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經貞孝節烈總坊、王爺廟到天仙橋

時間:2014年5月31日

人員:鍋鏟先生、建哥、九天飛凰、高貴庭、李戴。嚮導薛正健(78歲)等

一.探訪驛路名橋——火燒橋

自板橋子行6裡到石河子橋,期間在小山(山名)跨過綿梓路,行於綿梓路右側東面到石河子橋,再行3裡到火燒橋。此行從兩橋之間的長卿收費站附近開始。

在石河村1組長卿收費站,採訪居民薛秀蘭(66歲)、薛萬友(59歲)、薛正健(78歲)等得知,石河橋到火燒橋之間的石板路,一直在現綿梓路右側東南面與其並行,到太平河前左轉過低矮的火燒橋。這一段路程中,兩側除綿梓路兩側一樓一商鋪的民居外,還有中國林政長卿木材檢查站、動物防疫站、長卿鎮政府、長卿鎮小學、潼江中學、梓潼縣公安消防大隊、潼江派出所等。求問此段地名,左側西面近處為薛家碥、薛姓人居多,居民區後為陶家山,綿梓路右側東面為趙家壩,過火燒橋後為史家壩。

嚮導薛正健大爺說,現綿梓路南,近火燒橋處,原有一座石牌坊,後來損毀無存。至綿梓路火燒橋,有路牌介紹:京昆路、G108、梁橋、中心樁號K2052+958等。

橋之所處,為兩溪匯合之地。嚮導介紹,左邊西北來的主流叫太平河,右邊東北來的叫敗缺溝,兩溪所出地方都名白家灣,橋跨太平河,火燒橋原名為太平橋。現橋上游7、80米有老108路上的火燒橋,兩橋並存,誰是驛路上火燒橋的原址呢?嚮導介紹,都不是,原橋在兩橋之間靠近現橋一側,很低矮,是木橋,“水來一回就被沖毀一回”。幸福村的白大爺說,火燒橋曾是木橋,並介紹了火燒橋名字的由來:有一位討口子(乞丐)夜宿橋下,天寒地凍,烤火取暖,失火燒了木橋,此橋從此就叫火燒橋。

火燒橋具有怎麼樣的歷史呢?據咸豐梓潼縣誌記載,火燒橋,即太平橋,跨太平河,在“治南五里”,“此橋自明之兵燹後,俗呼為火燒橋” ,“康熙庚子(1720年),邑侯劉公為文以祭之”,改名為太平橋,乾隆二十四年(?縣誌說23、25年均有)知縣程立本重修,“道光三十年(1850年)知縣周樹棠親勘加升續修”,“咸豐七年(1857年)知縣張香海親勘培修河堤欄杆,並捐廉價買白孔郯田地,改砌驛道五十餘丈”,“咸豐九年培修”……從這些在時間上稍有矛盾的記載中可大體看出火燒橋在清代中後期的歷史發展。張香海知縣《培修太平橋記》明確指出火燒橋為“驛道被衝”。(縣誌所載火燒橋原文見筆記22)

二.驛道過幸福村

過火燒橋為幸福村,古今大路三條,以狀元榜為路口,右為新大道,左為老108路,古驛道不與108相合,而行於路左居民區中。

行於大路之左、敗缺溝之右。左臨白家灣,這段白姓人多,有白姓大爺薅草於玉米地,他為我們講了火燒橋橋名的由來傳說。白氏鑫龍超市房後有漢磚,鍋鏟先生說,梓潼地面和底下文物豐富,稍有文史愛好的人,在梓潼當大有可為。此後,我們在幸福村和南橋村居民區多處見到漢磚。

過地即到新建小區——幸福村安置小區。小區坐西北向東南,長1裡許,厚百米許,前即是臨老108路街房。白大爺和嚮導薛大爺都說石板路從現在幸福小區中插過。石馬壩曾出土李業闕,問石馬壩在何處?多人答幸福小區東南隔老108大路麻紡廠一片即是。

過小區為幸福村12組,古驛道與去兩彈城的公路相交。過路口,驛道行於山麓,左林樑子,右白家灣。在路左,發現漢磚多塊,圖案有錢紋、菱形紋、玄武紋等,漢磚上有2CM²大小的印章,一獨在磚側,一嵌於正面圖案之中。近有白氏墓地,一碑有聯:“前有桃花百里香,後皆蔣均大山樑。”何為“蔣均大山樑”?

遇白長安(62歲)大爺,他介紹此地為白家灣,白姓人多,石馬壩在白家灣南。遇蜀豐等廠區阻路,右轉到老108路上,正對路對面的長卿鎮衛生院。

三.驛道路邊賈公闕

1914年5月20日,法國人色伽蘭到梓潼,考察了梓潼諸闕,留下了珍貴的歷史影像,把賈公闕收錄進《中國西部考古記》,當時賈公闕已不完整,惟有一無銘扶壁尚整,尚在梓潼西門之外。

百年之後的5月31日,我參觀了賈公闕。其位於長卿鎮石馬壩,俗稱書箱石,雙闕均存,近地東南有新修街道,因闕名書香街,書香街附近有三堆墓(三堆子)。

賈公闕,佔地6平方米,南北闕相距17米,兩闕之間的縣級文保碑已成無字碑。雙闕均為石結構子母闕,北闕高3米多,南闕高2米多。雙闕闕體原本已有1.37米沉入地表之下,地表之上殘高為南闕1.55米,北闕1.80米。寬度相差極微,南闕2.9米,北闕2.95米,厚度均在0.95米上下。它的形制與平陽府君闕相似,但沒有平陽府君闕的突兀雄奇。

1987(?6)年,在闕旁西南100米(?500米)處出土石馬二個,左馬長1.85米,腹高0.46米,胸闊0.48米;右馬長1.67米,腹高0.45米,胸闊0.44米。1996年(?1993年),因擴建108國道,將闕右移至現位置。二石馬現存李業闕亭內?

