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又是如何過冬的?

包了個包啊


現在這麼熱,希望你看了這篇文章會有一絲絲涼意。從古代的一些書籍上來看,古代的夏天可能沒有如今的夏天熱,但是冬天肯定比現在的冬天要冷,要感覺肯定是感覺不到了,我們只能從他們的書籍上去感受下他們古代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古代的冬天相比現在應更為嚴寒和漫長。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他們八月就開始飄雪,可想而知他們的冬天有多漫長;

(八月飛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這簡直堪比08年的雪災;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應該不是誇張的寫法,而是真實寫照;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可能白居易住的旁邊有竹林,夜晚的時候還能聽見竹子被雪壓斷的聲音;


而且中國古代有四個寒冷期,平均每個寒冷期都長達幾百年,這段時期的冬季是極為寒冷的。

面對如此寒冷且又漫長的冬季,古人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先說個古人們發明的“地龍”

地龍是什麼?算是現在的地暖吧,就是利用管道通熱水,這些熱水會流到每一個房間,地龍也並非只有富貴人家才有,普通的家庭也會有,只是相對簡陋些,他們通過熱水將地面溫度升高,這樣人待在房間裡也就沒有那麼冷。這是個雙向作用的,到了夏天他們就將冰塊放入,冷氣也會通到房間的地面,很像現在的空調出冷風。


其實最普遍的肯定是用“火”

比如他們在房間設置火爐,這樣在家裡可以邊烤火爐邊看書、寫字畫畫、繡花之類的,也是很愜意的;如果想出去,他們也會帶著手爐出行,畢竟最冷的還是凍手;在家還有足爐,看看清宮劇裡的妃子們,她們還有暖手袋呢!估計市集上也有賣;相信90年之前的網友們應該小時候都用過。再看看秦朝時期秦始皇就在自己的皇宮裡做了“壁爐”,和現在東北的炕應該差不多吧;古代還有可以加熱的“辦公桌”。

(手爐)


(足爐)

(加熱的桌子)

還有古人的保暖衣服

古代的紡織技術也不差,除非特別窮的人,只要是普通家庭都會有幾件像樣的衣服,富貴人家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都是穿動物的皮毛,那可暖和了,你們喜歡的的梅長蘇天天披大褂穿貂絨大衣。另外古人還善於製造溫酒,比現在的酒更能抵禦寒冷。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歷史


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想到白居易的著名詩篇《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這裡直接就說了唐朝時候的冬天的天氣。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冬天下雪盈尺,在陝西那個地方現在是不多見的,而碾冰轍更直觀。這個冰轍不是河水凍的,而是大雪後,有車輛經過後壓出的車轍,又很快凍住。這表明非常的冷,至少要像現在的東北吉林山區或者黑龍江的天氣了。起碼零下25/30°左右。地表溫度可能更低。只有那個溫度,才可能呵氣成霜,凍雪成冰!

而李太白的《北風行》: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都表明那時候黃河以北地區冬天的大雪是非常大的。遠不似現在,冬雪一年有,一年無,難見首位的樣子。

而與寒冷天氣對應的。古人的房屋保暖性能其實一般。唐朝的皇宮尤其陰冷潮溼。唐太宗和唐高宗的早逝,雖然因為風疾遺傳,但或多或少也是和長期居住在那樣的陰冷環境造成免疫力低下有關係。皇家尚且如此,更不用提普通百姓家。

所以冬天燒炭取暖就成必然。而《賣炭翁》就是描寫這一行業的艱辛困苦!“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就是當時掙扎在溫飽線以下的老百姓的命運。

而燒煤直到宋朝才小範圍的興起,直到近代,工業革命後,才大規模的發揮了運用。柴碳現在也漸漸只用在小範圍的藝術創作,老式火鍋或者燒烤類的加工用途上。

其實關於冬天和過冬的情景,《紅樓夢》中也有很多描寫。大家可以有空去看看,溫故而知新,這裡就不多說。


古人過冬必然不止這一種。燒炭是富貴人家的奢侈,窮人家自然只能燒木材。東北的地龍火炕是最好的保暖方式,黃土高原的窯洞更是冬暖夏涼。只是苦了長江西南的人們。真不知道他們數千年來,每到冬天,是怎麼煎熬過來的!應該也有辦法。南方的朋友歡迎進行補充評論。

綜上!


