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徐鵬老師讓人印象深刻。

方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臉上常有嚴峻神情,笑起來像孩子一樣天真;有的時候他下身會身著裙子,這無疑預示著他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徐鵬老師畢業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這是一家在中國大陸排名第一的商學院;然而,商學院畢業以後,他沒有投身商場,而是全身投入教育事業,他自嘲是教育外行開始了對內行的顛覆。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用真實的場景推動的個性化教育”,這是他的核心教育思想:7年來,他帶領著孩子們走過一百多個村莊,拜訪過三十餘個國家,去過庫布齊沙漠,到過南中國海,翻越海拔超過 4000 米的雪山,親自三次進入北極……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而這些場景,無疑是孩子們“沒有圍牆的學校”,教育就在這裡無聲地發生。

徐鵬老師認為教育是一項社會運動:“教育不能改變中國,但教育能夠改變人”,這是他在人生下半程選擇教育的初心,正是因為清晰地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所以做起來才會義無反顧。

始終聚焦在課程設計和教學

徐鵬老師做教育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

徐鵬老師和他的合夥人創立了OEC,一個關注兒童青少年成長,在未來(現在)對中國學校教育有益補充的教育機構。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與其他教育類創業公司不太一樣,這7年來,OEC這些年一直聚焦於教育產品的課程研發和教學,比較少關注銷售和市場,非常低調,一直在做事;因為徐鵬老師認為“做教育必須關注到產品本身,關注到課程本身,因為教育產業所接觸到的都是孩子。”

OEC一直專注於中小學生課程系統的設計和教學,形成了一套學校教育的補充,他們稱之為“柔性課程系統”:從K12課後學習入手,把學科學習和素養教育結合起來,重建學生課後學習場景,幫助中國孩子在公共空間建立尋找自由的能力。

比如說,三年前推出的高年級的社區服務學習課程,來自幾個國家的學生一起,來到貴州省黔西縣方田村,參加一個OEC服務學習課程——共同解決一個鄉村小學的閱讀問題。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孩子們一起拜訪村民,做研究報告,設計解決方案,一起做預算、發起眾籌、建立項目流程,一起粉刷牆面,編輯書目,安裝桌椅,幫助那裡的小學一起,建立起一個基於閱讀的教室,這是一個系統的場景的體驗,這個體驗就是OEC想要的課程抓手,也是孩子們在學校難以學到的。

還有OEC經典課程《發現漢口》,這門課程準備了近一年時間,教學團隊幾下漢口,查閱了無數資料,匯通歷史學者、教育學、社會學等專業人士。課程會督促學生去思考一個問題:從歷史來看,漢口如何發展到今天?中國何處去?等等。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OEC發現系列課程有發現上海、發現廣州,發現天津,從城市歷史分析,融合學科知識,培養孩子的獨立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徐鵬老師認為,無論是國際學校還是公立學校,基礎教育階段課程主要還是針對工作技能,缺乏生活技能和品格的聯繫,所以OEC設計了一套課程系統,關注孩子的社會化技能和品格,推動人向社會人改變,每個孩子除了發展智力,更重要的是關愛他人和與世界相處,這是重要的學習目標。

北極、城市、鄉村、海邊、沙漠、城市無論什麼樣的場景,都可以成為OEC的一個課程的發生地,場景只是一個抓手,不是目標,目標是“為未來而教,孩子們為未來而學”——培養孩子們具有基於常識的習慣、獨立性、理性和對可預見的未來做出判斷的能力,讓他們在未來能做自己和這個國家未來的主人。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做教育要有哲學思考,愛孩子要有宗教情懷

今年5月,“營地導師”邀請徐鵬老師作為培訓導師,在成都培訓營地教育行業人士,他和大家交流的時候說:教育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教育者需要有哲學思考,愛孩子要有宗教情懷。

為什麼這麼說呢?徐鵬老師認為:中國的院校過多專注教育技術,忽略了哲學上的思考。如果不能把人與人、人與自然、人和社會、人和自己的內心的關係考慮清楚,那麼你的課程設計,就可能會陷入純技術層面設計的陷阱。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因此,徐鵬老師認為,做教育要有哲學思考、宗教情懷,幫助中國青少年在公共空間建立尋找自我的能力、形成公共情懷的品格,回到教育的本源。

