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前幾天跟幾個媽媽朋友閒聊,聊購物,剛好就聊到了馬爸爸開的無人超市,全店一個收銀員都沒有,使用手機淘寶或者支付寶掃碼直接進店,購買商品無須掃碼支付!系統自動會在大門處識別你的商品,自動從支付寶扣款。

我們一邊感嘆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一邊又為孩子的未來擔憂,人工智能時代已經悄然來到,這就意味著,越來越多人面臨失業,那我們的下一代,該怎麼辦呢?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機器人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可以跟人類自如對話,甚至可以更精準、更持久、更不知疲倦地完成高難度的外科手術;前段時間,人工智能阿爾法狗(AlphaGo)又一次贏了人類最高段位的圍棋棋手…好像機器人越來越無所不能了,不久的將來,收銀員、售票員、醫生、記者等等那些只依賴經驗、缺乏創造力的工作,都將被取替。

斯坦福教授卡普蘭曾做過統計:在美國,將有47%的職業將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國,這個比例將超過70%。

很多父母總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帶著孩子奔走於各種補習班,英語、奧數、物理、化學,暑假更是沒辦法好好放假,家長給孩子報讀多個暑期班。回憶起我們那個時代的童年,每日的生活豐富而精彩。田埂間採野花,池塘裡抓泥鰍,夏天在樹上撲蟬,放學後在地上打彈珠,玩皮筋…和現在週末要補課假期要培訓的孩子相比,我們的童年真算得上無憂無慮了。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有幾個家長會停下來想想,在未來的科技時代,這樣的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能贏在起跑線上?不給予孩子好好玩的機會,也許你錯過了更多。

上一年,馬雲在貴州的大數據峰會上演講,就說:“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融會貫通的課本知識,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具有發明性、應戰性的知識,不讓他們去學琴棋書畫,去玩,我保證,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沒法和這個時代競爭!”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同樣,俞敏洪在“2017亞布力青年論壇創新年會”的演講中也說:“在10年內,老師70%的教學內容會被機器取代。涉及情感的教學內容則無法被取代。”

體驗也好,情感也罷,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東西是最有價值的能力。說白了就是孩子要學會“玩”,有“創造力”“想象力”“高情商”。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那我們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時代裡賽過人工智能,取得競爭優勢?

保護孩子會“玩”的天性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感情總是處於興奮狀態,他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會有許多新的聯想,新的發現,雖然這些發現在父母眼裡可能很幼稚,但它已蘊含了孩子未來發明創造的基因。

例如:孩子們會把樹枝當成手槍,把小紙團當成地球,甚至是一片樹葉都能被他們想象成一首宇宙飛船…

這些在成年人看來是幼稚可笑的想法,卻是孩子創造力的源泉和動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會玩的孩子更加自信,更加開朗,對人更友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美好的期待。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高智商不如高情商

孩子他爸是做人力資源的,看人看太多了,總是跟我說,公司裡,那些情商低還自以為是的人,他們不懂交際,為人處事常常令人尷尬,提升機會不大。反而,那些學歷不是特別好,但是情商很高的人,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優秀的人緣關係,很快就在事業上取得很棒的成就。

情商是一個人的個人魅力所在,更讓一個人顯得更有內涵。這是不可複製的,擁有高情商的人,我相信無論世事怎麼改變,他對待世界的方式依然是淡定自如的。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保護孩子的創造力

在教孩子畫畫的這件事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不要過早地讓孩子學習各種既得知識,這樣會破壞孩子的創造力,感受力,例如如果你告訴孩子,樹就是這樣畫的,樹幹是褐色的,樹葉是綠色的,孩子就失去了自我發揮的空間,孩子的自我創造力就會備受打擊。

家長應該多用欣賞的眼光去面對孩子的奇思妙想,鼓勵他們的發明創造,即使他們的“作品”差強人意,也不要去糾正、去評判。真正的藝術,沒有對錯。

所以鼓勵孩子學習一門他自己喜愛的藝術,不是為了獲得什麼榮譽,只是讓他通過藝術的手段和自己的內心相連接。藝術是孩子情商提高和完整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徑。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鼓勵孩子不斷學習,保持求知探索精神

人們總是說“太晚了,來不及學了。”,但是看看那些60歲才開始學電腦,65歲才開始學健身,走T臺,學畫畫,拍電影,上大學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想學習,想進步,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保持求知慾望和探索的精神,才能讓孩子抵禦一切變化,在變化中保持最佳狀態。

一個永遠在路上的人,永遠不會過時,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人工智能時代,您的孩子如何逆襲?

有人說:“真正的教育,是成全你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每一天真真切切的幸福,然後滿懷自信和期待,擁抱未來。”是的,世界一直在變,孩子每天都在成長,作為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活出自我,保持內心最寶貴的本心。如此,才能無可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