君箋雅侃紅樓


雖然現在還是十月,但是北方與南方已經不在一個季節了。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還在春天,我的世界凜冬已至。但是看看古代的冬天,我不禁知足地裹緊了被子。
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將中國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下面就來體會體會四個寒冷期到底有多寒冷。


1.西周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

西周寒冷期是中國5000來的第一個寒冷期,持續了200年之久。《竹書紀年》記載了公元前930年和公元前897年左右“江漢俱寒”的場景。
《孟子·滕文公下》提到武王伐紂時“驅武、豹、犀、象而遠之”,其實是這些動物不是被人趕跑的,而是由於天氣緣故成群地退出了黃河流域。


2.魏晉南北朝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

魏晉南北朝寒冷期的年平均氣溫可能比現在低1℃~2℃左右。《齊民要術》中記載棗樹長出綠葉的時間比現在推遲10天至15天。據《晉書·慕容皝載記》記載,333-336年,從遼東灣西北岸到東南岸沿海連續三年全部結冰。


3.南宋寒冷期(1000年~1200年)

在這一時期,華北梅樹不能生長,1111年太湖結冰,湖中洞庭山柑橘全部凍死。北方9月普降大雪,蘇州運河經常性結冰,可見冷的程度。


4.明清宇宙期(1400年~1900年)

明代北京冬季的平均氣溫可能比現在低2℃左右。清初東南沿海一帶冬季最低溫可能比現在低5℃~7℃。弘治六年(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至直到次年二月才停止,也就是說下了半年雪。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湖北蒲圻大雪,平地深五、六尺,凍死了很多人畜。清人王樾曾寫過一首描繪光緒十八年(1893年)錢塘江凍結的場景的詩——“大地氣不溫,重衾疑浸水。曾聞錢塘潮,凍結平如砥。又聞淮海濱,彌望堅冰履。古老多未經,我生乃值此。”古老所未經一句,表明了當年的冷的程度。
歷史上寒冷期的冷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古人沒有空調也沒有暖寶寶,要怎樣渡過漫漫寒冬呢?
首先是多穿點穿暖點。棉花是一種外來作物,到了明朝才在全國大範圍流行,在那之前一般人都穿不上棉衣。葛、麻、蠶絲等都是中國本土的紡織材料。有錢人用的自然是絲,天氣寒冷時,他們會在衣服裡墊上絲錦保暖,還會穿上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動物皮毛所製成的裘衣。至於貧民多使用麻布,或者其他植物纖維織成的面料,禦寒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幸好,到了明朝時期大家普遍能穿上棉衣。
和今天的人一樣,古人也講究裝備齊全,帽子、手套也是妥妥要的。馬王堆就出土了露指短手套。古人還習慣將內涵絲或棉等填充物的長條裁帛巾紮在額間,用作保暖。至於明代時期,百官上朝還戴有類似於耳套的暖耳,清朝官員則戴著皮毛製成的暖帽。
穿暖後還要想辦法取暖。
最簡單粗暴當然是直接點堆火取暖。室內取暖多用木炭,這就得有個燃燒用具。春秋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燎爐也就是爐子燒炭取暖了,火盆、燻爐也是很常用的,燻爐下部為盆,上部罩,平民百姓用的多是陶製的,上層人士用的多是銅質的。
古代人還會將火炭和尚熱的灶灰放入手爐中,拿在手上取暖。另外還有足爐,也被稱為湯婆子。足爐是由錫或銅製成的扁瓶子,在裡面灌熱水就可以放入被窩取暖了。
秦朝的高級宮殿內有了“火牆”和“壁爐”。所謂火牆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簷底下就可以生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至於壁爐也是燒炭取暖,同樣有排氣口。
漢代宮殿以花椒取暖。皇宮中有專門溫室殿,牆壁上塗著花椒和泥土,壁面掛著錦繡,設有屏風和鴻羽幔帳,地上鋪著毛毯。皇族在這樣的房間裡住著,應該不會有多冷。
除了這些,還可以吃得暖,正所謂“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坐在“紅泥小火爐”旁與朋友共享“綠蟻新醅酒”。當然,也可以憑著一身正氣過冬,孤舟蓑笠,獨釣寒江雪。
參考資料: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以來氣候變遷》,1973。
劉炳濤,滿志敏:《古代詩歌中的氣候信息及其運用》,2010。
藍勇:《中國歷史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歷史研習社


今年的冬天很冷,連續幾天的最低氣溫都是0度,廣東的氣溫很少低到0度的,凍得我晚上睡覺用了兩個熱水袋,一個放腳下,一個抱著。

那幾天慫得不敢出大門,恨不得裹著被子不起床!

我也很好奇古代的冬天有多冷?沒有暖氣,沒有電取暖的古代人是怎麼過冬的?

