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觀後感(一):佛陀因何悟得平等與博愛?字字珠璣

 佛陀在去村子乞食途中被荊棘扎到,村口,一群婆羅門與剎帝利大肆嘲笑。

  婆羅門:聽說您無所不知啊,佛陀。居然也會受傷,真是大開眼界。

  剎帝利:看現在,誰還相信你是大聖人。

  婆羅門:這地上都是荊棘,在這個村裡,你可不受歡迎。

  剎帝利:你不是每天乞食嗎?來呀,走過來吧!

  佛陀:(平靜地)我請求你們,請讓我,到你們村中乞食。

  婆羅門:好啊,你不怕被刺,就進來乞食吧!

  佛陀看了看地上,神態自如地踩著荊棘走過去。

  此時,一個首陀羅(賤民)在旁邊不安地注視著。幾秒之後,首陀羅跑去試圖掃開荊棘。

  剎帝利:喂!蘇利陀,你要是敢掃,就別再想回到村裡!

  蘇利陀看了看他們,繼續掃開荊棘。

  蘇利陀:(合十)您可以進村了。除了他們,還有很多人願意給您施捨的。


《佛陀》觀後感(一):佛陀因何悟得平等與博愛?字字珠璣


  說完,蘇利陀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對佛陀稽首合十。

  佛陀對蘇利陀摩頂,蘇利陀嚇得避開。

  蘇利陀:您別碰我!連我的影子都會玷汙您的!

  佛陀:為什麼我會被玷汙呢?你和我們一樣是人。一個人的觸碰,又怎麼會玷汙另一個人呢?只有貪婪、仇恨、愚痴和慾望能將人玷汙。像你這樣充滿愛心的人,只會讓別人快樂,而不是痛苦。

  婆羅門:你算什麼聖人!對種姓和瓦爾納一無所知。不是穿這身就能當棄絕者!

  剎帝利:你就是個騙子!

  佛陀:從他人身上奪取人性之人,這是真正的騙子。如果稱我為欺騙者能讓你們滿意,那也可以。這個人像我們一樣,也是生命。視他低人一等,蔑視他,這也是欺騙。

  婆羅門:我跟你說,這就是我們的法,何來欺騙!

  佛陀:

這片土地,孕育了世間的萬物,也孕育了他。歧視他,正是在誹謗這片土地。我們向天空拋灑塵土,天空不會降低高度,也不會被汙染,而塵土卻會落回我們身上。天空向無偏見,像一位父親,蔭庇我們。大地之上產出的穀物,從不曾挑揀食用它的人。微風為眾生帶去清涼;水,為眾生消解焦渴。大自然從沒有歧視。我們人類又為何要相互貶低?


《佛陀》觀後感(一):佛陀因何悟得平等與博愛?字字珠璣


  婆羅門:你說著大道理,怎麼不讓他做你僧團的比丘呢?

  佛陀:您說得極是。蘇利陀,你願意做比丘嗎?

  蘇利陀:我是個賤民,做您這樣偉大的比丘,我哪裡有資格。

  佛陀:他人之痛,也能使你痛苦,你有這樣的品性,世間無出其右。我,佛陀,歡迎蘇利陀,成為我的比丘。

  蘇利陀合十並跪倒在佛陀腳邊。

佛陀因見天地孕育萬物,天地對萬物,無私而公允,悟出了博愛與人人平等。而人類社會卻把人們分成了三六九等,尤其是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極其嚴格,這也導致了向人類揭示偉大智慧的佛教差點在印度本土失傳,因為婆羅門與剎帝利容不下它。

很多人從這個故事裡看到了佛陀的博愛和人人平等。而讓我印象更深的是固執的婆羅門因為利益和私慾禁錮著自己,不肯睜開眼睛去看到和承認別人的偉大、博愛和智慧。

一位偉人,提出了偉大的智慧,卻不被他的民族和國度所接納和傳承,這到底是誰的悲哀?

人世間的悲哀莫過於此!他們明明是人,卻如毒蛇般噬咬著要救他的農夫。墮入地獄的心靈,不但看不到眼前的想要拯救它的光明和幸福,還要將那光明和幸福一起拉入地獄,和它一起沉淪。


《佛陀》觀後感(一):佛陀因何悟得平等與博愛?字字珠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