關注學生需求,就像關注客戶需求一樣;關注課程和內容,客戶體驗,程序設計缺一不可,“教育者要思考如何看待今天、未來和孩子的關係,這是根;文化自覺,哲學思考,這是課程設計的基礎”

OEC重視課外學習和學科結合:“學科是人類認識的捷徑,所謂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者互相融合,不可分割,因此OEC的課外活動課程結合了孩子在學校學科中學習到的科學、自然、體育、英語等學科知識。”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比如日本的學習課程,OEC把科學、自然和教育等內容融合在一起,這就是基於真實的場景項目制學習,推動孩子在真實場景中推動個性化教育,OEC試圖建立人文科學方向的融合課程體系。

而這所有的課程設計和執行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個體發展,重視學生個體反饋。這和OEC課程設計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在 OEC 自然學校裡,他想我們的孩子和家長將在不經意間感受到真切的自由,它是開始滋養我們一生思索的信念。”

創業之餘,投身公益

很多人說,教育的另一面就是公益,在聚焦孩子們的素質教育的時候,徐鵬發現,他面對的主要是大中城市中產及以上的家庭,那麼鄉村的孩子怎麼辦?

兩年前,他創辦了親基金教育公益機構,在中國貧困鄉村實施“未來學校”計劃,幫助貧困農村學校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師技能,讓孩子們“增長見識、融入社會”。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裡,徐鵬老師連續走過近三百個鄉村,累計建設了34間“未來學校”,設計中國十省一市的貧困鄉村,“未來學校”開設的線上線下課程超過26個,動用教育公益自願者超過670多人次。

那麼?這間未來學校是什麼樣的呢?

“未來學校”教室內是從全世界的各類推薦書目中甄選出來的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閱讀的書籍,有地板和地毯,有供小組討論的項目學習的討論桌,有線上可以連接外界的電腦和投影設施,光線充足,教室內明亮整潔,孩子們和自願者共同建設。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孩子們將在這裡開始線上、線下的課程,課程採用了五大學術方向:自然科學、閱讀(語言和文字)、美學與品格、數學、運動和體育,每一位教育公益者都可以把自己的“閒置知識”設計成“未來學校CPA”(課程、項目和活動),CPA通過親基金的課程中心與當地學校聯合審核後即可上線,給到鄉村孩子們使用。

在過去建成的34間未來學校中,OEC採用“未來學校發起人”機制,尋找願意捐助“未來學校”的教育公益者,由他來尋找自己周邊的相關人共同籌款,一起組織課程,推動他的圈子內的資源整合,共同推動一個“未來學校”的建設與課程實施。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徐鵬老師發現,在一個“未來學校”建設過程中,就會引發下一個“未來學校”的建設機會,進而引發下一個圈層的人投入到我們的公益事業中來,他們傳遞了一個基於愛的共同使命。

同時,城市裡面的孩子通過公益路徑學習“服務學習”課程,當孩子們真正將自己置身於情景中,孩子便會主動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困境,選擇解決方法並試圖做到最好。

孩子們計劃繼續深入鄉村發現問題,通過實際行動解決問題,腳步涉及到貴州、雲南、福州、等多個省市邊遠地區。這有利於幫助學生建立關愛他人的人生品格,實現和社會的鏈接,推動社會化成長。

徐鵬:出身商業醉心教育,以真實場景推動個性化教育

對於徐鵬老師來說,無疑找到了自己最喜愛的一種生活方式,“能夠將自己的熱誠和工作鏈接起來的生活方式,在OEC似乎是一種家庭生活,又似乎是在做一種工作,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如今他很好地管理了自己的慾望,吃素,幾乎與娛樂場所絕跡,但他的心靈是自由和寬廣的,因為和孩子在一起。

如果您想與徐鵬老師深度溝通,請關注營地導師微信公眾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