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鲜卑族群中的屌丝逆袭,真正的王者!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统一前兆(5)

既然要好好儿说,拓跋鲜卑的故事就得从很久以前说起了——

我大中原还在战国时代,北方草原的统治者还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匈奴,而是东胡。

准确的说,东胡不是个民族,只是个部落联盟;千万别小看这个部落联盟,后来很多威猛一时的民族都是从这个联盟中走出来的,比如咱们之前说过的乌桓、鲜卑,以及以后会说到的柔然、室韦(就是蒙古)。

不过,东胡由于相对松散的组织架构,后来无法跟日益强盛的匈奴相抗衡。到了冒顿单于时期,匈奴来袭;东胡众人魔兽一般振臂高呼:为了部落!

然后,然后就被驱逐出了青青草原。

离开了原来的地盘儿,东胡人向东深入到了大兴安岭的群山之中。据说,跑到乌桓山去的人,被称作乌桓;跑到鲜卑山里的,则被称为鲜卑。

乌桓这边,由于大家相对比较团结,且有一样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认同,所以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至于鲜卑那边,则更像是原来东胡那样的民族团体和部落联盟。

占了别人的地盘儿后,匈奴的好日子也没有多长。中国历史上的全民偶像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开始了“漠北大战”,霍帅饮马翰海,封狼居胥,长途奔袭间只杀的匈奴骑兵是丢盔卸甲。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鲜卑族群中的屌丝逆袭,真正的王者!

消息传到了乌桓山,乌桓的酋长倒没觉得多解气,反倒是觉得有点吓人:匈奴那么厉害都被霍去病直接秒杀了,这要是换了我还不得给直接打出翔来……

于是,酋长麻溜儿的准备好小鸡炖蘑菇,便出了山去拜见霍去病,请求大汉的保护。汉武帝刘彻倒是痛快人!既然都认我做大佬了,也就甭跟那旮旯儿里蹲着了,哥给你找块敞亮儿点儿的地方晒晒太阳吧。于是,乌桓人被汉政府迁到了今天河北省北部到辽宁西部的这一带广袤区域。

而相对更弱小的鲜卑,眼看乌桓人走了,也不甘心独自留在大山里了,大部分人告别了鲜卑群山,形成了后来的段氏鲜卑、宇文鲜卑和慕容鲜卑;当然也有人选择了继续当钉子户,这些继续留在鲜卑山的人们,就是日后鲜卑族群中的真正王者————拓跋鲜卑。

随着汉匈势力的此消彼长,冒顿单于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了,匈奴随即分裂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到了东汉的时候,外戚窦宪挥师北进,给了北匈奴最沉重的一击。北单于率领部族主力被迫西迁,从此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北匈奴被击溃,最早南迁的乌桓和鲜卑受益最大。他们作为东汉的盟友,共同进击匈奴,也就顺理成章的捡了不少洋落儿:接收了北匈奴的俘虏、牛羊和广阔的草原。大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些执意留在鲜卑山的拓跋鲜卑们,终于眼热了,他们离开兴安岭的群山,挺进到美丽的呼伦贝尔湖畔繁衍生息。不过由于出山晚了,拓跋鲜卑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鲜卑族群中的屌丝逆袭,真正的王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北匈奴人都跟随着部族主力西迁了:那些留下来的,大部分选择向东逃向了辽东地区。为了避免周边势力的打击,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很有趣的名字,叫自己“鲜卑兵”,这就像现在很多人移民美国之后先管自个儿叫‘约汉’那意思差不多。

还有少部分的北匈奴势力,流亡到了呼伦贝尔草原,和弱小的拓跋鲜卑同居在一起。此时,拓跋部鲜卑的首领叫拓跋邻。这哥们为了吞掉逃到他们这儿的北匈奴人,派自己亲兄弟和儿子们改成匈奴的姓氏加入匈奴的部族,并想法儿出任各部族的酋长,活脱脱一副上门女婿的样子。

但是这伙计绝对是个心机婊,名义上,北匈奴的姓氏得到了继承,实际上,他们最终全部都并入到了拓跋部的势力范围。

完成了部族实力的扩充后,拓跋鲜卑的人口快速膨胀,终于挤满了呼伦贝尔湖畔。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拓跋部开始向漠南草原迁徙。

