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潜逃13年后,付某终究难逃法网。在玉环市看守所内,面对冰冷的手铐,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13年来,我在外东躲西藏,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却还是被你们给抓到了,早知道我就不逃了……”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服装店被洗劫,引出幕后大团伙

2005年12月10日下午,玉环市公安局坎门派出所民警接到辖区陈老板报案称自己的安踏服装专卖店被盗。

现场情况让民警大吃一惊。店铺卷帘门下方被撬开了一个大口子,店内一片狼藉,衣架被凌乱地扔得满地都是,店里的挂样服装以及仓库内的存货全部被搬空,就门口模特身上还穿着一身黑色运动套装。

陈老板说很多衣服还是前一天刚到的新款,没想到一夜之间整个店铺被洗劫一空,粗略估计,店铺损失高达12万余元。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民警火速开展侦查工作,通过深挖细查,民警发现此案可能涉及一个大型盗窃团伙。随后,坎门派出所火速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针对该犯罪团伙开展专案打击工作。

沾亲带故流窜作案,细致侦查摸清结构

经过连续多个月的跟踪侦查,专案组逐步摸清了该犯罪团伙的人员组成、活动规律、作案手段等重要信息。

民警发现这个盗窃大团伙是由数个小团伙组成的,小团伙的形成并不固定,他们行动前随机组合,以五六个人外出行动居多,作案时基本乘坐五菱车。

团伙成员分工明确,一人专门负责望风,剩下的人负责盗窃。而且该团伙人员有一定的纽带关系,可能是亲戚朋友,也可能是同村老乡,彼此之间配合默契。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得手后,团伙成员会迅速撤离,并在第一时间找人销赃,所得赃款按“功劳”大小瓜分。一次行动结束后,大家很快就会物色好下一个作案目标,他们在玉环多个街道流窜作案,以盗窃厂矿企业的原材料和沿街店铺为主。

逃犯不归,追逃不止

在摸清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活动规律后,民警见抓捕条件成熟,便陆续开展收网行动,整个团队二十余人均被成功抓获,唯有付某侥幸漏网。

经查,该盗窃团伙总共作案30余起,涉案金额20余万元。主犯谭某江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团伙其他成员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十四年不等。

潜逃的付某好像人间蒸发般,消失于茫茫人海中无处追寻。由于当时侦查手段有限,对付某的追捕工作陷入僵局。

付某一日未到案,追捕工作就不会停止!尽管这13年来,专案组人员几经变动,多方调整,但此事一直压在大家的心头。

期间,专案组民警一直紧抓该案走南闯北,但由于线索缺乏,案件一直处于不明朗状态。直到2008年的某日,民警得到线索,付某出现在四川老家一赌场内。于是,民警随即联系当地警方配合抓人,但因现场参赌人员太多,付某趁乱逃脱。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漏网之鱼”隐姓埋名,天网恢恢插翅难逃

随后几年,专案组民警辗转多地但都无功而返,可是大家从不因数次追逃失败而锐气受挫,相反,经过多年的累积,他们从茫茫人海中基本锁定了付某的活动范围和主要落脚点。

今年7月24日,在河南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民警终于在济源市一简陋的出租房内将负案潜逃13年的付某抓获归案。奔波疲倦的民警顾不上休息,连夜驱车将付某押回玉环市。

这段时间里,付某一直四处躲藏,13年来他的内心一刻都没有安宁过,只要一听到警笛声心里就哆嗦,也不敢和家人光明正大地生活在一起。

出逃在外,付某从来不用身份证,电话卡也是借老乡的证件办理的。平时他四处打零工,也挣不到什么钱,生活质量很差,再加上他每天担惊受怕,日子过的非常艰难。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逃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没有逃掉,如果早点来自首,我就不用过得这么累了……”付某苦笑道。

(徐友弟)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监制:冯常华

主编:金华辉 杨威涛

大家都在看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这句话他藏在心中13年,终于向民警和盘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