賈公闕現已殘損,但還能看出大體輪廓。闕身上刻的斗拱等結構圖案已模糊難辨。刻的銘文“蜀中書令賈公之闕”八字,現僅存“蜀中”、“公”三字隱約可見於北闕下部,稍早據說還有“賈”字、 “之”字存在。因漢晉之間,公孫述、劉備、李雄等先後據蜀,各稱“成”、“漢”、“成”改“漢”,均為稱“蜀”,所以有學者稱銘文很可能是宋人考證後好事者的題刻。

書箱石(賈公闕)的怎麼來的?民間傳說版本有三。傳說梓潼的文昌帝君張亞子,挑著一擔經書去七曲山經過此地,突然扁擔折斷,裝經書的箱子墮地,化為“書箱石”。又傳說三國時,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走時因匆忙忘記了帶兵書,諸葛亮急派張苞送去,從成都到梓潼時迷了路,心急如焚,氣得蹬腳,兩書兵書墮地,再也挑不起來,化為“書箱石”。同樣是三國故事,還有張飛版本:張飛鎮守巴西,常為自己沒文化而苦惱,派張苞到成都向諸葛亮借書。諸葛亮喜出望外,挑選兩箱書叫張苞快快挑回閬中。時值酷暑,行至梓潼,張苞實在挑不動了,就將兩隻書箱丟在路邊。後來,兩隻書箱變成了兩堆石頭。(也有張飛親自挑書的版本)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故事,都令人回味:古人是多麼崇尚書籍啊!在當地人眼裡,書箱石通神,今天還有帝鄉人在闕下設“通天五顯華光大帝位”燒香祭拜。

賈公闕的闕主是誰呢?一說為《金石苑》的賈夜雨闕(曠天全記為賈宇朗),此說問題在於梓潼沒有此人記載,歷史上有無此人還存在問題。(注:“闕上之前曾有銘文,魯迅先生1916年日記中有其買拓片的記錄:“買馮煥、李業、楊發、賈夜宇闕各一枚。”賈夜宇就是梓潼這座賈公闕。)一說是鄧芝闕,《梓潼縣誌》記:“蜀漢鄧芝闕,在縣西南五里,有二闕。”所記方位、距離於賈公闕相符合。近人考證,鄧芝墓在潼南,梓潼、廣漢、鹽亭、蓬溪、遂寧等均有鄧芝墓的記載,這些為祭祀性墓。一說為李業闕,賈公闕位於石馬壩,於李業闕最早所處的位置也是相符合的。

( 據王代升《梓潼諸闕何主人》、曠天全《綿陽石闕研究的回顧和展望》、劉大軍《梓潼漢闕》和1994年《綿陽文物》整理)

四.驛道到南橋村貞孝節孝總坊

老路從老108路左側西北面廠區中穿過,我們過文昌路南段495號艾尚科技、429號武警中隊、265號南橋社區、182號江漢醫院等地方,到南橋村1組(原2組)貞孝節烈總坊。

貞孝節烈總坊坐落在梓潼縣長卿鎮南橋村金牛古驛道之上,近有街道以牌坊街為名。總坊東側有光緒二十八年的《梓潼縣貞孝節烈總坊記》石碑及道光十四年《修理南北官道碑記》。總坊是一座四柱三門三重簷石牌坊,是一正樓兩邊樓嚴格對稱的五樓式牌坊,飛簷翼角四柱落地,由青白砂石雜黃砂岩壘砌而成,是我國少見的帶有集體表彰性質的“總坊”之一。

該牌坊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坐東北朝西南,古蜀道從中穿過。總坊通高9.58米,面闊8.12米,坊用4根立柱,9條整石橫樑,近百塊華板,數十塊簷石穿逗、鑲嵌而成。正樓由側門柱和橫樑承託,邊樓由正門柱和大橫樑承託。坊為廡殿頂,東脊殘損已補。正門柱高5.6米,正門高3.6米,內寬3.53米。側門柱高4米,側門高2.5米,內寬1.30米。柱底邊長0.6米。四根石柱根基牢靠,撐起萬斤坊身。石柱各施整石撐鼓,邊柱撐鼓石鼓四面,中柱則是石箱的疊加。整座牌坊用料較大,結構牢固、造型別致,雕刻精細,書法俊逸,雄偉壯觀,穩重端莊,是一座厚重精美的晚清牌坊建築。

60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帶領中國營造學社成員曾經實測或踏勘過貞孝節烈總坊。距今113年的古老建築,於1985年6月17日被公佈為梓潼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又於2007年6月1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汶川地震中,該牌坊總體保存完好,僅有一處裂紋,部分石材表面剝落。有關部門利用中央災後重建專項資金300萬元,修補了牌坊和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外圍環境,於2012年某月完成。2010年,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時通過了省級評審,國保資格惜未取得。

正樓華板正反兩面各鑲嵌豎刻“皇恩旌表”匾額,匾額刻字四周是雙龍高浮雕。中間兩側樓則夾一額坊,南北雙面均額書“貞孝節烈總坊”六個如椽陰刻大字。側門南北兩邊各有兩個額坊匾額,南右匾額:“竹節”,左:“松筠”。北右匾額:“幽光”,左:“潛德”。均為陰刻正楷,為梓潼縣桂梁材撰寫並書,字字鐵畫銀鉤,沉健有力。

