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賈乃亮失意發微博,獲粉絲打賞200萬元,背後原因分析揭祕

導讀

這幾天,網絡上的流量之王莫過於“李小璐”事件了。在輿論一片譴責錯誤一方時,昨天因為該事件延伸出的又一個爆點,著實讓人嚇了一跳。

風波後,賈乃亮在微博髮長文透露遭留言攻擊的心情,然而,卻沒想到,他這篇長文竟然獲得了 200 多萬元的打賞。

撇開八卦不談,粉絲經濟真的讓我們目瞪口呆。

對於普通人來說,打賞絕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但對於有的人來說,獲得打賞簡直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剛剛我們在導讀裡面提的是,風波後的賈乃亮的微博長文獲得了3000萬粉絲的支持,甚至獲得了200多萬元的打賞。其中,左左街打賞出了999. 99 的金額,而綠帽社則給出了 600 元。目前,賈乃亮已經關閉了文章的打賞功能。

逆天,賈乃亮失意發微博,獲粉絲打賞200萬元,背後原因分析揭秘

撇開八卦不談,粉絲經濟足以讓大家感受到威力了吧。簡直就是可怕到你想象不到。現在我們也經常說“小鮮肉”啊,演員的收入過高,其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瘋狂的粉絲經濟造成的。

今天,小金就來帶大家聊一聊,粉絲經濟究竟為什麼這麼火。

粉絲經濟這麼火,它究竟是什麼?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認為: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將其變為忠誠的顧客,並參與到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推廣過程中,就是粉絲經濟。

這樣來看似乎與傳統商業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然而移動互聯網普及狀態下的粉絲形態卻是不同的,粉絲屬性、增長方式、互動模式都是與傳統商業環境所不一樣的。

拿當下最火的小鮮肉粉絲經濟來看,他們受到追捧不外乎是因為其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而商業價值又從兩個方面能夠體現,一是大數據;二是變現能力。微博粉絲量、百度指數、各類排行榜等等數據在大數據時代代表著他們的影響力覆蓋範圍,從死忠粉、路人粉到國民熟知度、好感度等,這個範圍究竟有多大從各類數據便能體現。而提到小鮮肉粉絲經濟的變現能力,那可謂是花樣百出,演唱會門票、手燈、手幅、應援物、周邊、同款、投票等等,90後、00後的追星消費意願及能力真的不同於以往80後,可以說這是一個抓住了90後00後,就抓住了粉絲經濟時代。

而在現如今的中國,最能詮釋“粉絲經濟”四字的當屬鹿晗等小鮮肉,當然像本文開頭主人公賈乃亮,以及網紅鼻祖“李小璐”,他們的驚人數據、商業價值都足夠讓人咋舌。

其實賈乃亮一家,尤其是李小璐一直被譽為是“網紅鼻祖”。例如早在2015年,賈乃亮、李小璐、甜馨一家三口甜蜜現身騰訊視頻《帶你去見TA》,與現場粉絲及線上網友進行了一場“零距離親密約會”,超高的人氣也帶來了節目新的互動紀錄。當時情況是,在線人數達178萬,彈幕評論達75898條,平均每秒鐘就有14條彈幕被網友發送。

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大家大開賈乃亮和李小璐的微博,兩人光微博粉絲加起來就超過1個億。一個億的受眾遠遠超過許多媒體。更何況,這些粉絲的忠誠度、黏性,都是一般媒體所不能比的。

逆天,賈乃亮失意發微博,獲粉絲打賞200萬元,背後原因分析揭秘

這裡我們再來講一下粉絲經濟的經濟利益。

營銷學上公認的一個常識:發展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挽留一個老客戶的 3-10倍。因此,通過互聯網低成本積累自己的粉絲會員已成為未來企業的一種核心競爭力。

“ip”是知識產權的英文縮寫,而知識產權指的是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從2012年起,這個詞在互聯網大佬的演講中頻頻出現。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消費心理學裡的名詞—‘歸屬感’消費。

消費的概念有兩個要素:一是滿足慾望,二是經濟行為。

歸屬感消費,帶來的正是消費上的慾望滿足,他具有極強的吸納性,往往可以讓用戶付出遠遠超出商品價值本身的消費行為,但是要打造用戶的歸屬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個好的品牌可以讓用戶來帶極強的歸屬感,如蘋果、LV這些業界大牌,但是這些品牌的宣傳、包裝,成本都是驚人的,而且往往無法複製。

通過對歸屬感消費心理的反覆研究,大家發現,一個好的IP,也很容易給用戶帶來歸屬感。

逆天,賈乃亮失意發微博,獲粉絲打賞200萬元,背後原因分析揭秘

其實IP就像是一個舞臺上的明星,他可能是一個遊戲、一個人物、一首歌、一部作品又或者甚至是一個名詞,他們通過在某一個領域內的成功,綻放出無可比擬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粉絲的眼球,通過一定的運營方式和沉澱,最終讓獲得用戶心目中的歸屬感,那麼當這個IP推出其他‘跨界‘的產品時,用戶就會不顧一切的去購買。

比如賈乃亮火了,他代言的《傳奇世界》、網劇、電影、醫療美容醫院也就跟著火了,極大的帶動了粉絲用戶的消費。這才是廣告商真正在乎的事情,要知道,在粉絲群中進行推廣,推廣成本是極其划算的,畢竟用戶對於明星形成了較高的心理認知度後,這種粉絲經濟的效應的消費又是不理智的歸屬感消費,產品的價值會被成本的放大。

鑑於以上講到的情況,因此賈乃亮就一篇失意的推文就能得到如此多的打賞,也就不奇怪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今許多人在互聯網時代,甚至作怪作醜都想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