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載朱元璋曾有意拜劉伯溫爲相,劉伯溫爲何輕易推辭掉了呢

史書上載朱元璋曾有意拜劉伯溫為相,劉伯溫為何輕易推辭掉了呢

《明史.劉基傳》有這樣一段記載,說:

起初,明太祖因某事準備撤換丞相李善長。

劉基勸阻說:“別啊,怎麼說李善長也是功臣元老啊,而且,他人望好,能調和各將領之間的關係。”

明太祖餘怒未息地說:“他還曾多次想害你呢,虧你還為他說好話?實話跟你說了吧,我這次想要任你為丞相呢。”

劉基趕緊撲通跪下說:“國家換丞相就等於大屋換柱子,李善長是大木,我是小木,用小木去替換,皇上您覺得合適嗎?”

明太祖不置可否,但不久,還是撤了李善長罷的相位。

回頭,他問劉基:“我想起用楊憲為相,你覺得楊憲人怎麼樣?”

楊憲平時和劉基關係很好,劉基卻極力搖頭,說:“楊憲的確有宰相的才能,但卻沒有宰相的度量。合格的宰相,應該是持心如水,用義理為權衡,不能攙雜半點主觀色彩的,他可不是這樣人。”

明太祖轉而徵詢汪廣洋這個人怎麼樣,劉基說:“汪廣洋?我覺得氣量還不如楊憲。”

明太祖又問胡惟庸怎樣,劉基回答說:“如果治理國事猶如車伕駕車,讓胡惟庸來做車伕,車子八成會翻。”

明太祖皺了皺眉頭,說:“我的這些宰相人選,實在沒有一個超過你的,不如還是你來做丞相吧。”

劉基連連年擺手,說:“我這個人啊,過於疾惡如仇,又不耐煩繁雜事務,做了丞相會辜負聖恩的。天下怎愁沒有大才?我主英明,用心去找,一定能找到的。剛才提到的那幾個人嘛,實在不合適啊。”

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先後任相,但都真的不足以託大任。

洪武三年,劉基被授予弘文館學士。

同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劉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俸祿兩百四十石。

史書上載朱元璋曾有意拜劉伯溫為相,劉伯溫為何輕易推辭掉了呢

次年,詔賜劉基歸老家鄉。

讀這段記載,我們感覺到,劉基真的是高風亮節,只著眼於國事、公事,不拘節於私交、私人,包括自我。

現在我們說,劉基是“渡江策士第一,開國文臣無雙”,胸有文韜武略,身負治國大才,應該是擔任丞相的最佳人選,他為什麼就把兩次擺在自己面前入相的機會輕易推辭掉了呢?

想想,真讓人遺憾。

看來,這事兒值得好好查查原因,分析分析。

我們知道,清朝人修撰《明史》,主要是參考《明實錄》來的。

但是,比較《明太祖實錄.劉基傳》,就知道它是參考自據說是撰寫於洪武十六年的《誠意伯劉公行狀》而來。

那麼,我們還是從源頭《誠意伯劉公行狀》分析起好了。

《誠意伯劉公行狀》裡對明太祖惱怒李善長而準備換相的原因交待得很清楚:

元朝戶部尚書張昶於吳元年(公元367年)以奉使身份到江南朱元漳統治的吳國,朱元璋覺得他是個人才,就留歸己用,累授參知政事。

張昶外示誠款,內懷計謀,與朱元璋的大臣楊憲、胡惟庸等打得火熱。

當時,元朝大將擴廓帖術兒兵力還很強,元大都尚未被攻破,張昶與自己的心腹竊竊私語,說:“吾若得歸元,仍不失富貴也。”

他暗中使人上書朱元璋,為朱元璋歌功頌德,力勸朱元璋應及時享樂。

朱元璋把張昶的表現跟劉基一說,劉基當即指出:“是欲為趙高也!”