在網上查了下,整理結果如下:

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將中國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以下是四個寒冷期:

①第一個寒冷期:西周寒冷期是中國5000來的第一個寒冷期,持續了200年之久。

《孟子·滕文公下》提到武王伐紂時“驅武、豹、犀、象而遠之”,其實是這些動物不是被人趕跑的,而是由於天氣緣故成群地退出了黃河流域。

②第二個寒冷期:魏晉南北朝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

魏晉南北朝寒冷期的年平均氣溫可能比現在低1℃~2℃左右。據《晉書.慕容皝載記》“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從遼東灣西北岸到東南岸沿海連續三年全部結冰”

③第三個寒冷期:南宋寒冷期(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

在這一時期冷出的新高度是,華北的梅樹不能生長,公元1111年太湖結冰,洞庭湖庭山柑橘全部凍死,北方九月份普降大雪,京杭大運河蘇州段經常性的結冰...

以上種種足可見這個寒冷期的寒冷到底有多厲害!

④第四個寒冷期:明清寒冷期(公元1400年—1900年)

在明代北京的年均氣溫比現在可要低3攝氏度左右,清初東南沿海一帶的冬季氣溫可能比現在低7攝氏度左右。

據史載:“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大雪降至次年二月份才至”。

也就是足足下了半年雪!

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從這四個寒冷期就可以看出來。

抗寒保暖,古人取暖也是與時俱進。

棉花是一種外來作物,到了明朝才在全國大範圍流行,在那之前一般人都穿不上棉衣。

有錢人用的自然是絲,天氣寒冷時,他們會在衣服裡墊上絲錦保暖,還會穿上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動物皮毛所製成的裘衣。

春秋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燎爐也就是爐子燒炭取暖了,火盆、燻爐也是很常用的,燻爐下部為盆,上部罩,平民百姓用的多是陶製的,上層人士用的多是銅質的。

足爐是由錫或銅製成的扁瓶子,在裡面灌熱水就可以放入被窩取暖了。這些在影視劇裡面有看到過。

所謂火牆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簷底下就可以生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漢代宮殿以花椒取暖。皇宮中有專門溫室殿,牆壁上塗著花椒和泥土,壁面掛著錦繡,設有屏風和鴻羽幔帳,地上鋪著毛毯。

花椒取暖在電視劇《羋月傳》裡面有提到過。

現代人使用的熱坑,熱水袋,穿的棉衣,皮衣這些都是在古人創造的基礎上精進的,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現代人傳承併發揚精進了古人的智慧結晶!


有書課堂


古代寒冷期有七大時期,下面小編帶你們,一起了解一下!


1.前3000年——前1100年,夏商時期,是中國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溫暖時期,氣溫比今天可能高2度,黃河流域有野象生存。

2.第一個寒冷期:前1100年——前850年,西周寒冷期。

3.第二個溫暖期,前770年到公元初年。春秋戰國和秦漢王朝建立。

4.第二個寒冷期。公元初年——600年。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紛紛南下,長江流域開始成為中國文明的中心地區。

5.第三個溫暖期,600年- 1000年,唐宋溫暖期。

6.第四個寒冷期:1000年-1200年 宋元寒冷期。北方遊牧民族活動頻繁,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外族中央王朝—大元。

7.明清兩朝小冰期時期。



衣(僅以溫暖期唐和寒冷期宋元為例。其餘不再贅述。)

唐朝服飾介紹真正的唐朝服飾

唐朝的冬裝,應該也是比夏裝厚,但是肯定和幾重衣的曲裾、襖裙沒法比了

唐宋夏天比現在要溫溼很多,所以也就導致北方一帶氣候溫和

唐宋時期,發配官員或者是犯人,很多時候會往南方發配——原因是當時的南方氣候惡劣,瘴氣極重——從“趙卞告天”的故事中也可知,當時南方以及全國的溫暖成都對襟抹胸寬盛行於唐宋時,也是因為唐宋夏季溫度頗高。至於交領款式——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唐宋人冬季的時候穿交領或者圓領袍也是很有可能,如果要詳細分析氣候溫暖程度,除了從書中記載,也可以考察岩心以及冰心第四紀冰川之後,有一萬年左右的間冰期,也就是相對溫暖期。


唐宋時候處於間冰期的中厚期,有一個幾百年的氣溫上升回暖過程,之後的元明,又是氣溫下降過程之後又出現了現在所謂的溫室效應——不過就專業角度來說,二氧化碳的能力似乎沒有這麼大,二氧化碳改變氣溫也一直存在爭議——現在的主流雖然是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工業革命的開始正巧碰上了間冰期末期的氣溫回升~~~~~

總之,古人也是知道冷的好伐。氣溫冷的時候穿衣不二法則:能套多少套多少!

鞋靴,襪子,內衣,帽子,全副武裝起來鏘鏘鏘!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白居易

常常在各種古裝劇中也會有冬天喝酒的場景

有木有聽說古代過冬暖夏涼的神器,窯洞呢?

