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北縣「黨建+」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肅北縣全面推行“黨建+”模式,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基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精心繪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圖景。

以黨建統領發展,讓產業“強”起來。肅北縣堅持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創新構建“黨建+全域旅遊”“黨建+生態畜牧業”“黨建+脫貧攻堅”等模式,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有效融入產業發展中,健全完善“一核多元”組織構架,成立產業特色黨支部5個;依託“兩包掛三包抓七聯繫、四比四看四爭做、百名幹部下基層鍛鍊、行業黨員先鋒創評、示範點品牌培育提標”5項活動載體,組織開展黨員“五個一”系列活動,全面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立足民族地區實際,探索實施“黨建+民族”培育工程,深挖提煉“牧區流動黨校”“馬背送學”“8+X”主題黨日等黨建工作載體。探索龍頭帶動、組織帶領、技術指導、黨群結對幫扶、勞務創收共富等幫帶方式,發揮致富帶頭人的帶頭示範,通過悉心選點、精心育點、嚴格管點,分領域培育創建高標準黨建示範點10個,深入推進黨支部+合作社(協會)+致富帶頭人等產業黨建模式提質升級。

以黨建促進整治,讓環境“美”起來。肅北縣深入實施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行動和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環境治理中的示範引領作用,以“黨建+生態”為理念,抽調16名科級幹部到農村“三變”改革、牧農村環境整治等重點崗位工作,選派62名優秀年輕幹部到鄉鎮、村、社區、企業和社會組織掛職擔任黨建指導員、安全監督員和環保聯絡員。同時,建立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機制,繼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積極開展植樹造林、綠化美化家園黨員先行等主題實踐活動,著力打造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範、群眾參與、共建美好家園的工作格局。

以黨建推動文明創建,讓鄉風“淳”起來。肅北縣以村黨支部為主體,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利用村民微信群、QQ群等媒介,發揮“五老”理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和退休幹部、老黨員、賢人能人、先進模範人員的示範帶動作用,開展遵規守約評比活動,加強群眾文明教育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堡壘作用和黨員模範作用,以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加大先進典型的培育和挖掘力度,組織開展“立家規、傳家訓、育家風、正家教”等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實施第三屆“最美肅北驕子”“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五星級文明戶”“最美村官”“最美鄉村醫生”等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動道德模範進鄉村、進機關、進道德講堂,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不斷傳承提升牧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以“三下鄉”和百姓廣場大舞臺、廣場文化藝術節、千臺大戲送農村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

以黨建引領和諧,讓治理“活”起來。肅北縣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牧農村社會治理體制,積極探索“黨建+治理”模式,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建立“三位一體”組織體系,推行“一格三員”管理模式,以網格為基礎建立12個黨支部、21個黨小組維穩體系,成立保安服務、城區巡邏、法律服務、人民調解員、草原“110”群防群治等隊伍,不斷推進法治鄉村和平安鄉村建設,實現鄉鎮、村(社區)、站所黨組織聯動機制。構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模式,以法治抓引領、德治重教化、自治強管理為措施,激發黨建活力,提升治理能力,凝聚基層合力。探索“一核為主、多元協同、共建共治”的村民自治途徑,建立黨支部領導下的“議事會決策+村委會執行+村民監督委員會監督+群眾參與”的多元協同機制,形成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格局。

以黨建助推增收,讓群眾“富”起來。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肅北縣把黨建引領作為群眾致富的“加速器”,大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黨員帶頭組建合作社,合作社建支部或黨小組,黨員“能人”利用肅北特色資源,發展畜牧養殖、飼草料種植、農村電子商務等特色項目,通過資金和技術帶動周邊牧農戶,有效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加強牧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結合“兩包掛三包抓七聯繫”活動,26名縣級幹部分別聯繫52名優秀人才和其他人才。不斷加大對牧農村“兩委”班子、致富能人、小微企業負責人等的培訓力度,探索實行個性化培訓、“菜單化”選學培訓模式,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積極組織各類學習、技能培訓27期,參訓人員達690人次;認真落實“四件實事”,為鄉鎮黨委、部門黨委、黨總支和黨支部分別列支黨建經費15萬元、2萬元、1萬元和5000元,為村和社區各安排工作經費為6萬元和12萬元;積極為村幹部辦理養老保險,為114名離任村幹部發放生活補助,進一步調動了基層黨組織服務牧農村經濟發展、助推牧農民增收的積極性。

(朱蕊 劉彥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