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特輯|佛陀與父親

父親節特輯|佛陀與父親

悉達多王子出生後,一位年老的聖者前來道賀,說出了一個預言:“您的兒子將來會成為偉大的覺者!可惜我老了,無法聽聞他的妙法了。”

得到這個祝福,王子的父親淨飯王深感震驚,他不希望兒子將來成為偉大的覺者,心靈的導師,作為一個國王,他本能的希望兒子能夠繼承他的王位,領導這個國家,讓它再度強大起來。

公元前6世紀,相傳印度有十六國紛爭割據,這些國家多分佈於恆河流域,其中最強者為東部的摩揭陀國 (今比哈爾邦南部) 和中北部俱娑羅國 (今北方邦東北部),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即是後者的附庸國。當時的迦毗羅衛國作為一個彈丸小國,在列國爭霸的夾縫之中艱難生存,早已有了衰落的嫌疑和被吞併的危險,淨飯王希望兒子成為人世間偉大的王者——“轉輪聖王”來改變宗族的命運。

為了應對這個預言,淨飯王想方設法避免讓王子他接觸任何可能觸發他變成心靈導師的事物。於是,年輕的王子就像《楚門的世界》裡的男主角,生活在一個被安排設計好排練過的場景裡。

悉達多王子的母親摩耶夫人,產下王子之後就過世了,王子是由他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也是淨飯王的妃子)撫養長大,王子生來俊美靈慧,深得眾人的寵愛,圍繞著他的生活的是錦衣玉食和可以想到的各種享受,他的父親為他建造了暖、涼、雨三時的宮殿供他輪換居住——凡是能取悅、滿足王子的事物,一樣也不缺。他卻始終不能真正快樂。

淨飯王留意到這些情況,又憶起了那則預言。

縱然目前的一切如他所願的進行著,王子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懷疑和叛逆的苗頭,但不知為何,淨飯王一直有一種隱憂,覺得自己會失去心愛的兒子。這一切並不會如他所願的持續下去。

他決定儘快安排悉達多王子成婚,讓他安定下來。如此一來,王子就不會離開這個王國而變成大聖哲了。

在與耶輸陀羅成親之前,王子已經擁有兩位側妃,圍繞在他身邊的,還有無數美貌的歌姬和侍女。淨飯王想,讓他沉醉於此吧,不要去想那些虛無縹緲的事。盡情享受歡愉富足的宮廷生活,整日在歌聲舞影中流連……作為一個仁慈的父親,這世間所有美好的一切,他都發自內心的願意慷慨的給予。這愛雖然盲目,卻足夠真誠。

如果是尋常人,大概會沉溺在這樣的幸福和美滿當中,終此一生,樂此不疲。即使偶爾傷心,那也是因為擁有的偶然失去了。

然而,故事結局並非是“從此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如果是這樣,那悉達多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國王,而不會是偉大的“佛陀”。

如淨飯王所畏懼和佛陀後來參悟到的,變化終究會到來,無法阻擋的,是“無常”這個亙古長存的真理。

父親節特輯|佛陀與父親

世間的欲樂無法綁住悉達多王子的手腳,對世間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結婚生子後也沒有消除。儘管他的生活被嚴格限制在皇宮中,但他偶爾也會要求要出去走走,看看王國中人民到底如何生活,看看這個陌生的世界。淨飯王卻阻攔他,說:“時候到了我就會告訴你。”

淨飯王為王子精心設計了好萊塢式的歡愉場景;當悉達多離宮出遊時,他在城中見到的只是歡樂的景象,人們在街上丟擲鮮花、唱歌、跳舞,一切看起來就像是環球影城的佈景一般華麗而虛假。