有木有小朋友知道東北的火炕呢?小時候在上面打滾幸福指數槓槓。

連原始人都造圍著火堆恰恰恰,古代人民也可以抱著火爐取暖嘛。

此外還找到了一片古代取暖設施的文章。

古代取暖秘檔

古代取暖的設施主要有火塘、火牆、壁爐和爐灶等。

火塘是最


古老的取暖方式。從半坡、姜寨等遺址發掘來看,其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

秦宮的“壁爐”和“火牆”

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秦代宮廷貴族是怎樣禦寒取暖的呢?

據《秦宮廷文化》介紹:考古工作者們在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壁爐,似為供取暖用的設備。研究者認為,這應是在當時條件下比較先進的方式。除此之外,其他宮室中目前雖未發現同樣設施,但也應與此一樣。遺址中發現三座壁爐。壁爐採暖可以克服火盆、火塘取暖的弊病。其中兩座壁爐是供浴室採暖用的,而第三層第三室的壁爐似供高級統治者採暖用的,因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號建築遺址的壁爐寬1.2米,縱深1.1米,高1.02米,爐膛為覆甕形,可使熱焰在膛內有充分迴旋的餘地,爐頂為“入”字形,有較大的散熱面積。由於上部建築毀壞,因此無法得知煙道的樣式。爐口前有灰坑,爐的左側有一個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該壁爐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沒有較大的火焰,燃燒的時間比較長,可以使室內溫度長時間保持穩定。反映了我國在建築採暖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另據石興邦先生介紹:秦長樂宮遺址曾發現火牆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於牆內,與灶相通,用來取暖。

漢代的“溫室”和“椒房”

在西安西北郊閻家村的漢代建築遺址中,發現了用於取暖的爐灶,位於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側有曲尺形平面矮牆(“灶屏”),並有專門的排煙道(“突”)。

漢宮貴族如何解決取暖問題也讓人們很是關注,我在研究中發現,溫室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漢代有宮殿名叫溫室殿,據記載一在長樂宮中,《三輔黃圖》:“溫室殿,按《漢宮闕疏》:‘在長樂宮’。”又《漢書·孔光傳》晉灼注:“長樂宮中有溫室殿。”一在未央宮中,《三輔黃圖》引《漢宮閣記》雲,溫室殿“在未央宮”。漢武帝時建,位於前殿之北。《漢書·霍光傳》:“(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即指此殿。溫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設備。《西京雜記》記載說: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漢書·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溫室。”此殿也曾是宮中藏書之所。《隋書·經籍志》載:漢哀帝時,“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


在漢代,還有一種溫室是用於種植蔬菜的。當時有一種韭菜叫溫韭,是主要蔬菜之一。司馬遷稱當時擁有千畦姜韭者,其富與千戶侯相當。《鹽鐵論》稱漢代富人食“冬葵溫韭”,指為不時之物。所謂溫韭,即以溫室技術培育的韭菜。漢代長安專為宮廷中設有蔬菜溫室,“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葵乃秋季所食,冬季能吃到鮮葵,想來也是溫室栽培技術所產。

唐代貴族的“瑞炭”和“鳳炭”

上述取暖方式習慣也一直沿襲到了隋唐時期。

你們還知道哪些?可以分享給大家一起討論哦!


老鐵奇聞述


中國古代,這“古代”兩個字可是太久遠了,一百多年前清末是古代,一千多年前唐朝是古代,五千年前也是古代啊,我在想唐朝的人會不會也問這個問題“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又是如何過冬的?”商朝的人也會問“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又是如何過冬的?”,這樣一步步問過去,直接問到了原始社會,又從南問到北,從東問到西,那該怎麼回答,寫幾本書都搞不完了。

不過,別擔心,走南闖北多年,見識過不少按照古代方式取暖過冬的,可以侃一侃。


我家在江西農村,現在都還沒裝空調,也沒啥暖氣,我爸爸,我爺爺,我爺爺的爺爺,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都知道這個冬天是怎麼過來的。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村子裡深山裡都沒裝空調啊,那冬天刺骨的冷了,怎麼辦呢?其實也簡單,多穿衣服,有錢的沒錢的,有衣服的穿衣服,沒衣服的披麻布,裹爛衫的儘量多穿上這個千年不變的道理。除了穿衣服,還可以烤火,隨便點柴火都能完成,灶膛裡,火盆裡,土坑裡,石頭堆裡,野外,屋內,山洞裡都可以。

又或者用個竹子和瓦盆編個火籠,放點燒著的木頭蓋一點灰,有大的有小的,可以隨身攜帶,可以暖手暖腳暖被子,可以一個人烤,也可以四五雙手,三四雙腳一起烤。就下圖這個隨身攜帶上面蓋一塊布,可以暖一天的,提著走個幾十裡上街來回都不會凍著。

