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在中國,就連20歲出頭的年輕人也紛紛擠進買房隊伍:6個錢包湊首付,還貸數十年,不惜做“房奴”也要拼命買套房子。那麼,美國的年輕人是否也同樣揹負著房產的枷鎖呢?

為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一、整體看來,現在的美國年輕人沒那麼喜歡買房

美國千禧一代,即年齡在25至34歲這一階段,通常是購買首套住房的黃金時段,這也是一些經濟學家看好房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大數據顯示的結果卻大相徑庭。對於大部分美國人年輕人而言,買房卻是一件很遙遠的事,他們基本到了中年才會給自己購置一套房子。

美國年輕人不願意買房到了什麼地步呢?35歲以下的美國人,只有36.3%的人買了房!在中國這個這個比例超過70%。

而且近10年來,美國人的購房率更是急劇下降!特別是剛畢業的美國大學生,基本都在外面租房,買房這事基本不會提上日常行程。

為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在中國,沒房聽起來很慘,但為什麼在美國,大家都不願意買房呢?

二、美國的工資增幅以及各種貸款,使之負擔不起高額房價

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 (NAR) 數據顯示,4月美國房價中位數同比上漲6%至24.48萬美元,保持連續62個月同比上揚。

與之相比,年輕人的收入卻不怎麼樂觀。儘管2017年美國的就業形勢十分良好,最新的失業率控制在4.1%,但是薪資卻沒有太大增長,研究顯示,在過去一年內,一半以上的員工工資沒有增加。

為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美國年輕人還揹負著各種貸款,尤其是美國高額學費導致的學生貸款。去年,美國有200萬的學生負債10萬美元,而全國學貸加起來有1.3萬億美元!所以,大多數的美國年輕人儲蓄是很少的。

此外,美國年輕人經濟獨立,和中國另一個不一樣的地方,美國大多數父母並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幫子女買房,因此,美國年輕人想要在工作頭幾年存到銀行可提供的20%的首付款並不容易。

低薪資、高負債、無儲蓄,原來大洋彼岸的年輕人不是不想買,而是同樣買不起。

為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三、中美年輕人租房差異對比:觀念與制度

1.在美國租戶是”上帝“,是法律保護的對象

不同於中國租賃市場的不成熟,美國具有較完善的租房體系和法律法規,許多房源都是由房屋租賃公司統一開發、規範管理。租客在與出租辦公室簽訂合同後,權利會受到充分保護,不會突然被房東趕走。

2.美國在“租售同權”這件事上走在了前面

在美國,去年人們在租房上花費了4856億美元,創歷史紀錄。平均家庭支出接近11300美元(約合人民幣73000萬元)。如果按《2017租賃時代白皮書》中絕大多數人的月租金不到2000元計算,一年租金不到24000萬元。將這個數字和美國的租金相比,中國的租客幸福得多。

為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僅從絕對的花費來看,一輩子租房肯定比買房住一輩子划算。但是,中國的房子承載了戶口、學區等附加價值(高溢價),而且人們對房價抱持續升值的預期極為強烈,再加上傳統的觀念,多重因素疊加,使得中國人民拼了命也要買套房子。

為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真正做到了“租售同權”!美國的基礎教育,遵循的是劃片入學原則,全美大概1.5萬個學區。

但美國學區的標準不是產權,而是實際居住。也就是說,入學的標準不是房產證,而是真實居住在這裡的證明。也正因為如此,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美國年輕人選擇租房更加坦然。

為什麼美國人租房過得像大爺,中國人買房活得像孫子

對於中國年輕人租房未來狀況,巴樂兔認為,隨著隨著住房向居住屬性的迴歸與一系列租房新政輪番登場,中國年輕人關於租房與買房的觀念和預期也必定發生與美趨同化轉變。

歡迎關注【巴樂兔租房】,這裡有關於租房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