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單眼相機拍攝風景時,天空與景的光線反差很大,如何測光與對焦?

廣州千衛攝影


對於風光攝影,最常用的還是矩陣測光。但題主提出的問題和測光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光比太大造成的:

大光比是風光攝影中的常見現象,大光比條件下如何均衡曝光是風光攝影師的基本功,一般解決思路有三個:

一、降低光比

具體又包括三個方法:

1、嘗試改變角度

如果是逆光機位拍攝,由於光線直射鏡頭,通常畫面光比會比順光大得多。我們常說的逆光剪影,就是利用逆光的大光比特性配合點測光完成的:

如果不是追求特殊畫面效果要求,儘量使用順光拍攝,可有效降低畫面光比,改善曝光均衡度:

2、使用中灰漸變鏡

中灰漸變鏡(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 Filter:GND Fillter)是風光攝影師最常用的一種濾鏡,攝影人也常簡稱為“漸變鏡”,堪稱

大光比風光拍攝神器

有圓形濾鏡,也有方形濾鏡片:

使用時將鏡片灰色部分覆蓋畫面亮部,即可起到平衡光比的作用:

注意漸變鏡有不同級數,遮蔽效果也不同,購置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3、搖黑卡

所謂搖黑卡,是指攝影師在鏡頭前用黑卡遮住畫面強光部分,通過搖動黑卡,間接減少強光部分的曝光時間,從而起到均衡畫面曝光的拍攝手法:

搖黑卡的原理和中灰鏡是類似的,都是通過遮蔽強光部分來作用的。其優點在於攝影師可以通過控制黑卡搖動頻率自由控制強光部分曝光時間,相當於一個無級變換的超級中灰鏡;但缺點就是對攝影師經驗和手法要求高,控制不當效果不佳

二、包圍曝光

包圍曝光是應對大光比場景的有效措施,目前主流品牌相機均內置有包圍曝光功能:

以尼康D750為例,先在菜單中開啟包圍曝光功能:

然後依次選擇拍攝張數和曝光增量(EV),最後對焦拍攝即可:

【注意】:使用包圍曝光壓,固定畫面是關鍵。使用腳架+快門線是比較穩妥的方法:

三、提示與建議

1、GND和搖黑卡有一個限制,就是畫面亮部和暗部要有比較規則的分割線,比如地平線、海平線等等,否則會影響實際效果。

2、包圍曝光拍攝多張片子有一定時差,主要適用於靜止畫面。如果有風或者移動物體,可能導致合成後的畫面出現重影等現象。

3、非特殊情況,不建議使用單片拉昇(也叫單片HDR),即使相機寬容度不錯,暗部提亮後也難免有噪點產生,對畫質有較明顯的影響


最後,對大場景風光片的對焦,一般選擇單點單次模式。如果有確定的畫面主體,對畫面主體對焦;如果沒有確定主體,對畫面中部對焦即可,關鍵要適當縮小光圈,確保景深足夠。對焦點位置與測光沒有關係,

除非是選擇了點測聯動。

愛攝影、愛生活,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攝影的時候,有時候畫面的光比太大了,不是天空死白,就是地面死黑。這個時候你該如何處理?這裡飛俠來介紹3個小妙招。

平衡畫面光比方法之一:使用中灰漸變濾鏡。特別光比是成水平分佈,且水平方向沒有比較突兀物體的時候,效果最好。比如說天際線,海平面,遠山等。舉一個例子,

飛俠拍攝的金山嶺長城。圖一是沒有使用濾鏡的,圖二是使用濾鏡,稍加後期處理(稍微增加對比度,清晰度和飽和度),效果明顯。

平衡畫面光比方法之二:包圍曝光,HDR。當畫面光比不是成水平分佈,或者水平方向有突兀物體的時,可以使用HDR。合成HDR軟件有很多,PS本身自帶的也不錯。但注意的是HDR的力度別太重,否則給人的感覺比較髒,不自然。本圖就是用PS的HDR功能合成。圖一是三張不同曝光的圖片,圖二是成片。