再說說我去的甘南大草原上吧,那裡牧民逐水草而居,以前點都沒有,空調什麼的現在也好像沒有誰用吧,有沒有啥暖氣,基本接近幾千年來的原始狀態。我前年在大草原上待了一個多月,發現他們冷天就兩件事一件事是喝熱的酥油茶、喝酒吃肉,另一件事就是燒牛糞烤火啊。就下面圖片裡的,一塊塊的曬乾了,全部都要進爐子裡,要幫忙度過整個冬天的。爐子的火從不熄滅,水也一直燒。

中國北方,世世代代都喜歡用熱炕頭過冬,床下燒火,床上熱,一晚上就睡覺很安逸的。我老婆就是西北人,他們現在還習慣在炕頭上吃、玩、睡覺呢,老婆孩子熱炕頭,是幸福人生的終極享受了。


又或者學學愛斯基摩人,人家生活的地方才叫冷,但他們的取暖的方法是絕了,拿冰塊砌成房子,冰屋結實不透風,能夠把寒風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裡的人,可以免受寒風的襲擊。冰是熱的不良導體,能很好地隔熱,屋裡的熱量幾乎不能通過冰牆傳導到屋外。凍結成一體的冰屋,沒有窗子,門口掛著獸皮門簾,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屋內外空氣的對流。正因為如此,冰屋內的溫度可以保持在零下幾度到十幾度,這相對於零下50多度的屋外,要暖和多了。愛斯基摩人穿上皮衣,在這樣的冰屋裡完全可以安全過冬了。最大的缺陷是裡面不能生火,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很幸福了。

當然這些都是平民,要是皇家、貴族,估計還會有很多先進的取暖方式,據說有皇宮是空牆燒火,西方社會也有壁爐。所以古人冷了總會想辦法的,不必我們笨和傻


盛唐豪歌李藝泓


天寒地凍當然每個時代都有,特別大的寒冷災害也都發生過,但要說古代最冷是什麼時候,我個人觀點應是西周

這場寒災持續了大約兩百餘年,從公元前1100年一直到公元前850年左右,在此期間,人們主要承受來自寒冷氣候下的低溫天氣,就連四季如春的南方地區,也普遍經歷低溫。

而這也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個寒冷期,其餘季節還好,一旦到了冬天將非常艱難,《竹書記年》有載:“冬,大雨雹,牛馬死,江寒俱凍。”

可見災害程度相當惡劣,而且天降的並非雨雪,反而是冰雹,對人畜傷害較大,同時整條江面都會結冰,更證明了溫度之低,實屬罕見。

再往後將近一千年時間,都沒再經歷如此惡劣的極端天氣,四季照常,春來秋去,直到公元初年到六百年之間,冬天的氣溫再次大幅度下降,而公元初年時漢朝建立,漢武帝劉徹即位,據說他在位時,就曾前後三次經歷過極端惡劣的寒冬天氣。

《漢書·五行志》記載:“大雨雪,民多凍死。”,既然史書上如此敘述,自然並非個別案例,寥寥幾字已經描繪出了一種現象,由此看來,當時的寒冷實屬殘酷,絕非一般。

而到了漢朝的元鼎二年三月,原本中原地區的河水不會結冰,但這一年竟然遭遇了冰封河面,再到陰曆四月,又大雪驟降,關東十餘郡縣的老百姓缺衣少糧,飢寒交迫,竟出現為了活命而“人相食”的人間慘劇。

因此,古代最冷的時期,大概以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600年之間,出現的這兩次時間跨越長達一千年的寒災為最,而且古時的自然資源充沛,可工業並不發達,很多驅寒取暖的用品生產不足,難以運送到一些交通不暢,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因此造成的人員傷亡更是無法估量。

第二個問題,既然題主問古人是如何過冬的,那我就分兩個階段解讀一下:

第一,無棉時代。

在棉布尚未發明之前,人們的取暖方式無外乎兩點:生火與養蠶。

生火很好理解,自然是點火取暖,而養蠶最初是用來紡織衣物,後來因為工序繁瑣等複雜原因,漸漸演變為高檔的絲製品,而價格低廉易於種植的葛、麻等物,開始逐步興起。

以麻布為例,對於窮人來說,能有一件用“麻”做成的衣物,當然無比滿足,但要想擁有一件全麻製成的厚實長袍,無疑於奢侈品,真正能夠避寒保暖的織物,叫做“縕”,一般家境尚可的人,都會在衣物內填充“縕”,用來增添保暖性。

