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大课堂上,我讲了一个孝敬父母的故事,村民们笑了

最近到各村督查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工作,碰到有的村在开展乡村大课堂,在村干部的鼓动下,有时候我也忍不住说几句。感觉自己从小就有一种想要站在讲堂上讲课的冲动,有人说我适合当老师,其实适不适合不知道。但是能够通过和群众坐在一起谈谈话,聊聊天,能够让他们在聊天中会心一笑,互相理解工作生活的种种,也是很有意义的。​

昨天到村里检查业务资料,顺便就在两个村开了两次大讲堂。因为干扶贫工作那么多年,想要跟群众说什么,应该说些什么,用什么方式能让他们明白,自己心里也有数。

乡村大课堂上,我讲了一个孝敬父母的故事,村民们笑了

结合最近县里下发的关于赡养父母的公告内容,我在最近几次的大讲堂中重点讲了子女赡养父母的内容。结合农村的生活实际,让老百姓明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这是中国人从祖先开始就流传下来的道德,是中国的人伦传统,是中国传统社会所说的天道。不孝父母,打骂父母,便是违反了中国传统的美德,违反了传统的天道。用中国人的老话说,老天爷都不饶了你,是要下地狱的。现在县委县政府的通告,就是要纠正正在沦落的农村善良风俗,就是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传统社会美德,换回曾经的道德伦理。​

在大课堂上,我给老百姓讲了一个故事。两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农民皇帝刘邦,他当上皇帝后,自己的父亲刘太公还是一个百姓。刘邦也很孝顺,每天早晨都去跟他父亲请安问好,他身边的人说,你儿子是皇上,我们当大臣的都要给他下跪,你虽然是他爹,但是你是一个老百姓呀,这样每天让皇帝来给你请安下跪,道理上说不通啊。刘太公变得闷闷不乐,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纠结的事情,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毕竟是有等级的,虽然他是皇帝的父亲,但是总不能让皇帝天天给一个老百姓下跪吧。但是,他毕竟是刘邦的爹,总不能让他这个当爹的给儿子下跪吧。

乡村大课堂上,我讲了一个孝敬父母的故事,村民们笑了

“那该咋办呢?”刘太公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的问。​

那名大臣给他出了个主意:“明天皇上来给你请安的时候,你就站在门口,看他远远的来了,你就赶紧跪下去,给他请安。”​

刘太公点点头,第二天早晨果然就站在门口,仰着脖子等刘邦过来。天快亮的时候,刘邦果然来了,还没来到门口,就看见刘太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了。嘴里喊道:“草民恭迎皇上!”​

刘邦吓坏了,惊慌失措的赶紧也跪在地上,将他父亲扶起来。问道:“爹,你这是咋了?”​

刘太公说道:“虽然我是你父亲,但是你毕竟是皇帝,我跪你是应该的。”​

刘邦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天回去后就闷在屋里,召集他的一帮大臣商量这件事。到底是皇帝大,还是爹大。​

其中一个大臣说道:“皇上是人间天子,父母是天理人伦。换句话说,皇帝是后天的,父母子女是生来便改不掉的先天关系。皇帝是人道,父母是天道。权力总也大不过父母人伦。”​

刘邦听后点头同意,问那些大臣该怎么办,刘太公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百姓,非要给自己下跪,如何是好。​“我总不能把皇帝让给俺爹,我当太子吧!”刘邦满脸疑惑的问。​

大臣出主意说:“皇上打下天下,自然就是天子,就是皇上。哪有让你爹当皇上,你自己做太子的道理呢。”​

“那该怎么办?”​

大臣摇头晃脑一阵,说道:“倒不如你当皇上,他当太上皇。论称呼他比你大,但是你是当家人。”​

刘邦听后也同意了,第二天便让刘太公上朝,将他扶到座位上,自己到下面率领大臣向他下跪,尊称他为“太上皇”。刘太公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

乡村大课堂上,我讲了一个孝敬父母的故事,村民们笑了

为什么我要讲这个故事呢,就是想要告诉村民们,自古以来,就算是皇帝也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就连封建社会都是以孝治天下,更何况我们现代社会的人呢。就更应该尊敬父母,而不能把赡养父母的责任推给国家,推给社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