中柱高至二重簷處,南面有聯:“九曲水七曲山賢媛篤生正氣足爭流峙(光緒二十八年歲次壬寅秋九月榖旦);金管書銀管錄史臣匯載清芬常播簡編(在任候選知府知梓潼縣事顯明梁材題)。”北面有聯:“列女光史編盡有釵裙知大義(光緒二十八年秋九月榖旦);熙朝勵風教特頒綽楔慰貞魂(在任候選知府知縣事顯明梁材題)。”

邊柱則高至一重簷處,南面有聯:“生死靡他愧煞鬚眉男子;後先相望共成巾幗完人。”北面有聯:“山骨峙磨笄終古石猶屹立;井心澂淬鑑此間泉亦生香。”

撐鼓、樓樑柱坊、瓦槽瓦當、掉柱門窗等處密佈精美的鏤空雕、圓雕、高浮雕和淺浮雕。鴟吻吞脊和內向坐獅配合,是六套精美的圓雕;華板及石坊上雕刻丁蘭刻木等二十四孝圖文,邊框上有很多編織和花卉圖案;正樓兩面的窗欞均為造型各異的鏤空蝙蝠圖案,邊樓南面的窗欞為圓形鏤空圖案;撐鼓及坊石上,有暗八仙、有梅蘭竹菊等吉草祥花,有蝙蝠、麒麟、喜鵲等靈鳥瑞獸。

過蜀道者,必經雕刻了139位明清時代梓潼籍貞孝節烈婦女的名字的總坊下之下,貞孝節烈總坊,是古驛道上的標誌性地點。

五.貞孝節烈總坊旁的清碑《修理南北官道碑記》

總坊邊有石碑三通,均為道光十四年(1834年)冬月所立,均是修理官道的記事捐資碑刻,其中梓潼縣令徐凝績的《修理南北官道碑記》為主碑,兩通《修路樂捐姓氏》碑刻為副碑。

《修理南北官道碑記》石碑,106*212*15釐米規格,上款有“欽命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囗任囗西(?)巡……”等字,下款更是連綴多行,有內容:“賜進士出身知梓潼縣事加二級……。/議敘囗統職銜武生……、/正八品職銜龔……、/正八品職銜羅榮……。藩道憲給事(?)匾額,吏員景發囗、僧會司圓……。監生吳啟泰捐錢一百千……。經理首事:貢生白亮工捐錢十千文,貢生沈洪疇捐錢十千文,監生鄭囗成捐錢四十千文,監生魏囗囗捐錢十千文,廩生囗萬囗捐錢十千文,文生王紹硯、囗生黃然、囗生何囗泰、囗生許囗第……大清道光十四年歲在甲午季冬月下浣穀旦立。”

梓潼縣誌P.637只收錄碑刻正文——

修理南北官道碑記

邑令徐凝績庶卿

梓邑,通衢也,文報絡繹不絕。城以北至劍州界,計六十三里,山徑逶迤,嶮巇特甚;城以南至綿州界,計三十五里,溪澗往復,泥濘恆多,行者苦之。歲庚寅,奉調赴省,竹農中丞為方伯晉謁時,道及七曲山北,見有運石砌路者,囑詢姓氏。績蒞任後,廉得武生薛應第,據實以聞,蒙賜額以獎,邑之人皆榮之。夫以方伯綜理全省庶務,一隅之利、一士之善,猶惓惓不置若此,宰斯土者,又宜何如振勵耶?況梓潼為帝君過化之鄉,俗樸民淳,好善者應不獨薛氏子一人,只以砌石百里,經費浩繁,民志未孚,則格於勢;年穀不熟,則絀於財。邇來獄訟衰息,雨晹應時,於今三年。績曰,可矣!秋成,集各鄉老成之士,按裡估工,捐廉四百兩為之倡,士民之樂輸者,一時雲集。鳩工選石,越十一月而工竣焉。九月之杪,中丞赴山西任,見眾工踴躍,喜甚,召紳耆而面獎之,並囑績於工竣後,以“敦行得朋”四字鐫諸碑,記之亭,此猶經始時也。倘今日見之,其歡忻樂道,又不知更當何如也!南北百里之遙,山谷溪澗,一律平坦,來熙熙,往攘攘,僉曰,“此邑侯之力也,眾善士之助也。”績曰,“此中丞之賜也。”人之慾善,誰不如我?惟視在上者利導之何如耳。計程一萬一千二百九十九丈,計一百二十餘日,計經費七千八百有奇,除詳請大憲題邀議敘外,謹敘其巔末及樂輸、督修諸姓名泐諸石,以志不朽雲。(上潼譯)

《修路樂捐姓氏》碑刻,一通斜斷拼合,117*215*16釐米,捐資姓名字跡清楚,一通103*206*16釐米規格,字跡風化較嚴重。

抄寫斷碑所刊內容:

修路樂捐姓氏:舉人何顯達幣二千文,貢生潘永澈幣一千文,白孔名幣四千文,大亨鋪、白興、吏員王利運、楊國會、楊如茂、楊玉然、楊如詩、楊國秀、謝國忠、白禮仁、白印、羅登用、竇見龍、監生蔣榮耀、仇大儒、鄭世選、曹汝俊、羅希祥、吏員何茂林、新盛鋪、曹仲各捐幣一千六百文,/曹汝仕、楊梁、楊柱、文生王廷芳、鄭子朝、鄭堯、吏員羅天祜、囗員王世興、趙思儀、劉榮超、囗員李世珍、羅儒佐、白樞、林騰富、胡正洪、邱元洪、柯進雄、廩生宋克盛、吳國興、史銘、王克來、吳宗周、蘇啟盛各捐幣一千六百文,/文生曹元、趙廷文、蕭文囗、蕭來儀、湯子仕、蕭新來、黃永富、黃永祥各捐幣一千六百文,白家庵幣一千五百文、毛瑞庵、謝廷瑞、趙明達、周開昌、白元品、汪發祥、文生劉洪翥、白孔炯、吏員羅寧元、羅仕明、張明、史宗仕、冉國顯、羅楷各捐幣一千二百文,/長興鋪、史寬朝、何寧先、劉世榮、蕭鳳鬥、蒲永清、吳祖培、蔡成禮、聶升朝、殷囗政、僧囗囗各捐幣一千二百文,吳囗囗、劉囗囗、曾嘉壽、謝永祥、黃大興、李桂林、僧明曰、文會乾、謝元、黃世元、傅秉忠、周明儒、唐仕榮各捐幣一千文,/徐富祥、母遇元、左孝朝、監生程大朋、袁如清、楊萬柏、張貴全、監生李福祥、鄧文映、老囗先甲三、李志元、囗囗乾、囗文通、囗廷貴、囗廷智、曹囗忠、向孔洪、任大囗、王永德、武生曹應龍、梁廷倫、李萬忠、顏廷才、羅天才各捐幣一千文,/賈先、文生白煥然、宋國寶、吏員趙發榮、裴永壽、趙興錫、陳觀、王明、劉全、潘發、監生龔汝修、武生何掄元、鮮友、劉玉、周美興、仇汝翼、龔勤修、秋應田、劉仲、張鎰、仇登第、李世榮、吏員白玉、雷品各捐幣一千文,/文生吳利仁、廩生羅懷典、增生劉耀川、楊萬銀、白萬龍、白龍玉、白成玉、楊天然、楊三品、僧明祥、吏員趙明德、楊林龍、囗囗雲、楊永梓、李霞林、賈魁、徐文超、劉永隆、劉國才、陳國盛、程英任、馮朝明、李復興、李升貴各捐幣一千文,/楊潛龍、楊新雲、呂裔清、賴拔茂、劉維緒、羅世高、何芝祥、鄧囗囗、黃友囗、劉銀舉、王全兆、張國相、張紹基、郭佑富、謝國詳、賀永才、安榮、劉廷瑜、劉潁川、史鍾奇、史近笏、復興鋪、薛志盛、劉興元各捐幣一千文,/黃安泰、羅天俊、羅希相、文生趙仲元、羅希書、陳國正、囗統順、王永寅、王文衡、曹汝新、陳廷瑜、王永明、鄭世文、閆懷春、吳之為、吏員羅文彩各捐錢一千文,趙國龍幣八百八十文、周永昌、王文全、趙文明、蕭祚興、白懷貴、道會司張文忠、賈輔各捐幣八百文,/何容幣囗百文、羅希燈幣囗百文、馬奕臣、石梯廟、白萬忠各捐幣六百文、王國臣幣三百囗十文、曹國衡、羅應魁幣五百文,袁秉誠幣二百文、劉德捐錢一千文、劉才幣一千六百文、趙興幣一千文、張伸錢八百文、劉俸錢八百文、監生趙仕春錢四千六百文、宋永慶幣二千文、鄭文榮幣八百文、謝洪盛幣一千文、廖奇幣八百文、蒲春發幣一千文、張富幣一千文、李芳幣八百文。大清道光十四年歲在甲午季冬月下浣穀旦立。

自綿羅交界到梓潼,《修理南北官道碑記》是我們首次見到驛道路上關於驛道的記事碑。在碑刻中,我們依稀見到整修驛道是具有亦官亦民的色彩的大事,從中,我們看到整修驛道規模、資金來源、支出,捐資者情況等。這通碑刻和驛道指路碑一樣,具有重要的驛道見證意義。

徐知縣倡修官道,白玉藻贊——

邑侯徐老夫子修路碑記

邑貢生白玉藻香溪

昔人作《蜀道難》,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又作“蜀道易,易於履平地。”藻謂,“蜀道之難,天為之也;蜀道之易,人為之也。”然非抱恫瘝之德,具治劇之才者,豈易易哉?邑侯庶卿徐老夫子調任梓潼,見土田磽瘠,凡百廢弛。興學勤農,專務德化,不二三年間,年穀順成,民風淳樸,於是先遷帝君行祠於城北,隨為東漢節義李巨遊建祠於地南,繼而鄉賢、名宦及學署倉廄,次第修舉,無者有之,舊者新之,狹小者高大之,蓋公精於度材,竹頭木屑,呈材而用,故功多費少,雖諸役繁興,而人情踴躍,每落一役,酒間必面諭士民曰,“人生須為善,不可多藏,多藏實為子孫作酒色之資耳。”聞其言者,無不憬然歡然,樂為公用,惟恐有事之不得與者,公知人情之向化也。因思梓實衝衢,賓旅絡繹,北接劍,南接綿,程近百里,山谷泥濘顛連特甚,於是先捐廉四百餘金,伐山運石。果邑之人樂助者駢集如雲,適中丞竹農尹公赴任山西,道經於此,喜甚,召耆紳而面獎之。臨行並諭公以“敦行得朋”四字顏諸碑亭。不數月而工竣焉,往來車馬安若堂閨,僉曰,“此邑侯之功也。”惟是於人之重施者,題請議敘之,其次,旌表之,又其次,亦酒食而推獎之,而於己無幾微德色之形焉。雖然,公即不伐,非公之德,不能感人,則路不成;非公之才,不能治劇,則路亦不成。功不歸公歸何人哉?弟子敢濡毫以識。時道光十四年四月甲午。

