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縣紀委監委:創新建立「七項制度」 撐開脫貧攻堅 「保護傘」

林西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七项制度” 撑开脱贫攻坚 “保护伞”

2018年8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佈公告,經旗縣申請、盟市初審、自治區核查、國家第三方評估,林西縣經批准退出國貧縣。這也是自治區首家退出的國貧縣。

自2016年這項工作開展以來,林西縣紀委監委以忠誠、履職、擔當為已任,把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當作頭等政治任務來抓,創新方法舉措,狠抓責任落實,為林西縣順利脫貧“摘帽”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林西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七项制度” 撑开脱贫攻坚 “保护伞”

創新建立“七項制度”,把脈問診,對症開方。一是聯繫督導制度。建立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聯繫鄉鎮,機關幹部聯繫村制度。每名領導幹部聯繫一個鄉鎮,每名幹部聯繫一至兩個行政村。加強對聯繫單位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脫貧攻堅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具體指導、督導,對重點問題進行督查督辦,定期參加鄉鎮村的工作會議,定期向紀委監委報告工作。二是創新監督機制。加強農村監督體系建設,規範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加強村級黨組織紀檢委員隊伍建設、設置自然村村務巡察員,向下延伸監督組織架構;加強監督陣地建設,利用好村委會現有的硬件設施,打造一線監督的主戰場;在全縣103個行政村和645個自然村明顯位置全部設立櫥窗式公示欄,建立“三務公開監督大數據平臺”,圍繞公開、監督、服務三項功能,實現村級“三務”的網上公開。三是問題線索專項受理制度。設置脫貧攻堅及扶貧領域信訪受理和反饋窗口,暢通反映問題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等現代科技手段及來信舉報、來電舉報、來人舉報等傳統手段,廣泛收集脫貧攻堅、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公開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規範信訪受理,實現舉報“零遺漏”。

四是問題線索專項處置制度。建立脫貧攻堅、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優先查處、縣鄉兩級直查直辦和重點問題線索複查複核等案件查處機制,優先立案調查脫貧攻堅、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對上級交辦及性質惡劣、情況複雜、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典型問題,要直查直辦,紀委案件監督管理部門對每個問題線索進行跟蹤督辦,對賬銷號。實施快查快辦、跟蹤督辦、限期辦結、對賬銷號工作機制。五是問責追責制度。對貫徹落實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在扶貧領域違規違紀、虛報冒領、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擅自挪用,工作漂浮、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堅持“一案雙查”,既要追究當事人的直接責任和分管領導的領導責任,又要追究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主體責任,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六是專項巡察制度。有針對性的開展扶貧領域、脫貧攻堅領域專項巡察,對部門、鄉鎮、村扶貧、涉農領域重點項目、資金、政策落實情況,深挖細查問題線索,實施精準巡察,倒查扶貧領域存在的違規違紀、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及時移交問題線索,從嚴從快查處。2017年,開展了一輪兩個鄉鎮的扶貧領域、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對發現的21個問題下達了整改建議書,對13件26人次問題線索進行了移交。
七是通報曝光制度。提出“紀律審查到那裡,警示教育就跟進到哪裡”的口號,強化警示教育,持續形成震懾。通過“網微刊”對發現的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擴大警示震懾作用;建設鄉村警示教育基地,加大公開通報曝光扶貧領域腐敗及脫貧攻堅工作中典型案例,開通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曝光專區,集中曝光。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單獨或與縣委組織部聯合派出了8個督查組,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對8個鄉鎮的118名駐村幹部不在崗情況進行了全縣通報。印發6期扶貧領域工作督查快報,對18個方面的34個問題進行了全縣通報曝光。堅持實施“一案一剖析、一案一通報、一案一警示”警示機制。以反面典型為鏡,教育警示廣大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今年,全縣50個黨委(黨組)共召開2輪次100餘場警示教育大會,8000餘名黨員幹部接受教育。

林西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七项制度” 撑开脱贫攻坚 “保护伞”

開展多輪次監督檢查,傳導壓力,鐵紀護航。在開展線索大排查、大起底的基礎上,實施經常性督察督辦制,變‘ 上門等 ’為‘下去找 ’,採取點穴式、地毯式、機動式督查與專項巡察相結合的方式,緊盯工作作風、政策落實、項目安排、資金使用、責任落實開展多輪次監督檢查。一是開展巡迴檢查。成立由多部門聯合組成的脫貧攻堅巡迴檢查組,分別對全縣承擔脫貧攻堅任務的100個行政村進行巡迴檢查。二是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專項督查。採取不打招呼、直接進村入戶的方式,抓重點、挖細節、找線索,“全覆蓋”“不留死角”為脫貧攻堅巡航。今年,共下發2期通報,通報存在的共性問題4個,個性問題5個,涉及5個鄉鎮,對141名督查時不在崗人員進行通報批評;針對縣衛生監督執法局扶貧工作不力問題,對負有直接責任的分管副局長進行誡勉談話,對負有領導責任的黨組書記、局長進行提醒談話,並對其單位在全縣範圍內進行通報。

林西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七项制度” 撑开脱贫攻坚 “保护伞”

嚴肅追責問責,以案示警,震懾常在。縣紀委監委成立了脫貧攻堅工作專項整治工作領導組織,由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部室負責人、各派駐紀檢組長、鄉鎮(街道)紀(工)委書記為成員,全面加強脫貧攻堅工作。2016年以來,共接到扶貧領域和脫貧攻堅工作問題線索154個,立案56件,給予相關責任人56人黨紀政務處分。直接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06,593元。充分運用“四種形態”進行處理。其中第一種形態比例為65%,第二種形態比例為31%,第三種形態比例為4%。

鐵紀護航壓實了脫貧攻堅政治責任,確保了扶貧政策和資金項目落地生根,有力的打擊了扶貧領域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腐敗行為,受到了國家第三方評估組的充分肯定,使群眾切實享受到脫貧攻堅帶來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