平衡畫面光比方法之三:“生拉硬拽” 。哈哈。 現在相機的寬容度越來越高了,比如飛思,比如尼康D800系列,可以通過後期對RAW文件提亮,壓暗的方式來實現畫面均衡曝光。當然,這種大力度操作,會對畫質造成損傷。所以我把這種方法放在最後。

飛俠的建議能在前期完成的,不留給後期。大家在拍攝前期就形成完美曝光,後期稍加調整,精彩的大片就誕生了。更適合大多數攝影愛好者。

當然,如果後期水平比較強,也可以通過後期調整來實現均衡曝光。


網際飛俠


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光比拍攝了,一般拍攝這類型的環境景色的話、我建議使用m檔!那些什麼測光點都讓它一邊涼快去,特殊情況用特殊的方法、拍到滿意的照片才是硬道理。

那我們應該怎麼操作呢?這裡我先排除加濾鏡還有後期做合成的方式,就用我們常規的拍攝方法來說。

首先不要用什麼光圈優先了,果斷撥到m檔! 有帶三腳架的話 最好把機器架上去,先調整好構圖 不要急著馬上拍出好效果、做好準備工作之後 我們可以開始嘗試調整參數組合了。

如果是在大白天拍攝、那麼光圈先往小拼命縮! f16都不會多。不要怕快門速度跟不上、有腳架 慢一點無所謂,如果你沒有帶腳架 那可以酌情增加光圈 以匹配合適的快門速度、風光片很怕抖!


然後iso果斷開到最低、一般是100 我的d810可以到64、再低就是擴展感光度了 非必要情況 不建議去使用。 使用較低的iso 可以得到更為純淨的高素質圖片、也方便我們後期進行調整!

以上兩項參數調整好之後、我們調整快門速度,有腳架可以忽略這個步奏 直接以合理曝光為主要目的就行! 沒有腳架的話 廣角頭建議手持快門速度不要低於50、合理曝光的情況下 儘量的高! 以獲得足夠穩定性!

那我們拍攝時 不測光的話 肉眼應該怎麼樣判斷曝光是否合理呢?

在天空和地面無法完美平衡的情況下、如果不想上濾鏡 不想後期做疊加堆棧,那我們儘量掌握寧欠勿過的原則! 也就是寧願地面欠一些曝光 也不要讓天空一片死白!

再一個一定要raw格式拍攝,這樣的話我們後期可以利用寬容度來拉出地面暗部細節、同時前期我們保證了天空沒有過曝 它也會有足夠的細節存在, 這樣只需要一次拍攝 不用濾鏡 不做疊加、就能夠最大限度的得到理想的畫面了。

當然想要更加完美的光比平衡的話、要麼濾鏡 要麼hdr之類的後期合成,不然相機本身是無法在高光比的情況下完美曝光的!

最後你說的對焦,這個最簡單了、拍景就對無限遠就好了嘛,自動不行就手動嘛、比起光比平衡來說 對焦不算事兒了。




光影的光陰社


單憑相機寬容度是不行的。最好是購買中灰漸變鏡。測光先測暗部然測亮部,看相差幾檔。按照暗部曝光,選則相應漸變鏡。這樣可以保證暗部曝光正常,高光部分有漸變鏡遮擋也能正常曝光不出現過曝現像。對焦,風光攝影為了大景深一般會使用小光圈F11,F16或更小,對焦在畫面下三分之處。


0流失歲月0


這就是個大光比的問題,通常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前期用濾鏡、黑卡,收小光圈拍照;再是通過後期拉曲線和調整光比。

我一般用偏光鏡替代灰鏡或漸變鏡,偏振鏡除了冒充一下灰鏡還可以使得雲層豐富,顯得有層次感。

當然有時候大光比會給照片帶來衝擊力,並不是大光比一定不好。我們拍照時可以利用雲層、樹梢等進行一些遮擋。











一般般369


這個問題我這樣回答,你想表現天空就按天空曝光,景物自然就欠曝了,想天空景物都正常最好拍兩張,一張天空正常曝光,一張景物正常曝光,後期合成。原始格式拍攝一張大部分也可以經後期輕鬆調整正常,不要這樣那樣了,膠片時代練得是技術,現今玩的科技,達到目的就行,想練技術另說


總在那一天


保證拍的主題,讓無關緊要的黑就黑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