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果考中進士,你會得到什麼?絕不僅僅是官職,而是一步登天

古代如果考中進士,你會得到什麼?絕不僅僅是官職,而是一步登天

在隋唐以後,尤其是在明清兩朝,科舉取士成為國家選拔公務人員的重要途徑,所以讀書人的地位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十年寒窗、苦習聖人之道,一旦讀書人獲得了功名,那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功名給讀書人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官職、仕途那樣簡單,如果在古代我們考中的了進士,我們會得到什麼?

首先來說,讀書人通常科舉入仕需要四個過程,分別是童生、秀才、舉人、進士。

古代如果考中進士,你會得到什麼?絕不僅僅是官職,而是一步登天

童生是未取得秀才(茂才)功名之前的讀書人的總稱,並不是指年紀小的學員,在明朝,只有通過縣試的讀書人才能被稱為"童生",有很多的人考童生考到六七十歲也考不過,所以來說,獲得童生的難度不低,一般獲得童生功名之後就可以在家鄉當一個教書先生,備受尊敬。

古代如果考中進士,你會得到什麼?絕不僅僅是官職,而是一步登天

秀才指的是通過了中道、童試的縣府級生源,他們被稱為秀才,獲得秀才功名之後,就可以為官了,秀才可以擔任師爺等9品縣級最低級的官吏,見了縣太爺都不用下跪,可秀才想要繼續考舉人的難度很大,很多讀書人都被卡死在這個階段,很多秀才考了一輩子都沒有成為舉人,所以有了這樣一個說法:只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

古代如果考中進士,你會得到什麼?絕不僅僅是官職,而是一步登天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由地方省級最高行政長官監考,參加鄉試的資格便是秀才,通過鄉試後獲得舉人功名,實際上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可以擔任八、七品的官吏,考取舉人的難度極大,三年一次的鄉試,可能一個縣都不會出一名舉人,所以如果讀書人考中了舉人,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會為整個縣爭光,縣裡的鄉紳、富商紛紛給你出資贊助,為的是與未來地方的父母官搞好關係,勾結關係網,所以讀書人一旦獲得舉人功名,額外的經濟收入是很多的。

古代如果考中進士,你會得到什麼?絕不僅僅是官職,而是一步登天

如果舉人一旦進京考中進士,那就屬於一步登天,清朝三年一次考試,一次考試僅僅錄取進士200人到300人不等,平均每年僅有一百人獲得進士功名,全天下幾千萬的讀書人,最後僅僅這一百人才能金榜題名,這無疑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殊榮。

讀書人獲得進士功名之後,朝廷會給他們放半年的探親假,進士衣錦還鄉後,各地的鄉紳、富賈會紛紛送禮、送錢、巴結、討好,所以還是那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