朱元璋點頭贊同。

張昶惱怒劉基察自己的陰私,便指使齊翼巖等人暗中偵察劉基的私事,準備找茬構陷。

但尚未來得及構陷,元平章長壽醜的等人來到應天,朱元璋擬放張昶歸元朝,張昶暗託長壽醜的奉表於元。

此事被楊憲知悉,奏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張昶所書“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之語,大怒,命人將之誅殺。

主謀張昶已死,齊翼巖等人仍按原定計劃施行陰謀,上書中傷劉基。

朱元璋洞察其奸,將這些人拿下,窮加追問,不但牽扯出了張昶的陰謀,還與李善長有些牽連。

朱元璋因此厭惡李善長而有換相之意。

楊憲趁機搞事,指使手下凌悅彈劾李善長。

劉基不忍,替李善長求情,說:“李公舊勳,且能輯和諸將。”

朱元璋非常奇怪,說:“是數欲害汝,汝乃為之地耶!汝之忠勳,足以任此。”

史書上載朱元璋曾有意拜劉伯溫為相,劉伯溫為何輕易推辭掉了呢

劉基叩頭說:“是如易柱,必須得大木然後可;若束小木為之,將速顛覆。以天下之廣,宜求大才勝彼者,如臣駑鈍,尤不可爾。”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上大寶後,準備拜楊憲為相。劉基與楊憲素來交厚,卻以為不可,他說:“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已無與焉者也。今憲不然,能無敗乎? ”

朱元璋因此問:“汪廣洋何如?”

劉基答:“此褊淺,觀其人可知。”

朱元璋又問:“胡惟庸何如?”

劉基答:“此小犢,將僨轅而破犁矣。”

朱元璋因此說:“吾之相無逾於先生。”

劉基卻拒絕說:“臣非不知,但臣疾惡太深,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大恩。天下何患無才?願明主悉心求之。如目前諸人,臣誠來見其可也。”

三年七月,授弘文館學士。十一月,進封誠意伯。四年正月,賜老歸鄉里。

史書上載朱元璋曾有意拜劉伯溫為相,劉伯溫為何輕易推辭掉了呢

《明史.劉基傳》和《誠意伯劉公行狀》兩份材料粗粗對比,好象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從《誠意伯劉公行狀》多記載的張昶被殺事,再結合《明太祖實錄》卷二四的記載,就不難推知李善長觸怒朱元璋的時間是吳元年六月。

理由很簡單:張昶就是在這年六月被殺的。

而也是《明太祖實錄》卷二四,裡面還記載有相國李善長在七月間“勸上即帝位”,朱元璋雖然答以“無庸汲汲”,但吳元年的整個下半年都在為開國登基做準備。

從朱元璋和李善長的君臣對話來看,朱元璋還是極其信任李善長,怎麼會在這個時候找人替換他呢?

劉辰《國初事蹟》記載有這段時間的一件事:“楊憲、凌說(悅)、高見賢、夏煜嘗言李善長無宰相材,太祖曰:‘善長雖無相材,與我同裡,我自起兵,事我涉歷艱險,勤勞簿書,功亦多矣。我既為君,善長當為相,蓋用勳舊也。今後弗言。”

結合《明太祖實錄》卷二四和劉辰《國初事蹟》來看,在吳元年,朱元璋根本不可能會想到要撤換李善長,所謂以劉基為相,只能是《誠意伯劉公行狀》自說自話。

再有,《誠意伯劉公行狀》記載朱元璋向劉基徵詢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才能的時間背景,似乎是說洪武二年的事。

但查《明史》卷三百八《胡惟庸傳》可知:胡惟庸洪武三年才拜中書省參知政事(從二品),此前為太常寺卿(正三品)。

朱元璋怎麼可能考慮把一個太常寺卿一下子提為中書丞相?!

