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縣高西溝村獲塞上的「好江南」稱號

米脂縣高西溝村獲塞上的“好江南”稱號​ 6月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被火辣辣的陽光照射著。在榆林市米脂縣縣城以北20多公里的地方,一條蜿蜒曲折的通村公路穿過一道道溝梁。行進在山路間,人們可以感受到一絲絲清涼。四下望去,只見道路兩旁草木蔥蔥,山間碧水瀅瀅,山坡上梯田環繞。在公路的盡頭,一座美麗的小山村映入眼簾,這便是聞名遐邇的銀州街道高西溝村。

作為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先行者,從1959年起,高西溝村村民通過鍥而不捨的奮鬥,將一個生態環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的窮困山村,變成了今日“高山松柏連成片,陡坡牧草綠油油,水庫清澈映青山,平展壩地喜豐收”的“塞上江南”,使該村走上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之路。

“水不下山、泥不出溝”

6月11日,在高西溝村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展覽館中,一張照片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照片上有一雙粗糙的手,一雙所有人看後都會為之動容的手。這是高西溝村原婦女主任、兩次“全國三八紅旗手”獲得者常秀英的手。

作家冷夢見了常秀英的手後曾說,那雙手不只是長滿老繭,更像老榆樹疙瘩,手指的骨關節特別粗大,像樹瘤一樣突出著,粗糙、黝黑,手掌像淬過火的鐵一樣堅硬。

記者在村裡見到已經78歲的常秀英老人時,她的身軀佝僂消瘦,雙腿因為嚴重的關節炎,形成了明顯的“O”形,雙手和膝蓋的骨關節明顯突出。

“當年的日子可苦了!我還記得我第一天結婚,第二天回孃家,第三天就上山幹活了。那時候大家都一樣,修梯田、打淤地壩,全村人奮戰十天十夜,硬是把一座山頭變成了小平原。”常秀英回憶說,“那時候的高西溝村太窮了,我平常只能吃到洋芋葉子,手腳天天泡在冷水裡幹活,早早就得了關節炎。可如果當初我們不努力,就無法改變高西溝村窮困落後的面貌。”

正是一代代像常秀英一樣的高西溝人的不懈奮鬥,為高西溝村今天的綠色生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今的高西溝村,40座山、21條溝、126個堤壩,無一不佈滿綠色。

據統計,從開始治理至今,高西溝村已累計攔截泥沙200多萬噸。“百靈子過河沉不了底,滾滾黃河裡沒有高西溝的泥。”這首陝北民歌形象地描述了高西溝人近60年來創下的“水不下山、泥不出溝”的奇蹟。

發展生態經濟助村民增收

“山上光禿禿,溝裡亂石頭。年年遭災荒,十年九歉收。”一首民謠唱出了當年高西溝村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為改變這一困境,從1959年到1979年,在20年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實踐中,高西溝人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尊重自然規律,堅持山、水、田、林、路科學規劃,綜合治理,使林、田、牧(草地)佔全村土地的比例達到1∶1∶1。

“1958年高西溝村村民在老支書高祖玉的帶領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用地、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形成了全面規劃、集中治理、溝坡兼治、林草齊上、長短結合的發展思路,制訂了‘山上緩坡修梯田、溝裡淤地打壩堰、近村陽坡建果園、棄耕坡地種牧草’的規劃。”高西溝村大學生村官常靜動情地說,“正是因為幾代高西溝人的堅持,每年有計劃地一手抓平地改土,一手抓造林種草,一步一個腳印前進,才使高西溝村走出了廣種薄收的惡性循環,闖出了一條農林牧全面發展的路子。”

高西溝村水土流失治理實現了質的飛躍,開創了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生態建設的先河。改革開放以後,高西溝村又面臨著村民經濟收入低的現實。為了發展經濟、提高村民收入,高西溝村創新發展了更加符合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型農業、主導經濟型牧業、補充自給型農業的林草田種植新模式,將林地、草地、耕地的比例變為3∶2∶1。

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高西溝村總結出了“綜合治理,保證水土不流失;打壩淤地,保證退耕不反彈;多種經營,保證收入不減少”的寶貴經驗。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自豪地說:“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1.42萬元,全村僅剩3戶因病致貧的貧困戶。”這些年來,高西溝村先後獲得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國家水利風景區等多項榮譽。

一道曾經不被治理的溝

鳥瞰整個高西溝村,有一道山溝呈現出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新綠。

“那道溝叫八字溝。之所以呈現新綠,是因為這道溝的草木都是從2015年開始才陸續種上的,以前那裡是光禿禿的一片。”姜良彪說,“20世紀60年代,老支書高祖玉力排眾議,要求留下一座山頭什麼也不種,目的是讓高西溝村村民不要忘記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後果。”

“高西溝村共有土地約4平方公里,現在共種植生態林1660畝,以油松、側柏、楊樹等為主;經濟林793畝,以山地蘋果、核桃、大扁杏等為主;另外,還有草地1500畝。全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78%,林草覆蓋率達64%。”望著眼前生機勃勃的景象,姜良彪驕傲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