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發展網訊(小蘋果/文 昌哥/圖)7月26日,由重慶市涪陵區委宣傳部組織的“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網絡媒體走基層採訪團第三站來到了位於涪陵江南主城敦仁街道和荔枝街道交界處烏江橋頭一帶的崩土坎社區。
據崩土坎社區黨員書記羅春璉介紹:社區於2014年12月24日成立,面積0.05平方公里。社區居民主要為城區五個街道貧困或特殊人群(其中,低保人1932人,吸毒人員98人、矯正人員20人、刑釋解教人員30人、精神病人患者28人),社會治理難度較大。
近年來,崩土坎社區堅持“家在社區,和諧鄰里”理念,探索社區治理“五化五建”工作法(實行“網格化”管理,構建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聯動的便民服務平臺;實行“信息化”管理,構建視頻監控、物業管理、治安巡邏、app動態管理四位一體的治安防控體系;實行“法治化”管理,構建警務室、法律援助諮詢室、小馬工作室、特殊人群管控室四管齊下的社會治理防線;實行“親情化”管理,構建黨員之家、志願者之家、留守兒童之家、空巢老人之家四大功能的精神文化家園;實行“制度化”管理,)
目前社區“三強化”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崩土坎社區緊緊圍繞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這一目標,組織全體幹部、黨員群眾,認真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黨員們的學習熱情,讓黨的十九大精神紮根基層。
通過相互交流,強化“集中型”宣傳。深刻領會,強化“自學型"宣傳。服務群眾,強化“上門型”宣傳。匯聚創文力量,開展創建文明城區工作。持續開展全覆蓋宣傳,營造濃厚文明氛圍。
一是利用陣地宣傳。通過橫幅、宣傳專欄、宣傳海報、QQ群、微信群等方式,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普及文明創建、文明禮儀、志願服務、環境保護知識。二是入戶走訪宣傳。組織社區專職幹部、居民小組長、網格員持續開展入戶走訪,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讓居民人人知曉創建工作,人人爭做文明市民。三是會議培訓宣傳。利用召開院壩會、“學禮儀、講文明”演講比賽、文藝演出、文明禮儀知識培訓、文明禮儀講座進校園、鄰里守望等各類會議、培訓宣傳,營造濃厚文明氛圍。
開展多形式活動,激活社會文明細胞
一是開展關愛活動。開展“大手拉小手”、“集體老人過生日”等活動,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二是開展慶祝傳統節日活動。積極開展春節長桌宴、鬧元宵、端午節齊動手包粽子、中秋節品月餅、重陽節吃長壽麵等慶祝傳統節日系列活動,讓社區居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三是開展社區志願服務活動。計劃組建維修志願服務隊、助殘志願服務隊、“楊柳情”文藝隊等8支志願者隊伍,建立愛心休閒驛站,為過往居民、環衛工人提供免費休息場地和飲用水。
開展常態策劃設計,助推文明志願活動
一是將依託區科協、文聯、國資委等部門結合本社區實際開展調研活動,並定期召開調研情況學習會,將本社區可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進行策劃、設計。二是將可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進行公示,收集廣大居民群眾的寶貴意見,再進一步進行項目修改。三是將已定志願服務項目進行分類,制定項目開展計劃,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有效地實施志願服務項目。
據悉社區為打造特色志願服務品牌,引導全民文明建設。崩土坎社區以社區“婦女之家”為基本依託,以婦女、婚姻、家庭為主軸,以解決婦女和家庭特別是困難婦女、兒童和家庭日常生活領域所需所盼為主要任務,充分發揮巾幗志願者在家庭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打造“鄰里守望•姐妹相助”巾幗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品牌,引領轄區廣大婦女在參與巾幗志願服務中提高思想修養,在奉獻友愛中增進幸福感,在共享發展中推動社會文明程度提高。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推動社區全面工作,助力黨建引領,推進社區四個專項服務
“愛心幫幫幫志願服務進行時”專項。社區組建了“紅巖志願者”等8支志願服務隊伍,志願者人數達200餘人。“開展扶貧濟困服務”專項。社區組織開展以貧困居民為主要對象,以節日慰問、臨時救濟、整理家務、打掃衛生等日常幫扶等活動。“鄰里和諧,守望相助,服務大家”專項。社區設定每月10日為“社區鄰里互助日”,原創了一首“鄰里一家親”歌曲,並圍繞“鄰里互助、共創和諧”的主題,每年組織社區居民自編自演“鄰里一家親”文藝匯演,營造社區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零錢都是愛心,服務困難人群”專項。社區設置愛心捐款箱,鼓勵社區幹部、黨員、志願者、社區居民踴躍參與捐款。
大力開展針對社區兩牢人員.精神病人.貧困人群的幫扶救助。一是提倡“公租房•百姓家”為內核的“家文化”,社區堅持“鄰里一家親”的宗旨,始終把志願服務對象確定在最需要幫助的人群身上,以老、弱、病、殘為重點,用志願服務打造社區居民的“溫馨家園”。二是社區努力拓寬就業渠道,解決部分困難人群的再就業問題。三是社區通過解決場地,爭取資金,開展培訓,逐步啟動困難群眾之家,搭建困難群眾就業平臺。
強力開展社區綜合治理工作。一是社區自開展小區服務管理以來,不斷探索新的服務管理模式,不再侷限於“走走、看看、做記錄”。二是社區建立了特殊人員管理臺賬,並有針對性開展社區特殊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三是根據特殊人員、重點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專班”工作計劃,嚴格實行“多對一,一對一”的工作模式。四是社區按照《社區矯正人員日常管理制度》和矯正對象報到情況,定期到矯正對象的家庭、或工作單位,做到隨時與社區矯正對象保持聯繫,掌握矯正對象的動態和基本情況。五是為進一步強化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社區成立了“小馬工作室”“法律援助諮詢室”等基層調解機構,並引入司法調解員。六是為進一步滿足居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綜合治理工作格局,拓展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有效路徑,區政法委、敦仁街道、敦仁派出所、社區居委會通過四級聯動不斷優化完善小區綜治管理模式,即社區重點管理人員社會活動、個人信息檔案、同住家庭成員檔案及特殊群體跟蹤、幫扶、矯正等,四個單位聯手應對小區紛繁複雜的現場管理,有效助推了社區綜合治理和公共服務邁上新臺階。
據瞭解社區探索治理“四化四建"工作以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顯著提升,社區連續三年獲得區、街級“紅旗社區”榮譽。
閱讀更多 鄉村發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