而《實錄)卷一二八《汪廣洋傳》又記:“(洪武)三年,丞相李善長病,上以中書無官,召廣洋為左丞,時楊憲以山西參政,先被召入為右丞。”

兩相對比,即朱元璋考慮在楊憲、江廣洋、胡惟庸三人中選拔中書丞相的事,應該發生在洪武三年上半年,畢竟,當時三人均在中書。

但無論是發生在洪武二年還是洪武三年,朱元璋都不可能提劉基為相而說出“吾之相無逾於先生”之類的話的。

原因只要想想洪武三年劉基為什麼被免去御史中丞就知道了。

劉基為什麼會在洪武三年被免去御史中丞?

洪武三年六月十五日,朝廷收到左副將軍李文忠從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發回的北征捷報,捷報中說,元順帝安歡貼睦爾已於這年四月末就病死在應昌,而元嗣主愛猷識裡達臘在大明王師到達前也已經倉皇出走。

《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記:(洪武三年六月)壬申(十五日),左副將軍李文忠捷奏至。時百官奏事奉天門,聞元主殂,遂相率拜賀。

元順帝死,大明群臣皆大歡喜。

史書上載朱元璋曾有意拜劉伯溫為相,劉伯溫為何輕易推辭掉了呢

朱元璋本人也喜形於色地說:“元主守位三十餘年,荒淫自恣,遂至於此。”

但是,就在群臣交口稱賀過程中,朱元璋突然把目光投向治書侍御史劉炳身上,斥責說:“爾本元臣,今日之捷,爾不當賀也。”

朱元璋此話一出,朝臣不看劉炳而看劉基——劉基是朝廷中任職最高的曾食元祿者!

此後,朱元璋不但命禮部榜示:凡北方捷至,嘗任元者不許稱賀。

而且在朝堂之上和朝臣大談特談起“忠君”之道起來。

朱元璋本來是反元精英,雖然他沒有元朝為臣,但他是元朝之民,元民反元,理不正、言不順。所以,朱元璋先是搖頭晃腦說了一通“朕本農家,樂生於有元之世”,然後語鋒一轉,指責“盜賊蜂起,群雄角逐,竊據州郡”,聲稱自己是“不得已,起兵欲圖自全,及兵力日盛,乃東征西討,削除渠魁,開拓疆宇”,最後的結論是:“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洗白了自己的造反“罪行”,朱元璋開始評定起曾經在元朝擔任過官職的“忠臣”與“不忠之臣”來。

在朱元璋的口中,曾經在元朝為官的元朝進士餘闕,在至正十八年守安慶抵抗陳友諒時自刎身死,是大大的忠臣;另一元朝進士李黼,於在至正十二年任江州總管抵抗徐壽輝的進時殉國,也是大大的忠臣。

朱元璋稱讚說:“自昔忠臣義士必見褒崇於後代,蓋以勵風教也,宜令有司建祠肖像,歲時祠之。”

而曾在元朝短暫出仕,入明後得授翰林侍講學士、中順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的危素,成了“不忠”問題人士,朱元璋以“亡國之臣,不宜用”之由,把他發往和州(今安徽和縣)守為元朝殉節的餘闕之廟,以此相羞辱。

史書上載朱元璋曾有意拜劉伯溫為相,劉伯溫為何輕易推辭掉了呢

劉基所遭受的情形,《明史》、《明實錄》和《誠意伯劉公行狀》都諱莫如深,沒有詳寫,但仔細查一下朱元璋在該年七月下的《弘文館學士誥》還提到劉基“可御史中丞兼弘文館學士”,但八月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一寫《庚戌京畿鄉闈紀序》,已稱劉基為“前御史中丞”。

可知,劉基在七八月間已被免去御史中丞之職。

還有,朱元璋是在六月掀起的“忠君”風波處理“不忠”問題人士,但他稱頌餘闕、李黼的時間卻是在吳元年十月。

也就是說,“忠君”風波雖然沒有暴發,劉基卻早已是他心目中的“不忠”問題人士,怎麼可能意屬之為相?

所以,所謂朱元璋兩次意欲起用劉基為相,其實是有心吹捧劉基的《誠意伯劉公行狀》的鑲金粉飾之舉,不足為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