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的特殊規律

1.無心插柳規律

從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史來看,藝術品市場之所以會出現,首先並不是由於藝術品能夠滿足人們的投資性需求,而是因為藝術品能夠滿足人們的消費性需求。因此,對於既是消費品,也是投資品,同時具有消費品和投資品的二重性特點的藝術品來說,藝術品的消費性是第一性的,投資性是第二性的。對於典型的收藏者來說,收藏活動更像是一種具有某種奢侈性特點的消費活動,而不是一種目的明確的投資活動。收藏者之所以會購買這些藝術品,很多時候其實是由於自己發自內心的喜好和強烈的佔有慾。收藏過程本身就是收藏者實現自我滿足的強大動力,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投資回報”。對於某些收藏者而言,收藏的價值甚至大於生命的價值。對於典型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他是一個純粹的投資者,只是希望通過買賣藝術品賺錢,那麼,後果往往是事與願違的。因為藝術品投資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功夫在投資之外”的投資。人們常說,收藏這一行的“水”很深。但就我的理解,這裡所謂的“水深”,不僅是說藝術品市場上的贗品氾濫成災,而且還指藝術品市場的規律複雜。例如,我們常說的“十貪九打眼”,之所以“打眼”,恐怕還不僅僅是贗品氾濫和眼力不濟的問題,人性的弱點和難免的貪慾,同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如果一個純粹的投資者僅僅是或者主要是出於投資獲利的目的而進入藝術品市場,他所面臨的誘惑和陷阱,真不知道會有多少!就藝術品投資的回報率而言,回報率直接取決於三個變量:買入價格、賣出價格和持有時間。對於投資者來說,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都具有一定的可掌控性,但持有時間則是關乎耐心的變量,尤其是在藝術品價格長期低迷或者不斷上漲的時候,都是投資者備受煎熬的時光。香港的張宗憲先生曾經說過,1950年賣1塊錢的東西,今天在紐約拍賣,普普通通的東西都可以賣到四五萬港幣。對此,他感慨道,除了藝術品,還有什麼東西有這麼高的回報率,這真的叫一本萬利!臺灣的蔡一鳴先生也曾回憶說,在1948年的香港,一幅齊白石或者徐悲鴻的作品,都只賣60到70港幣,徐悲鴻最好的作品也才賣100港幣。現在呢,這些作品肯定在千萬元以上了。問題是,哪個純粹的投資者能夠“捏”這麼久?事實上,即使將時間因素考慮在內,大多數在藝術品上獲得超額回報率的人都不是純粹的投資者,而是以收藏為主要目的的收藏愛好者。他們在藝術品上獲得的超額回報率,對他們而言純粹是個註定的意外,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在購買藝術品的時候,他們有自己的品位、眼力和判斷,僅僅是出於喜歡,沒有別的雜念,就買下了。在整個持有期,無論市場起起落落,在他們看來都不重要。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些藝術品都是他們的藏品,是消費品,不是為賣而買的投資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過不知多少次漲漲跌跌的藝術品,卻不斷創出新高。在收藏界,很多從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就開始收藏藝術品的朋友對此恐怕都深有體會。這些耐得住寂寞,不受市場行情影響的純粹的收藏者,才是藝術品投資的最大贏家。因為藝術品投資的成功,並不是算出來的,而是熬出來的。怎麼熬最容易熬過來?當然是把收藏當作愛好,當作生活,而不是當作目的性極強的投資活動。這就是藝術品投資的無心插柳規律,也是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辯證法。

2.價估不準規律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過量子力學中的一個基本原理——測不準原理。測不準原理表明,一個微觀粒子的某些物理量不可能同時具有確定的數值。一個物理量越確定,另一個物理量的不確定性就越大。在藝術品市場上,藝術品的價格同樣具有類似的規律。我將這種規律稱之為價估不準規律。例如,藝術品的底價是確定的——雖然底價通常不會對外公佈,估價也是比較確定的——雖然通常是一個價格區間。但在正式拍賣前,誰也不知道最後的成交價究竟會是多少。我在2003年的時候,曾經對上海朵雲軒在1993年到2002年上拍的書畫做過一項統計研究。我的研究發現,拍賣時的成交價位於拍賣前的估價區間內的書畫僅佔全部上拍書畫的19.2%左右。在藝術品市場上,成交價超出估價區間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情況也是比比皆是的。又如,藝術品的買入價是確定的,但如果出售,能夠賣多少錢,這個賣出價同樣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沒有誰能夠為藝術品的成交價估出一個非常準確的數字。藝術品價格之所以會存在這種價估不準規律,主要是由於藝術品的異質性特點和非標準化交易方式所導致的不確定性較大所致。因此,藝術品很難像股票和房產那樣準確估價和即時交易。正是因為藝術品投資的價估不準規律,想要對藝術品投資進行精確的量化管理和價格預測,顯然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3.雞犬成仙規律

在藝術品市場上,還有雖然長期存在,但很多藝術家和收藏者都未必能從感情上接受的規律。例如,一件藝術品的藝術價值不凡,可是作者默默無聞,那麼,這件藝術品可能就賣不了多少錢。反過來,一件水準平平的著名畫家的應酬之作,卻因為一個簽名而使這件作品賣出高價。在藝術史上,這兩類案例都不勝枚舉。前者如,因為一幅習作而得以免試進入浙江美術學院學習的潘天壽先生的入室弟子張正恆教授的經歷。當年,他把自己的精心之作給人看的時候,總得不到公允的評價。他一氣之下,在作完畫後,題上了“黃賓虹”的款。出人意料的是,其他人在看後都稱是精品。對此,張教授感慨道:“我的畫寫上自己的名字就是不會畫畫,而寫上黃賓虹的名字就是精品,到底是人畫畫,還是畫畫人?”後者如英國藝術家戴蒙·赫斯特在一次乘車旅行臨近結束之際,用30秒的時間畫的一張送給司機以表謝意的速寫。雖然這張速寫簡單潦草,拍賣行卻給出了250英鎊至350英鎊的估價,並最終拍出了4500英鎊的高價,這當然又是一個印證藝術品投資的價估不準規律的信手拈來的例子。因為這件拍品的成交價是拍賣前估價的13倍到18倍。我把這種由於名氣或者概念等因素而整體提升某類藝術品價位的現象統稱為雞犬成仙規律。當然,這種現象不只存在於同藝術家有關的藝術品上。其他因素同樣可能導致某類藝術品雞犬成仙的結果。例如,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曾經提出過一個財富倉庫理論。他認為,作為一種特別的資產,藝術品的價值既會上升也會下降,安全的財富積累需要可靠的倉庫。一個健全的藝術品倉庫必須具備四個因素:一是解決信息費用問題;二是藝術品的數量要適當;三是問津者要夠多;四是風格或者個性要鮮明。按照這個標準,他認為,乾隆皇帝的藏品能夠擔此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