可“縕”的原材料是蠶絲的下腳料,屬於別人做完高檔衣物剩下的材料,防寒性自然與蠶絲還有很大差距,但既然是下腳料,自然也比沒有強。

所以古代的平民一般都穿這種填充了“縕”的袍子,可如果不算太冷還能承受,如果遇到前文中所說的極端寒冷天氣,這種長袍能夠起到的保暖作用並不大,一樣會使人感到寒冷難耐。

如果是有錢的富人,不單要穿的好,外層還要加一層好看的罩衣。一個人有錢沒錢,往往就能從他的衣著上看出來,如果內裡厚實,用蠶絲等物做成內衣,外層還有一件質地上乘,另也好看的長袍,那這人即便家境並不闊綽,也屬於殷實一類。

再往上,最高檔的無非就只剩動物的皮毛了,列如綿羊,狐狸等野生動物的皮毛。

可這些東西,甭管古往今來,都是價格昂貴,因為得需要人工狩獵,礙於文章長度,此處暫且不談。

第二,有棉時期。

棉花其實屬於外來物種,原產地在阿拉伯和印度,最早有關棉花傳入中原的記載,可見於戰國時期,那時是相當於進貢的形式,進獻給諸侯的君主。

《尚書》中曾有部落進獻棉花的記錄,但描述甚少,因此無法形成明確而直接的證據,史學上對於棉花究竟何時傳入中國,還沒有非常肯定的證據出現。

但在南北朝時期的新疆,這塊幅員遼闊的大地上,就已經開始種植棉花,且產量非常高,在當時被稱作“白疊子”,後來經由南北發達的交通,逐步傳入中原,使得棉花這種易種植,收成有保障,而又價格低廉的農作物,漸漸發展成為最基礎的保暖材料。

到了唐朝時期,棉花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廣泛流通,再到唐朝中期,可謂是棉花產業發展的鼎盛,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種植,當時由於經濟中心的南移,加上南北商貿往來愈加活躍,棉花種植產業徹底在中國內地展開,當然介於氣候冷暖因素,還是以福建廣東等溫熱地帶種植較多,至此,經過發達的南北商運,棉花被越來越多的供應到各地,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愁苦於冬無暖衣的窘境,反而人手一件厚實棉衣,順利過冬。

————————————

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錢品聚


人們應對寒冷,無非三種手段,即著眼於添加衣物、適當運動和以火取曖,其中又以衣服和火比較靠譜兒的。古人們早在舊石器時期就已經學會了用火,以火燒烤食物、取暖和照明的手段,考古學家們甚至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了灶坑和被火燒過的土層——那個時代的人多是衣不蔽體,排除火災的原因後,那就是他們燒火取暖的明證了。

春秋時期較以往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一種叫做“燎爐”的工具,是專門用來燒炭取暖的傢伙事兒,甚至那個時代的人已經很有了一些“自動化”的思想,在燎爐之上,多附上炭箕,以添炭或取燃著的炭,保火種不滅的同時,也方便取暖時取新炭加之。當然,這個時代的人取暖並不止燒火這一種方法,不過其它方法多半是平民所難以承受的。

中國古代的溫度,並非一成不變,人們有史可考的就有好幾次升溫和降溫的變化,如現在的武漢等地的溫度要遠高於春秋戰國(這個時代武漢等地屬楚國),甚至明清入中國傳教的人在華中監測到了零下十八攝氏度的記錄——這種溫差的變化,是非常驚人的。春秋戰國時,楚國降雨量很大,再加上溫度低,於人而言便是嚴寒,人處在這種境地要是沒招兒,凍死也是大有可能的。楚人禦寒,多是通過飲食來補充,如吃一些養生的食物,或者乾脆就架一個“火鍋”——以鬲、陶或銅鼎為鍋,其下以柴炭加溫,當然,那個時代是沒有火鍋一說的。在“火鍋”裡,再添進去一些如生薑、羊肉、狗肉之流的食材,再配上一壺烈酒,實在是保暖三件套一般的措施。

除火而外,古人也懂得利用光能,如造房時使門面向南方,又或者在屋頂搞一層樓板或竹質的頂棚,不過這樣做成效並不顯著。到了秦朝,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在皇宮之內已經出現了諸如“壁爐”、“火牆”之流的措施,秦始皇就有專門的壁爐用來禦寒,供於浴室和平常取暖所用。壁爐、火牆之流,其主要燃料為木炭,這其實也為一些打柴為生者提供了另外的謀生方式,奢侈是奢侈了一些,還算是值得原諒。使上了木炭,這防止燒炭中毒便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秦始皇雖然殘暴,倒是惜命,這一點不用後人操心,壁爐和火牆的排煙口都是放在室外的。火牆的做法,就是用使筒瓦相扣以成管道狀,然後埋在牆內——秦始皇實在霸氣,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搞出了暖氣的雛形。