教諭亦贊——

邑侯徐庶卿修理官道感德碑記

邑教諭潘永澈霞■

昔唐元宗時,嚴武守蜀,李白作《蜀道難》。洎順宗時,韋樂(皋?)鎮蜀,陸暢作《蜀道易》。然則山川邱陵夷險,雖本乎地,而平陂往復轉移,實存乎人。凡大而封山浚川,而鑿險通道,天地不能自為力,以待人之有能為者。濟蹇亨屯,有以贊助,天地之所不及,此自古候人在疆,司空視途,設官分職,詳而且盡也。我國家疆宇日闊,車書來同,固已遵道遵路,頌蕩平、歌砥矢矣!乃鳥道羊腸,惟蜀稱最,七盤九折,自古惟艱,陂者而使之平,凸者而使之坦,非我賢侯裁成輔相之哲,天梯石棧之能蓋几几乎有關山難越之嘆矣!梓邑,通衢也,其山則七曲雙峰,其路則雁門馬閣,北通秦晉,南達滇黔,久為輿馬輻輳之區,兼以羽檄,則星夜奔馳,邊貢則歲時絡繹,其所關更有重於工商行旅之往來者。一越秋雨連旬,泥淖坎陷,馬則還濘,人則裹足,血汗沾塗,倭遲中道,蜀魄化子規之鳥,唐帝譜淋漓之曲,豈非道途不治之故哉?邑侯徐公庶卿,以江右名宿,鑾坡重望,於道光辛卯冬,特奉簡命來宰是邑,甫下車敬謁大成聖廟,見有未完之工,無以肅明禋,即竭力以完之;謁文昌行祠,見其地湫隘囂塵,無以將祀,爰率眾而遷之;至於節孝忠義,凡有關乎士習民風,如漢李公業、明何公光裕,或生長於斯,或流寓其地,或以節義綱常著,或以文學才器稱,其祠久廢,莫不舉而修之,以為梓人勤而又平易近人,不作崖岸。課農桑,勤學校,兢兢然躬親是務焉,用以神人協和天庥,滋至年,書大有,戶積倉箱,一邑之人莫不欣欣然待公之用而致其力也。公乃酬酒東堂,敬慎而商之曰,“大功不謀眾,大德不和俗,非情也。梓邑官道,上自劍之武連,下至綿之魏城,綿亙將二百里,偶值大差臨站,兵戎過境,晴治而雨荒之,朝甃而夕敗之,數數擾吾。民不堪,民其謂我何?且其地陂■曲屈,凸凹不平,非易土為石,削嵁成砥,尤無以一勞而永逸,我其謂民何?”僉曰,“唯,唯敬聽命。”公乃捐俸金數百為士民倡,一時士庶爭先恐後,各出杖頭,共襄盛舉,爰借力於民,伐石于山,或平巨壑,或扳崇崗,或澗溪而履坦,或崱屴而康莊。石工數百,追琢分張,相率巨力壯敵萬鈞,無虞乎剝泐,無慮乎礌硠。不數月而難者易、陂者平、屯者亨、蹇者濟,王道蕩蕩,王道平平,豈非有以補造化之所不及,而有能有為者哉?諸葛武侯常言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其治蜀也,史稱其橋樑道路靡不修舉,考亭以為深得孟子平政闢人之意。今我公所舉,以視子輿氏平政闢人之意,諸葛治世大德之說,其果相符合否耶?古今人未始不相及也,倘以李白陸暢遇之,其歌詠更當何如者?是役也,未盈一稔而成此大功,邑之人沐公之德,鹹欲勒諸貞珉,紀公之績於不朽也。澈乃盥手而為之記。

六.國寶李業闕——跨越時空的遺珍

貞孝節烈牌坊西面,隔著一片民房,不到100米,有2006年晉升的國保李業闕。 “三拒”節氣浸闕石,李業穿越兩千年時空,仍為今人所仰慕。

李業闕當屬綿陽五闕之二,位於梓潼縣長卿鎮南橋村,距離省保貞孝節烈牌坊100米許,為紅砂石質的墓闕,殘缺不全,形制與眾不同似碑碣。

李業闕坐西向東,佔地36平方米,由闕基、闕身和闕頂組成,地面以上通高約3.2米。寶塔狀闕頂為後人補配,闕基156*77釐米大小,闕身為上小下大的四面立柱獨石,高246釐米,前面略寬,接地處97釐米、厚69釐米,後面寬90釐米,上寬68釐米,厚49釐米。(另有數據:下寬0.86米、厚0.68米,上寬0.70米、厚0.52米。)李業闕幾經滄桑,有學者認為闕身為原闕的一段,對此闕尚有或闕或表或碑的爭論。

闕身僅東面有簡單斗拱雕刻和兩方石刻。正中陰刻隸屬“漢侍御史李公之闕”八字,分佈在50*30釐米的範圍內,呈兩列分佈,每字約10釐米見方。此八字可能為明代正德或嘉靖年間時的增刻,字跡清楚。

八字下方刻寫清代咸豐五年1855年(有記為道光末年題刻一說,可能為誤記或周樹棠撰寫時間)知縣張香海刊刻前任知縣周樹棠所撰《移闕記》。題刻正文每列12字,共11列,全文分佈在74*70釐米的範圍內,記載了李業闕曾經遺失、以及發現、移置的全過程。全文如下:

李公石闕淪軼久矣,志載石闕/二、石表二,今惟石表存。遍訪居/民,詢以闕所在,無有知者。相傳/舊臥麥地中,土人因碾耕墾置/他處瘞(注:埋)之。偶於表旁周廻循視,/見山溝邊微露石頂,有類闕蓋,/掘土丈餘,急起視之,字畫完整,/出土嶄新,時道光乙巳(1845)十月望/二日也。公舊有祠,在縣南關外/二里許。有前明碑誌,回移闕置/祠之東廡,鑲以貞珉,庶垂永久。

