為佛教信仰是迷信,這是一種毫無道理的獨斷論;同樣,認為無神論,認為唯物主義天生就是正確的,這也是獨斷論。任何一種學說,任何一種立場,都是可以討論的嘛。一個沒有信仰的佛學研究者,經過深入地研究,有了信仰,或者退一步說,雖然他沒有信仰,但是對佛教的信仰有了瞭解,有了尊重,而不是簡單地排斥,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那麼另一方面,佛教的信徒通過學習佛教知識,通過深入瞭解思考佛陀的教導,明白了佛陀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一個道理,明白了佛陀要求我們怎樣做,明白了佛教的信仰不是把佛當成是一個神通廣大、有求必應的大神,明白了信佛不是隻是為了祈福、獲得保佑,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啊。

所以呢,

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首先本質上、根本目標上是不衝突的。其次,即使在現實中出現了一些衝突,我們也應該從兩個方向上提倡和強調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尊重,而不是人為地劃分、割裂這兩個領域。

葉少勇:研究佛學和信仰佛教是衝突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