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红绿灯不能玩手机,海口为可以随意解释法规吗

等红绿灯玩手机,一律扣分罚款,这是海口交警作出的新规定。

海口交警的这个规定,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说实话,不能不佩服中文的博大精深,一个“玩”字,就把等红绿灯用手机给彻底抹黑了。等红绿灯这么短的时间,竟然还要“玩”手机,“玩”劲这么大,不管行吗?一门心思“玩”手机,开车不认真,不管行吗?

从舆论的用词中,人们似乎是跟手机有仇似的,一说起人们用手机,一般都是用“玩”字,不这样抹黑手机,行么?你怎么知道我用手机,就是“玩”呢?我用手机导航辩别行车方向,是“玩”么?我一个滴滴司机,用手机接单,与客户沟通,是“玩”么?

一说到用手机,就是一个“玩”字,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重要的工具时,还是左一个“玩”手机,右一个“玩”手机,中国人这种对现代科技的仇视心理,真不知从何而来?虽然,中国人都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可是,奇怪的是,中国人偏偏要一说起古代文化就两眼放光,一说到现代科技却要明里暗里的贬损抹黑,这种满脑子古旧生锈的思维,竟然大行其道。

海口交警规定等红绿灯时“玩”手机要罚款扣分,虽然巧妙地用一个“玩”字,博得了众人的支持,其实还是难逃随意解释法规的嫌疑。海口新规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问题是,等红绿灯的时候,车辆明明处于停驶状态,车辆没有行驶,怎么能划归到“驾驶”机动车的范畴中呢?可见,海口交警对等红绿灯“玩”手机予以处罚,就是随意解释法规的结果。

等红绿灯不能玩手机,海口为可以随意解释法规吗

依法行政的要义,就是要依照法律来办事,交警作为执法部门,在执法时当然具有一定的法律自由裁量权,但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否则“依法”二字,从何谈起?

按理,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依法行政是应有的题中之义。但是,事实上,依法行政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变形走样的情况,使依法行政大打折扣。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官员喜欢凭个人好恶来解释法律法规,或是选择性地利用法律法规,如此一来,“依法行政”就变成为了“以法行政”。

“依法行政”蜕变为“以法行政”,看起来都在用法,但实质意义,已经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依法行政”,是法在权上,法律法规是运用行政权力的依据,也是行政的边界,这样的行政,是受约束的行政。

而“以法行政”则不然,行政时,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可以为所欲为,突破边界,而法律法规,最后只是用以“治民”的工具,在需要的时候,拿法律法规来管治百姓,这时,法律法规已经对官员失去了约束力,而成为百姓头的一根狼牙棒。为了达到运用法律法规“治民”的目标,有时就需要随意解释法律法规。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能否适用于司机等红绿灯之时?海口交警对等红绿灯时司机“玩”手机作出处罚,是否有随意解释法律法规的嫌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