知梓潼縣事星沙周樹棠謹識

咸豐五年八月知縣事山左張香海修護

李業闕初建於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有二石闕、二石馬和二石表,為現存漢闕年代最早者。李業闕修建不久,就“遭赤眉繳破二闕”(注:《直隸綿州志》載)。明代正德年間,劍州牧李璧為揚善抑惡特樹石表一通。嘉靖丁亥1526年,四川按察司僉事戴鰲命改水草廟為李業專祠以祀(注:金獻民碑刻記為嘉靖戊子1528年。另說是1527年建祠,推論可能為1526年建祠,1527年樹碑)。嘉靖壬辰1532年,兵部尚書金獻民作律詩二首紀念李業祠的修建。時過境遷,李業祠破敗損毀。清代有梓潼知縣顧君為李業豎立了墓碑。道光十四年(1834),梓潼知縣徐凝績在原廢址上重建了李節士祠。後來知縣周樹棠為尋石闕,遍訪居民而不得,偶然在麥田、溝邊發現李業闕殘身,字畫完整,出土嶄新,時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年。周樹棠發現李業闕後,將其移置李業祠東廡。清咸豐五年乙卯1855年,時任知縣張香海在石闕上刊刻了周樹棠撰寫的《移闕記》。建國後,將李業闕移至現址建亭保護,闕後三通明碑和一通清碑尚存。

李業闕後面四通等高石碑拼立,長465釐米,高220釐米。右一為明代嘉靖丁亥1527年三月巡按四川監察御史李君東的《增修漢議郎李祠堂公檄》,碑寬113釐米。右三碑刻最為模糊,為明代嘉靖丁亥1527年九月《增修漢議郎李業祠堂記》,寬112釐米,後有李業祠分佈圖。右四為明代兵部尚書金獻民嘉靖壬辰1532年的紀念題刻,碑寬120釐米。右二為道光十四年1834年知縣徐凝績的《重建李節士祠記》,寬117釐米。亭內有殘缺石馬二,一長188釐米,一長156釐米。

李業闕亭外文保碑三塊,顯示了李業闕省一國六的文物地位。文保碑上有很多蝸牛,鍋鏟先生一一掀掉,文保意識較我等強。一塊為1956年8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塊為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塊為2006年6月,李業闕終於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第六批新晉國保之一。國保公佈信息為:序號694,編號Ⅲ-397,名稱李業闕,年代漢,地點四川省梓潼縣。

李業闕為什麼會成為四川的第一批省保呢?又為什麼會兩次被公佈為省保呢?野娃等探尋者提出了疑問。20世紀50年代,當時條件有限,指導思想混亂,在沒有進行文物普查的情況下,公佈了包括李業闕在內的文物保護名單。主要依據是梁思成先生帶領中國營造學社成員曾經的實測或踏勘。有網友指出:“文ge以前四川省先後於1956年8月16日和1961年7月13日公佈了兩批共8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ge後鑑於其中一些文物已經遭到破壞,以及認定標準的變化,於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了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40處,以後以此次公佈的為第一批。”(本段內容來自網友討論)

粗譯碑文如下,錯落當多,僅作線索。

(一)明代嘉靖丁亥1527年九月《增修漢議郎李業祠堂記》

增修漢議郎李業祠堂記……落款:囗囗年歲次丁亥年秋九月囗望立。如有高清圖片或拓片,還能基本可譯。石碑後有李業祠佈局線刻圖。

(二)明代嘉靖丁亥1527年十月監察御史李君東的《增修漢議郎李祠堂公檄》

增修漢議郎李祠堂公檄

囗囗整飭安綿囗囗兵備四川按察司僉事戴囗(空格)

為增修祠堂墓以表彰忠節事案,囗囗年三月三十日囗。

蒙巡按四川監察御史李囗(空格),批本道呈據梓潼縣申本道案。驗前事該本道巡囗囗該縣造到憲綱冊內一歟。古帝王先師先賢陵墓社稷祀典祠壇,常須潔淨,有損壞者,即為修理,仍禁牧。放樵採查,得本縣石馬壩有漢議郎李業墓一所,今已不/存。等因既而,本道經歷石馬壩考視李守璧所樹石表與冊相同。【按】《漢書》:業為梓潼人,志操介特,元始(注:公元1-5年)中舉明經為郎,會王莽居攝,業以病免避,莽召為酒士,避囗/上(?)容。及公孫述僭蜀,徵之,不起,乃使尹融持毒酒,刼以公候之位,業嘆曰:“君子見危授命,何誘以高位重餌哉?”遂飲毒而卒。光武平蜀,詔益部表閭圖像紀其/高節。惟昔西漢之衰,莽以矯偽陰移炎祚,士大夫靡然從之。如揚雄者,號為一代通經學古之士,亦且甘心美新之文,自眙白首投閣之禍,業乃能見幾肥遁,/秉義不回,迨公孫之僭逼,遂殉節以成仁。詩人所謂明哲保身,孔子所稱守死善道,業皆有焉。視於揚雄其人品,高下相去,豈直什百?今去漢世遠,墓久湮滅/,然忠義大節,炳在書冊。過其鄉則思其人,而首丘之地,舊無專祠,不知梓潼之士亦將何所與思?本道查得石馬壩近之處有水草廟一所,土人謂為文昌/祠。夫文昌之神,事涉茫昧,況自有七曲正祀,梓潼民俗多,頗材秀不興,鄉有先哲而不知師顧,乃專事禱祈,是謂失所趨向。本道識司風紀,所囗(扌處)李公祠廟,囗/應以義增修。為此案仰本縣即將水草廟淫神拆去,改為李業祠堂。其堂室門垣龕座器物,有未備者,作速估計工料,申來定奪,仍責令高年博識之人,訪求/遺墓及其真派子孫,以為奉守祠堂之計春秋。該縣量備祭儀率儒學師生,以禮奠拜。庶幾,因仰止而興景行之思,溯遺風而起廉頌之益,其於綱常未為無補。等因,蒙此備行本縣知縣張琦率儒學師生親詣水草廟,看得本廟止是一間,又且囗陋,應須增添二間為正祠,東西增益廊房各二間為神廚,庫需要/用木植椽瓦並添造龕座供棹等項,估工料價銀九兩九錢九分。及查本縣自準詞訟抵罪銀十兩五錢一分二釐,見貯在庫,堪以動支,又訪得遺墓/地可無爼豆之祠,本道欲將水草廟改作祠堂已行,該縣議處停當,所計工料費也無多,合應俯從所呈行令,該縣將庫貯贓罰銀兩如數動支,修建李業祠/堂一所,刻期完報,仍乞定著祠名,特賜書額,其春秋祭祀或行,該縣量備祭儀奠拜或轉乞。為聞奏著之祀典,則不惟先哲賴以表彰,而亦將後人有所風示,緣系增修祠墓以表彰忠節事理,本道來敢擅專,理合呈乞,照詳施行。蒙批該道崇正黜/邪之意,溢於言外,誠足嘉尚,依擬施行,批呈繳來以憑酌處奏請,仍行該縣掌印官務須著實舉行,毋得苟且了事,具由詳繳,蒙此已經具囗囗詳去後,今蒙前因擬合就行,為此,仰縣官吏照依案驗內事理,即/本縣自準詞訟紙罪銀兩如數動支,行令掌印張琦嚴督工匠作急將李業祠堂一所刻期修理,完日具由回報本道以憑,轉報毋得遲違,永囗/案依準申來。