到了东汉末年,汉朝势力衰弱,一直被压制的北方民族纷纷崛起。最先闹的凶的是乌桓:他们屡次入侵幽州,把自称是白马将军的公孙瓒打的够呛;日后又与袁绍联手,给了这个骑白马的致命一击。可惜,乌桓人把宝错压在了袁绍身上,自然惹恼了雄武大略的曹操。孟德同学出卢龙小径,千里奔袭,将毫无准备的乌桓打了个完败,当然,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这仗也有点儿美中不足,曹操把自己的军师郭嘉赔进去了……凭着强盛的军力,曹操决定斩草除根,先后两次把三十万乌桓人迁入内地。可怜的乌桓,正在强盛之时却遭遇灭顶之灾,被剥夺了登上两晋南北朝这偌大的舞台;即便是在本文中,也一直是以幽州刺史王浚手下的少数民族雇佣军的形式出现的。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乌桓貌似强大,但在曹操巨大的威慑和摧枯拉朽的攻势面前,彻底的消停了。

而看似弱小的鲜卑没受到太多修理,鲜卑人趁着草原无主的机会迅速壮大了起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主要矛盾被解决之后,次要矛盾会上升成为主要矛盾;因此,鲜卑人和曹魏的冲突开始逐步激化,不过最后没能成功。一度集合起来的鲜卑人,又都四散开去。

虽然散是散了,可也不都像咱们想象的那么惨,比如原来不太出名的拓跋鲜卑,就在一位领袖的带领下,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闪亮登场了。

这位领袖名叫拓跋力微,传说是拓跋部酋长与天女生下的儿子,跟希腊的赫拉克勒斯一样是位半人半神的主儿。由于父亲的宠爱,力微继承了酋长的位置开始统领整个部族。然而,部族中有不少人反对拓跋力微,为首的就是他的长兄拓跋匹孤。因为不满父亲的偏心,匹孤率众脱离了拓跋鲜卑部族,到外面另立了山头。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鲜卑族群中的屌丝逆袭,真正的王者!

看到拓拔鲜卑内讧不止,草原上的其他鲜卑部族纷纷打起了他们家的主意。几番攻伐之下,拓跋部被众人打散,拓跋力微只好带着少数部众投靠相对强势的没鹿回部。为了避免被仇家惦记,力微更是改名换姓的潜伏下来;不想这一潜就是二十多年,才终于等来了出头之日。

一次,没鹿回部被草原其他部族打败,部族酋长窦宾的战马阵亡,只好步行逃跑。随同作战的力微一看这可是千载难逢表现忠诚的机会啊,赶紧将自己的战马奉上,同时大喝一声:“让领导先走!”而他本人则施展开凌波微步的绝技,一路跟着溜了出去。

战罢,侥幸生还的窦宾四处打听献马之人,声称要馈赠此人良驹百匹。这种一赚一百的买卖,换一般人肯定照单全收;可人家力微要的可远不止这些,出于长远考虑,只好装作什么也没听见。力微满以为酋长可能会开出更高的赏格来寻找这位无名英雄;谁曾想这窦宾是一巨实诚的领导:“怎么不见人啊?估计是战死了,真可惜,那就算了吧。”

眼看自己这招“欲擒故纵”玩大发了,力微只好拎着点心匣子委托旁人旁敲侧击地告诉窦宾说:“献马的人正是拓跋部的王子力微,他不主动承认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封赏,他说他见义勇为不是为了报酬,他说他要做战场上的活雷锋……”

窦宾一听大喜:这年头难得还有这种高风亮节,快请来相见!

俩人一见面就开喝;借着点儿酒劲儿,力微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悲惨遭遇声情并茂地诉说了一遍;说到动情时,那两行滚滚热泪就跟尿了似的。对于窦宾的答谢,力微吸取了上次的经验也没敢太过推辞,大方的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希望能让没鹿回部赞助一点人马,让他回到拓跋部祖先的领地上去繁衍生息。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鲜卑族群中的屌丝逆袭,真正的王者!

