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肉丸胡辣汤起源于什么时候,有着怎样的历史?

浩罡


在西安关于特色小吃,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特色小吃都分回民做法(清真)和汉民做法两种。

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羊肉泡馍就是回民做法,汉民吃的就是葫芦头,同样有历史渊源。汉民做的肉夹馍享誉中外,而回民则是腊牛肉夹馍,各有特色。

而说到胡辣汤,也有回民做法的肉丸胡辣汤和以河南为代表的胡辣汤。

这里根据提问,重点介绍回民清真小吃肉丸胡辣汤。主料以牛肉制成的肉丸、白菜、胡萝卜、土豆等(不同季节不同商家配料略微有不同),然后用淀粉、五香粉、盐、料酒、牛骨髓汤熬制而成(具体配料和实际做法肯定会有不同,属于各家秘方了)。

像我们西安本地生本地长的孩子,从小都喝。会吃的人一般都会配个坨坨馍(现在是白吉饼),掰碎泡在汤里,顺着碗沿往碗中心吃,吃到最后不留一口汤,不会吃的就提前捞干净了肉丸和自己爱吃的菜,最后剩下小半碗汤。

提问西安肉丸胡辣汤起源于什么时候,这个还真说不清道不明,不过应该是受了河南胡辣汤的一定影响,这是可以肯定的。西安的回民极擅改良,因为在饮食上与汉民有本质区别(不食猪肉),故而很多在汉民中受欢迎的美食,回民也会加工改良。

而肉丸胡辣汤无疑是改良非常成功的。在调料上放弃了河南胡辣汤的酸味,改用了西北人更偏爱的咸味,配以羊肉汤或牛肉汤熬制。同时放弃了河南胡辣汤的肉丁,改用了牛肉丸子,这一点深刻西安人的喜爱。再加上各种辅料蔬菜,看起来非常有卖相,熬制到位的肉丸胡辣汤用勺子舀一勺起来,晶莹剔透。

我个人偏爱刘老虎家的肉丸胡辣汤,不过以前的那位中年大叔已经不掌勺了,现在应该是由儿女经营,味道尚可,总觉得没有以前的味道好了。

地址:莲湖区从新巷12号。

其他朋友有好吃的胡辣汤也可以评论推荐给来西安旅游的朋友们。(不过估计外地人一次两次是吃不惯的)


西一安鲜


记得“珍珠翡翠白玉汤”吗?

记说皇帝回宫后再也喝不下去,就命御厨进行改良,而且立马就要,一个来自蓝田的御厨被定名负责。伴君如伴虎,说错话、做错事,就是饭菜不对味,也可能脑袋搬家,蓝田厨师看着一头雾水,一勺淀粉,半勺花椒,半勺自制的油泼辣子,还有前一天剩的肉丸,往“珍珠翡翠白玉汤”里面一半,小太监端上,自己跟着就进了御宴宫,皇上尝了几口,闭上眼睛,无赞无责,也没有吩咐给其他人人品尝。

收拾收拾后,蓝田厨师虚惊一场,感觉都有点虚脱了,索性把皇上剩下的小半碗喝个精光,惊奇发现口感、味道都不错,就把做的方法流传了后人。

自那以后,皇上再也没提过“珍珠翡翠白玉汤”,也没有让蓝田厨师再做一次,后据野史记载:皇上看出来了这碗汤的名堂,也明白“珍珠翡翠白玉汤”只有在乞讨时才会感觉到美味,那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自己都找不回那感觉,别人就别提了,所以就再也没点过这道汤。

宫里不香民间香,话说蓝田御厨的后人后来流落西边蛮夷之际,全靠买这碗汤度日,至于为什么叫胡辣汤,据说,这后人在烧第一锅时也问过自己的先辈,只顾说话,先辈提醒:搅,搅,糊啦!糊啦!而得名;

另有一说,御厨后人到了蛮夷之地,没有了花椒,却发现当地人常用的一种:胡椒,chang后感觉比花椒好,就用上胡椒,浓厚的胡椒非味,也就被称为:糊辣汤,加上肉丸,变成了当地人的美味,后来不断迁徙到古长安,并在坊间流传,至今风靡全西安。


一路飞花


西安的胡辣汤起源于古老的丝绸之路时代,历史悠久了,现在的回民坊上地区在丝绸之路时期是一个贸易集散地,为东西方物资交流及文化交流做了历史贡献,因战争为主要因素的历代多种原因,该地区早期是多民族集聚区,不仅只有回民,胡辣汤就是那时候由回民带来的一种早期食品,现在的胡辣汤已经改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