囗囗年歲次丁亥(注:應為嘉靖丁亥1527年)冬十月吉旦。主簿何文囗、典史張囗囗立。

(三)明代兵部尚書金獻民嘉靖壬辰1532年的紀念題刻

《讀李節士傳》:“炎祚無光孺子幽,井蛙竊號據梁州。直將正氣扶風化,肯變初心附國仇。就死不貽冠冕愧,偷生羞對室家謀。潼川滾滾光如練,應共芳名萬古流。”

《題李節士新祠》:“新祠軒豁對山城,片石深鐫表大名。浩氣不因汙世餒,英靈長共列星明。觀風御史瞻高節,分憲監司樹遠聲。香火千年遺像在,路人休作子云評。”

李先生名業,字巨遊,梓潼人,西漢末為郎,遭王莽亂棄官歸隱。公孫述據蜀,聞其名,徵之不/應。囗使囗囗酒往囗之且曰:朝廷貪慕名德,起則受公侯之位,否則賜之以藥……見/危囗命囗乃誘以高位重囗(食丂)哉。使者見業不屈,復曰:置(?)呼室(?)家……心久/笑何囗子之囗遂飲鴆而死。嗚呼,濁亂之世,人不知綱常為何,事忘君事仇者比比也,夫以養子云不/免劇秦美新,況其下者哉?巨遊賢於人遠矣,至今千餘年,祀典不修,荒墳寂寞於寒煙蔓草之間。嘉靖/戊子(1528),巡按御史李君東,分巡僉事戴君鰲巡歷其地,讀其傳、高其節,慨然有感,命有司建祠奉祀,樹碑紀實,以勵/風教,越五稔,工未就,適安綿兵備僉事俞君夔拜謁祠下,嘆曰:是何濡滯也,亟捐廩資,發署印提舉鎖鑰督工訖事,始落成焉。獻民鄰封后學,仰先生之風,嘉諸君用心之勤,作二律以紀之,兼序其巔末以告來者。

嘉靖壬辰(1532)仲秋之吉

賜進士前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奉

勅提督京營軍務兩京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綿州林下七十三翁金囗舜舉甫書

(四)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知縣徐凝績的《重建李節士祠記》

重建李節士祠囗

漢議郎李巨遊者,高風亮節,史傳載之甚詳,其墓舊傳在石馬壩,碑冢不存,今所指墓碑處,前署/縣顧君所豎,距石馬壩尚遠。闕疑焉可也。前明嘉靖年州巡按御史李囗巡僉事戴會查先生遺/跡,令建祠以祀,準縣詳改水草廟為祠。尚書金詩以紀,囗嗟夫表潛德而勵,囗俗諸君子慨然有/同志焉,而奈何聽其久而廢(?)也。予覽縣誌撫殘碑,所載略同,因其廢址捐資而重建之,猶前志也。/祠後舊名神山,山之陰有石窟,漢大儒司馬長卿讀書處,唐明皇幸蜀過此改呼長卿山,又城南/有故蜀侍中楊公石闕,即縣誌所在楊修墓,囗陽楊修,西安同州人仕,漢依曹氏,不得稱蜀,是否一/人,不敢臆說要。亦有足傳者二公之位,附於正祠之東,非有所軒輊於其間也。囗闡發幽光華寶/並收之,意云爾。

賜進士出生知梓潼縣事加三級紀錄七次徐凝績

計開正堂五間、前堂五間、兩廊六間、頭門三間(左右囗囗)、祠基東西橫十九弓、前後左(右)直四十二(六)弓。正堂徐凝績捐錢八百六十釧,龍王廟僧會司圓真捐錢三百釧。督修:監生鄭宗成、貢生白光(?)囗、監生魏鈴、僧圓貞。廩生蒲篇鎬書。祠看龍王廟住持永遠經管。