窦宾本就爽快,再加上酒精上脑,不假思索便答应了这个请求。在窦宾的支持下,拓跋力微回到故地,收集离散的部众,重整拓跋部的雄风。当然,拓跋部名义上还是没鹿回部的藩属;直到几年后,窦宾归天,羽翼已丰的力微,趁机重回没鹿回部,找点儿借口,整死了老酋长的儿子,将没鹿回部的部众尽数吞并。至此,拓跋部的势力迅速扩张,通过不断的征伐成为草原上的新一代霸主。

拓跋力微的经历,像极了千年之后的铁木真,一样是传奇的出生,一样有强大的父亲,一样经历过部族离散和惨痛的失败,一样要借助其他部族重回巅峰,最后也都反噬了助力自己成功的恩人。

不过,与铁木真不同的是,此时的中原正是曹魏统治中期,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面对这种国际环境,拓跋力微很识时务的把儿子拓跋沙漠汗派去曹魏帝国求学,并充当质子,由此来换取中原王朝的支持。

沙漠汗在洛阳一呆就是十多年,生生从魏呆到了晋。这十多年间,小王子被中原文明所深深吸引,特别是对晋朝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司马炎见状十分高兴,他非常希望沙漠汗能回去继承拓跋部的酋长职位,并借这位被汉族文化洗过脑的小王子之手剪除掉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终于,拓跋力微自感身体状况欠佳,准备召回沙漠汗来管理部族。这一下,可惹恼了拓跋部内其他想通过侵略中原牟取利益的部族首领。无奈,大王还在,众人也不敢太过造次;在拓跋力微的要求下,各部首领还得前往晋国边境摆下宴席迎接沙漠汗。

席间,这些部族首领心怀鬼胎,而单纯的沙漠汗却浑然不觉,依旧不断地讲述着洛阳城内的繁华。突然,一只大鸟从小王子头顶飞过,沙漠汗从怀中摸出一把弹弓,朝天就是一发,把大鸟打落在地。一瞬间,空气好像凝固住了,各部族首领面面相觑。这些鲜卑人从小都用弓箭,哪里见过弹弓?在他们看来,沙漠汗也不搭箭,就拉了一下木杈上的皮绳,鸟儿就摔地上了。第一次见识了“原来拉个皮条还有这么大威力”的部族首领看沙漠汗的眼神儿都变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是谁最先喊出的声:

“奶奶的,他用的妖法!是妖法!”

“没错!一个穿汉衣、讲汉话、使妖术的人,我们凭什么让他当我们的首领。”

话说到这儿,首领们也顾不了那么些了,大家一拥而上,竟把小王子摁在地上绑了起来。

沙漠汗自然勃然大怒:

“你们要造反吗?!”

“我们没反,是你背叛了鲜卑族的传统,当了汉人的狗腿子。”

“住口!你们都忘了我爸是谁了么?不怕我爸把你们都收拾了么?”

“…少废话,你爸就是李刚,这会儿都没用。”

事情僵到了这个程度,其他部族首领把心一横,统一口径,准备要置小王子于死地了。他们一起找到拓跋力微,众口一词的说——

沙漠汗这孩子违反祖制,跟汉人学了妖法,这会给草原降下灾难;我们绝对不能立这样的人为首领。您是老领导,可要一碗水端平,反正我们是按规矩把这孩子给绑了,接下来是秉公处理还是徇情枉法,我们站在这儿就要您的一句话。

面对突如其来的逼宫,拓跋力微吓了一跳;不明情况的他只好先安抚住大家:;各位莫要激动,如果事情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我是一定会大义灭亲的。

不想当众触犯众怒的力微心里寻思着:不管怎么样,打个官腔表个态把大家稳下来再说,等之后见到了儿子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就都好办了。最不济不就是个剥夺继承权么,倒省得将来因为这个再麻烦柏万青柏阿姨调解了……

一口吐沫一颗钉啊,孙子反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复后,几位部族首领默契地同时拔腿就走。为了怕力微反悔,这帮头头儿连夜赶回边境,一刀就把沙漠汗给宰了。

拓跋力微听到信儿后脸儿都青了:我那句‘大义灭亲’跟盗版美剧视频上那句‘仅供学习使用’是TM一样的,你们这帮鸡贼居然当真事儿似的把我儿子宰了!

沉重的哀伤以及对这些部族首领的愤恨,令力微一病不起,没多久便溘然长逝。刚刚趋于统一的草原,就又一次分崩离散了。

而就在拓跋鲜卑趋于分裂的时候,一个让他们处境更加雪上加霜的消息传来,西晋朝廷关闭了跟他们进行贸易的榷场。

此时的鲜卑人茹毛饮血,基本上没有手工业;日常所需物品皆赖跟中原贸易所获。因此西晋朝廷此举,让草原上鲜卑们顿时陷入困境。

有兄弟要问了,啥事儿惹得西晋不爽,搞起来经济制裁?

其实这事儿要说冤,拓跋们是挺冤的,要说不冤,也没冤枉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