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個縣,1400年只用一個名字,縣內一座山被寫進教科書

在山西有這樣的一個縣,1400年來只用一個名字,縣內一座山卻連小學生都一清二楚,因為它被寫進了教科書。但是說來奇怪的是,這個1400年都不改名字的縣,卻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出名,甚至於在課本中介紹這座山的時候,也會有意無意的把這座縣城給忽略掉。到底是一座 什麼樣的縣城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山西一個縣,1400年只用一個名字,縣內一座山被寫進教科書

建立郡縣制的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大秦一統,天下郡縣。秦始皇在山西雁門郡建立了一個叫做崞縣的地方,後來,為了便於管轄,就將崞縣改為平疏,歸到了代郡管轄。這個平疏,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秦到兩漢,兩漢到三國,一直到了隋唐,歷史似乎都和這個叫做平疏的縣城沒有多麼大的關係,除了改來改去的名字,再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在北魏時期,遷都平城。由於這個地方離都城較近,因此就改名石城縣,作為京城內地而存在,這裡倒是沾上了北魏的光。不過也僅此而已。

山西一個縣,1400年只用一個名字,縣內一座山被寫進教科書

渾河

到了唐朝的時候,太宗當了皇帝之後,為了過一把皇帝的癮,就開始在地圖上隨意改動。在山西石城縣的這裡,他猶豫了一下,這裡得改一下。於是,當地的官員就以有一條叫做渾河的溪流從這裡流出,將這座看上去很好聽的石城縣改成了渾源縣。這一改可就不好了,要說石城縣,雖然中庸,但是也顯得有詩意,南京不還叫石頭城呢。可是這渾源,就沒有來頭,也沒有風韻在裡邊了。說起來,那就是自己的縣城裡邊有一條河,河叫什麼,反正中國人都不知道。

山西一個縣,1400年只用一個名字,縣內一座山被寫進教科書

渾源縣風景

但是,相比於這座縣城的默默無聞,在這座縣城之中,卻有一座山可以說是名揚天下。《尚書·帝典》曰:"有舜"十有一月朔,巡狩至北嶽"。這裡把這座山定義為北嶽,如果您還是不清楚,那麼咱們就接著往下看,《尚書·禹貢·導山》記載秦始皇東巡時過"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而在《爾雅》中,就直接指出:"恆山北嶽",沒錯,歷史上中註明的北嶽恆山就在這座縣城裡邊。

山西一個縣,1400年只用一個名字,縣內一座山被寫進教科書

北嶽恆山

在影視劇中上,這座山也被無數次加以利用。比如倚天屠龍記中鼎鼎大名的滅絕師太,和讓人一看就兩眼發直的芷若妹妹,可都是我們的這座恆山的恆山派的。然而事實總是那麼殘酷,恆山上只有廟沒有尼姑,就像終南山只有道士沒有古墓一樣。除了歷史和影視劇中的記載,這座恆山可是大有來頭。放眼全中國,能被寫進教科書,被小孩子們從小學學到初中,初中學到大學的山,過來過去也就那麼幾個,恆山就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