漢武帝時期,皇宮內建立了一座溫室,專門搞出來讓皇帝在冬天居住,在這座溫室殿內,我們可以看到古人防寒比較高大上的大部分手段。皇帝要“日理萬機”,這裡既然是他在冬天裡的居所,自然也要有些處理政事的“配置”,這就有些考驗古人的才智了:皇帝在這裡處理公文,你在旁邊燒一堆炭,那感覺就像是雞窩裡冒出個鴨蛋一般讓人難以接受,所以在這裡,炭是經過了一些轉換的。《西京雜記》中有載,“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以花椒塗壁,可算是非常奢華了,漢代時的花椒可不像當代這樣“爛大街”,那個時候的花椒幾乎可與金子等量交換,有時價格上下浮動,甚有過之——“椒房殿”三字千古流傳,自然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驕傲。

貴族們從享受方式上來講,可說是日新月異,但老百姓就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了,有點條件的老百姓,或許可以在家裡配置一個簡單的炕,甚至在現代都是能夠看得到的——而炕這種東西,其實“北京人”時代,就已經被人民創造出來了。

與人們居家禦寒“硬件”配置的格局相同,外出禦寒時的衣物就算是“軟件”了,不過在這裡還是要提一句,老百姓的軟件,才是真的“軟”。唐宋之前,棉花尚未聞世,世間還沒有所謂的棉衣,老百姓外出時,保暖只能靠麻衣,效果奇差,貴族則與此不同,他們消費得起裘衣,多以羊羔皮、狐裘、貂皮等為製衣的原材料,保暖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棉花出現之後,老百姓在冬天裡的處境好了一些,享受到了與貴族相去不遠的保暖效果,當然,想要穿上貂裘,還是得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


這位怪咖


在漫長的古代,從公元前3000年到如今的上下五千年中,我國的氣候也發生過很大的波動,寒冷氣候間接發生,根據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的論文《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可知,中國歷史上有四次比較長的氣候寒冷期,

第一個寒冷期是西周初年,大概在公元前10世紀,延續了一兩個世紀之久;第二次氣候寒冷期發生在東漢初年到公元3世紀後半葉,是一個逐漸變冷的過程,然後到了公元7世紀,其後又開始變暖,從變冷到變暖的這幾百年間,正是五胡亂華和南北朝對峙的時期,是中國最亂的年代;第三次氣候寒冷期發生在十二世紀初期,中國氣候加劇變冷,公元1111 年第一次記載江蘇、浙江之間擁有2 2 5 0 平方公里面積的太湖不但全部結冰, 而且可以通車 ,太湖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凍死,南宋國都杭州落雪延到暮春,這段氣候寒冷期延續了200多年。第四個氣候寒冷期是17世紀,正是明朝風雨飄搖的末世。

即使中國歷史上有過四次氣候寒冷期,冬天的氣溫依舊因地而異,緯度高的地方寒冷,緯度低的地方暖和,當然緯度低但是海拔高從而異常寒冷的青藏高原是個特例。即使在寒冷期,古代冬天的氣溫也和現在也相差無幾。由於那時候沒有汙染,取暖條件也不足,人們對寒冷的感受和印象應該比現在更加深刻,冬天經常“路有凍死骨”。

古代的冬天這麼冷,那人們是如何過冬的呢?辦法多著呢!

【最簡單取暖辦法就是“烤地”】

古人發現,爐灶周圍的泥土在火的炙烤之下,性狀就會發生變化,不但變硬,還能持久保溫,於是就發明了“炙地”取暖手段,也就是俗話說的“烤熱地”。就是用火將一塊乾淨的平地烤熱,利用土的熱惰性來保溫,取暖的人躺在上面,就能達到禦寒的目的。

這種取暖方法在《左傳》中也有記載,魯昭公十年,宋國的國君宋平公去世,他的兒子宋元公守靈,需要“寢苫枕草”,不能穿禦寒的服裝,這還不要了公子哥的命?此時,一個叫柳善的侍從提前將元公端坐的地方用火烤熱,討好國君,舒舒服服守靈的宋元公很高興,他本來挺厭惡柳善這個人,被人一拍馬屁,立馬心花怒放,對其加官進爵。

【最省事的取暖方法就是“火塘”】

在新石器時代末期,群居的古人就發明了最原始的“火塘”取暖辦法。所謂“火塘”,就是在屋子中間挖一個坑,裡面積蓄燃燒的木材等物,既能烹煮食物,也能冬季取暖。這種辦法雖然能解決部分取暖問題,但供暖效率低下,溫度不足、針對性不強,並且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相信原始社會的老祖宗們因為一氧化碳中毒死得肯定不少。