我們現在當然知道,生命的真相是無法改變的。淨飯王所作的一切都毫無意義。就算他遮掩了表面的痛苦,有一天,王子還是會看到世間的真相。

他會看到孩子長大,他自己面臨衰老、病痛,也許過不了多久,他會面對親人的逝去……事實上,與生母的死別早在他出生之時就發生過了。

但淨飯王並不這麼想,他和我們一樣,總是拖延著,希望這一天越晚到來越好,或者乾脆假裝這一切根本不會發生。

淨飯王覺得,如果有一天,他過世了,悉達多登上了王位,他也會和他一樣,成為國王。安於這樣的命運,順從於這樣無窮無盡的輪迴。因為無數的世代,無數的人,都是這樣的。作為一個普通人,淨飯王不覺得成為聖者,會比成為國王更幸福。

父親節特輯|佛陀與父親

無可否認,淨飯王是個很好的導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王子的很多次出遊,他都成功地製造了完美的場景,人們看起來衣食富足,無憂無慮。

表面上,悉達多靜靜聆聽並盡力吸收父王所傳授的一切,實質上,他不單看出了政治的腐敗和國勢的衰微,更看出了四周都隱含著痛苦和無法解決痛苦的痛苦——即使在淨飯王自己的宮廷中也是如此。

如此過了幾年之後,預言成真的時刻逐漸逼近,如若悉達多王子沒有在七日之內成為出離世間的修行者,就會成為出色的人間君王。

到最後,悉達多隻有這七天的時間決定自己的未來。在這七日之中,淨飯王在王子和王妃身邊增加警衛,在皇宮四周安置了更多的更多守衛,集備森嚴,所有人嚴正以待,外鬆內緊的守護著悉達多,防止他離開王國。

經過六天的警戒之後,悉達多王子仍決意離開。但他心裡還是這麼想著:“沒有稟告雙親就離開,是不是太不恭敬了?而且,我也需要他們的准許才能離開啊,所以我還是得告訴雙親和耶輪陀羅,我要離開王宮,去追尋自己的求道之旅。”

第六天晚上,悉達多前往淨飯王的宮殿,稟告父王,現在是他離開王國去追尋心靈生活的時候了。

第七夜,透過悉達多王子的善根、宿願、悲心與慈愛所散發的力量,所有的人,包括舞者、守衛,甚至淨飯王,在午夜時全部陷入沉睡之中。

悉達多王子做好啟程離開的準備。

父親節特輯|佛陀與父親

在以往的佛教故事裡,我們並未深言悉達多王子內心的矛盾,只將他看作天生的聖者,彷彿他出家是天經地義,水到渠成,而實際上,年輕的悉達多,也曾經歷過類似的矛盾和煎熬。

縱然他天性恬淡,不在意榮華富貴,他也有纏繞困縛他的世俗因緣。他有疼愛他的雙親,溫柔可人的妻子,年幼可愛的兒子,以及需要仰賴他的親屬和臣子,他肩頭的負擔,身上的責任,重重疊疊的枷鎖,並不比一個普通人少分毫。

何況,此時此刻的他,還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年輕人。

你可以說他是一個不安於室的叛逆青年,辜負了父親的心意,可你不得不承認,他是真正的勇者。出現在他生命中的全是阻力,他盡力去周全,但沒有退卻和動搖。

現在我們當然知道,悉達多做得一切是有多麼的富有遠見和智慧,理解他的所作所為,是心藏大慈大悲大愛,“捨棄”了他的家國,他的教法救度了後來無數世的無量無邊眾生。

可是當時,沒有任何人,跟他保證他將來會成為偉大的佛陀。

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是向著未來踏出了他認為要走的那一步而已。

尋求生命的真相和內心的答案,僅僅如此。

在悉達多王子修道的這些年裡,淨飯王從未放下對兒子的思念,後來,淨飯王聆聽了回鄉傳法的佛陀的教法,深感欣慰和震動。他開始接納兒子的選擇,瞭解他所做所為的意義.

這是最好的結局,對於父子關係和親人關係而言,真正的愛,不是相互捆綁拘禁,不是我給你許多自以為是的“好”和“愛”,而是尊重對方的選擇,給予理解和包容,彼此都獲得自由和平靜。

今天是父親節,法露精舍祝大家家庭和美,端午安康。

父親節特輯|佛陀與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