大清道光十四年歲次申午仲秋月中浣

六.王爺廟、李業祠處曾為驛道所經之地

李業闕和總坊之間,傳說原為廟地,我們在驛道路邊發現疑似驛道石板一塊,121*43*16釐米。

東北行150米許,到李業祠,也就是王爺廟位置。王爺廟去過一次,在此從前考證。

王爺廟坐落在莊稼地稍低的平臺上,一排面闊八間進深三間的抬梁式硬山頂青瓦房坐西北向東南,獨留西邊一殿。廟雖殘破,但所有的方石簷柱均完好屹立,高至簷口。其餘殿柱或大橫樑也都桶粗。

看山牆主體,原來的青磚還保存完好,山牆上部有新修補的紅磚。青磚或平砌或豎砌或橫砌,豎砌八匹、平砌兩匹,牆體顯得很寬厚。山牆出挑為石材加工,上收輪廓流暢柔和,側面雕刻祥雲圖案。在門楣上方木結構牆體裡,原來似有壁畫。

廟中負責的老師介紹,王爺廟是清朝道光年間的,現在倒了幾間,他想方設法保住了其中的一間。石柱題刻和對其感官也證實了老師的介紹。

我看殘廟正位上的神像鎏金生輝,香火旺盛,便向其請教。老師熱情地向我介紹,那是玉皇,是完好無損的石像。我立刻想到,在破四jiu的年代,大部分廟中神像早已所剩無幾,魏城銅瓦鋪的靈官和石堂觀的魯班,都是在特定的情況下保存下來的,這玉皇像真是完好無損嗎?老師說,這玉皇石像當時幸虧埋在土中,才免遭一劫。我粗略測量,玉皇像80餘釐米長,近60釐米寬,約180釐米高。下次相見,定進香一著,不為信仰,只為你的劫後餘生。

王爺廟簷柱上都刻有很有地方特色的對聯,有的石柱三面刻聯。由於房屋大多傾頹難以靠近,加上天色將晚,暫對著照片翻譯幾個單聯:

“水面光(?)長城召父尤兼杜母。”(注:召父杜母,只有政績的地方父母官)“山則有楊造就方舟橫苦海。道光戊申季夏。” “星清轉世視(?)來周伯合天囗。囗邑士民工立。”“囗楊作揖長驅白浪入陀山。”“虹勢囗虎(?)震去陽侯歸窟。”(注:陽侯,傳說中的波濤之神)“雲斤月斧巧作天船鎖碧濤。” “王維仗鉞作成砥柱捶中流。典史孫裕囗” “題橋表姓合名延福豎監燻門。” “缽(?)石補江直作通津涵閣道。邑侯介五囗福公 德政 生祠 恭祝” “濤頭行九軌橋安自勝船花。”

從《神龍祠、李節士祠、永濟寺序》碑刻中可以看出,王爺廟所在位置正處於金牛古道道路邊,原為南橋碑亭,同時建有驛道上的接官廳,始建於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明末清初毀於戰亂。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復建,更名為永濟寺。現存王爺廟始建於大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梓潼縣知縣伍福昌修天仙橋,繼任知縣韓一鬆用修橋所剩材料倡議贈建。道光二十二年(1844年),天仙橋竣工後的修建碑亦存放於此。當時知縣周樹棠主持擴建永濟寺,規模為正殿五間,左右偏房各囗間。所存碑刻分別豎立於兩間房屋之間作間隔,形成五個單間,雕刻石質觀音、文昌、玉皇、鎮江王爺供奉。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戊申,縣人對知縣福昌阿、周樹棠主持修建天仙橋,功不可沒,由時任知縣韓一鬆、典史孫裕基主持擴建永濟寺,今存。”

面臨潼江有正在修建的神龍廟,從《復建龍宮寶殿序言》、《神龍祠、李節士祠、永濟寺序》、《修復龍王廟碑記》和《古龍王廟序言》等,可知龍王廟是乾隆43年(1771年)知縣朱廉昌捐創建,1966年在文ge中毀壞。現在正修建的七開間單簷大殿,是當地信徒重建恢宏龍王廟的一個開始。

參觀國保李業闕,如果不到王爺廟這裡的李業祠來看看,那行程算不上是完整的。王爺廟雖不是李業祠遷建的原址,但是在貞孝節烈總坊附近廟宇無存的情況下,已經實際成為了現在的李業祠。

李業祠、王爺廟處有石碑多通,《神龍祠、李節士祠、永濟寺序》、《古龍王廟序言》、《鎮江王爺廟序》、《復建龍宮寶殿序言》、《修復龍王廟碑記》。摘錄其中一些對本次考察活動有關的句子——

神龍祠又名龍王廟,位於古蜀道側,潼江南岸,正對北岸火神廟處地方。

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甲午年,知縣徐凝績任內,遷建李節士祠於古蜀道北側永濟寺附近,重建正殿五間

南橋碑亭,後稱永濟寺,位於古蜀道右側,始建於明憲宗成化元年(1465年)乙酉年。因存放知縣關貴負責修建經過及捐資人姓名碑刻而興建,同時於南側修建接官廳一座。明末清初戰亂,縣城碑亭全毀。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戊寅,知縣吳視奉命重修縣城碑亭、接官廳。完工後,碑亭改成永濟寺。

古龍王廟始建於南門外,乾隆四十三年知縣朱廉昌捐創建

古鎮江王爺廟始建於大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迄今歷經二百餘年。進士初系梓潼縣知縣伍福昌領導修南河大橋(原名天仙橋)時所剩材料,由繼任知縣韓一鬆倡議贈建王爺廟,並塑立王爺、觀音、玉皇。

又行100米許,到梓潼城南潼江邊,對望梓潼,舊時驛道是如何跨過潼江的呢?

(李戴於2014年6月7日高考日記)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3:從火燒橋到天仙橋(作者:李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