【最舒服的取暖方式就是“火炕”】

將灶臺與“烤熱地”結合,就變成了“火炕”。只要灶臺煮飯,就能給火炕提供熱源,不但保溫時間長,散熱面積也很大,可謂“一堂盡溫”。火炕的發明不早於晉代,在《晉書》中就有“公孫鳳隱於昌黎之九城山谷,冬衣單布,寢處土床”的記載,公孫鳳隱居的地方是如今的遼寧省朝陽市,可以判斷這裡的“土床”就是北方的“火炕”。到了唐代,也有“冬月皆作長坑,下燃熅火以取暖”的記載。火炕在華北東北地區非常流行,如今華北農村裡的火炕基本絕跡,在東北牡丹江的雪鄉,相信火炕還很常見。

【最奢侈的取暖方式就是“火牆”】

古代有錢人家和貴族們還喜歡用“火牆”取暖。所謂“火牆”,就是將房屋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火道的出口延伸到屋外,與添火的炭口相連。炭口裡燒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瀰漫到整座房屋,實現供暖的目的。為了保證熱力循環通暢,在火道的盡頭設有排氣孔,煙氣由臺基下出氣口排出。這種火道還直通到使用者的炕床下面,實現“定點供暖”。“火牆

這玩意在中古和近代的歐洲也非常常見,比如壁爐,就是燒火牆取暖用的。

【最超前的取暖方式就是“地暖”】

別以為只有今天有地暖,在古代中國早就有了!古代的有錢人採用的取暖手段更加巧妙。一般的小康之家不用火炕,他們採用“地坑”,就是在房屋的一側或兩側的廊下或簷下挖一條數尺深的燒火坑,坑內砌煙道,砌築的煙道在室內地面下往復盤旋,使灼熱的煙氣為大型方磚鋪砌的地面烘熱,保證室內採暖。“地坑”其實與現在的“地暖”類似,這種手段既無煙氣汙染,又可免去煤氣中毒之虞,同時熱氣流自地面上升,室內供熱十分均勻,是一種比較高明的供暖措施。

大家說說,現代人除了發明暖氣之外,有哪點取暖方式比得上古人?


作家王麟


古人過冬,更像是一場詩意與寒冷的博弈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九九消寒圖”

?從冬至那天起就算進九了,古人會做一個非常好看的日曆,以九天為一個單位,一共九個單位,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天。最文青的是他們會畫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每過一天就給一朵梅花塗上一抹嫣紅,等到梅花悉數綻放時,冬天也就過去了,推開窗,大地回春。

當然,取暖工具也是不可少的,基本都是烤炭火,咱們小時候的炭火就用個廢舊臉盆裝,但人家可不一樣,每一件取暖工具都堪稱絕美的工藝品。以下內容來自工藝中國,已獲授權,一起來看看:

烤火的器具“火盆”,也是大有講究:依據材質和使用者身份的不同,有銅質、鐵質、木質甚至是琺琅器

在但在過於寒冷的地區,僅靠火盆烤火,效果甚微,所以,久而久之,人們烤火也烤出了各種“新意”。

燻 爐

燻爐也稱香爐,是古人冬季室內取暖薰香常備之物,內放置炭火或香料,外有大量開孔,以充當“暖氣”之用。

這些燻爐多為金屬或陶瓷質地,造型美觀別緻,實用觀賞兩皆宜,後來成為不少文人的把玩之物,甚至出現玉質香爐和翡翠香爐。

而燻爐之外還有熏籠,工藝精美,有青銅鑾金,也有掐絲琺琅,大者可至一米多高,重大數百斤,如今在故宮博物院“三和殿”等殿室中,皆有熏籠成列。

手 爐

手爐的體形相較於燻爐顯得小巧許多,可以捧在手心用來取暖,相當於現代的“暖寶寶”,外殼上多有雕刻裝飾,十分玲瓏精緻。

而它最吸引人的當數花紋紛繁的爐蓋,作為散熱之用,鏤空雕刻的爐蓋眾多紋形,與爐身花紋相得益彰。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足 爐

足爐可以說是現代暖水袋的雛形,器形呈扁狀,以銅製為主,內可灌熱水,既可烘暖足部,也可以隨身攜帶或放入被中。坊間又稱足爐為“腳婆”、“湯媼”。黃庭堅曾有詩說:“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

雖然古人並沒有“高科技”取暖設備,但卻以超凡的智慧和技藝,創造出諸多精妙的“過冬神器”,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更將傳統工藝中的點滴精華運用其中,誕生一件件不可多得的工藝美術精品,無不令人折服。

喜歡一個人要說出口,喜歡這篇文要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