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鄉的榆林人 康震:一片「詩」心在玉壺

走出家鄉的榆林人 康震:一片“詩”心在玉壺

康震,1970年3月生,陝西綏德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模範教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國家教材委員會語文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

走出家鄉的榆林人 康震:一片“詩”心在玉壺

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科研工作。任《唐代文學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編委,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蘇軾研究會、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等。

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出版《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中國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康震評說唐宋文學家系列”等專著、教材二十餘部,榮獲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多項,主持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多項。

走出家鄉的榆林人 康震:一片“詩”心在玉壺

2005年至今,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蘇軾》《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等專題講座百餘集;任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朗讀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欄目文學顧問或點評嘉賓。

無論是央視《百家講壇》還是《中國詩詞大會》,他總是神采飛揚、妙語連珠,憑著知識淵博、治學嚴謹、幽默風趣,他被全國觀眾漸漸熟知,也得到業界人士認可和好評,“圈粉”無數。綏德漢康震在文化傳播的道路上愈走愈踏實。

在接受榆林廣播電視臺採訪中,康震揮筆題寫了“故鄉榆林,我永遠的家園”,來訴說自己的故園情深。綏德,是康震的出生地,在這裡,他度過了三年懵懂的孩提時代。他無論身在何方,都無比眷戀這片黃土地,也顯示著黃土高原人獨有的豪情和倔強。

上世紀七十年代,很多夫妻都有兩地分居的生活經歷。那時,康震的父親在陝西師範大學工作,母親在長安一中工作。康震跟著媽媽,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打土仗、摘槐花、過家家、挖薺薺菜,至今回憶起來,康震依然興趣盎然。

週末,是康震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一來一去都要坐公交車。公交車經停的長安縣韋曲鎮有一家新華書店。小康震每每一進新華書店就不走了,那些小人書深深地吸引了他,就連大街上的標語他也不放過,非要纏著爸媽問清楚那上面寫的是什麼字。由於從小沉浸在各種小人書、連環畫的世界裡,康震的腦海裡裝滿了一個又一個故事,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成了小夥伴們心目中的“故事大王”。

除了喜歡給小夥伴們講故事外,康震還特別喜歡繪畫。讀書和繪畫成為伴隨他一生的兩大樂趣與愛好。少年時期的康震,特別喜歡以小人書、連環畫為劇本,與小夥伴們扮演書中的各種角色。在玩《三國演義》的“桃園結義”遊戲時,康震就常常扮演三弟猛張飛,以至於三十多年後去三峽,看到張飛廟,還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上世紀八十年代,康震就讀於陝西師大附中,這所學校的孩子,大多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大家都比較喜歡讀書,喜歡討論問題,思考問題。康震回憶說:那是一段非常難忘的時光,我們大家總是比誰讀書多、誰的作文寫得好,總是比著思考和探討問題。雖然只是一群初中生、高中生,但我們關心國家大事、身邊大事,擁有強烈的理想主義激情。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對哲學、理論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讀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列寧的一些非常經典的小冊子,還有毛澤東的書,雖然讀得似懂非懂,但對此後的價值觀和理想追求影響巨大。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段時光。

從1989年到1997年,康震先後在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在陝師大文學研究所,康震師從一代宗師,著名古典文學專家、文藝理論家霍松林先生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到2002年,康震又來到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從1989年到2002年,從陝西師範大學到南京師範大學,從學士到博士後,康震徜徉在古代文學的海洋裡,堅定了人生理想:追求學術和真理,追尋詩意和遠方。

2002年,康震來到人才濟濟的北京,進入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重鎮——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院的前身),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在北京,康震遠離故鄉,遠離親人,嚐到了艱辛。但因為努力,他在事業上始終保持進步。

2004年,他擔任學院黨委副書記,2006年擔任學院副院長,2007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8年,38歲的康震被評為教授,2010年,被評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015年,被評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從2012年起,康震開始擔任北師大黨委/校長辦公室主任,除了給本科生上課、從事科研工作,負責學校辦公室的行政事務外,康震還擠出時間從事文化傳播普及工作。從2005年起,他多次做客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唐宋八大家》《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蘇軾》《李清照》等。特別是在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中的精彩點評,給全國電視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康震也因為這些節目的熱播被更多的人熟知。

康震常說,古典詩詞是中國人最經典的情感表達方式,最具中國特色。然而古典不古,因為詩詞形式在信息時代並不過時,它已經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典之古常常為今日之大用,這個大用就是涵養民族氣質,孕育民族品格,培育民族精神,展現民族風貌。人們需要經典,也需要對經典的闡釋。經歷了上千年時空轉換,後來者很難憑藉現代漢語穿越時空感受古典美的全部魅力。這就需要經典的闡釋者撥開重重迷霧,為我們展現經典叢林的深層景觀。這是一個普及、傳播的過程,需要政府、社區、學校、家庭、民間共同推動,形成合力,使中國詩詞教育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

通過《中國詩詞大會》,觀眾們一次次被康震淵博的知識所折服。康震說只有廣泛地閱讀,才有無窮無盡的想象力,人才會永遠有一種非常強大的自信。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教育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所有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康震卻對目前的教育現狀憂心忡忡。他認為現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強,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有一些更高境界的人。教育應該培養的是什麼人?首先他要充分能感覺到自己是幸福的;再次所從事的工作不僅能給自己帶來樂趣,也能給他人帶來幸福。

陝北故鄉,在康震心中一直是溫暖的存在。在西安長大的他,上小學初中高中的時候,經常會隨父母回老家,有時整個暑假他都和爺爺奶奶住一塊。成家後,他還帶著愛人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因此,他始終充滿著對故鄉的眷戀。2017年正月,康震在榆林講《中國詩詞與中國文化》,他以曹操、王維、李白、蘇軾等十幾位著名詩人的經典詩詞片段為重點,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引領人們欣賞那些流傳至今含蓄蘊籍的經典,深切感受那些驚豔了時光的詩句,並將陸游、瞿秋白、毛澤東三位詩人的《卜算子·詠梅》並列解讀,獻給家鄉“穿越古今的梅花”一朵。

古典詩詞中的山河歲月溫潤著康震的人生,他也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盡己所能進行文化傳承,帶你進入每個不同的情境中,讓繁華浮世中能多一份沉靜,感受你和古人之間生命狀態的溝通,體悟那份觸動和暖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