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等醫保談判藥昨亮相

肺癌等醫保談判藥昨亮相

昨日,中國政府網掛出《關於發佈2018年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藥品範圍的通告》,輝瑞、阿斯利康、諾華、拜耳等10家跨國巨頭都有拳頭產品納入範疇,國內恆瑞醫藥和正大天晴兩家本土藥企的兩個品種也“雀屏中選”。記者發現,此次入選的都是名副其實的臨床救命藥,儘管我國對進口抗癌藥的依賴依然大,但個別細分領域已有國產藥開始突圍。此次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範圍包括10家跨國藥企的16個品種,均為血液腫瘤和實體瘤必需的臨床藥品,治療領域包括腎細胞癌、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皆因我國相關病種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非常大。

跨國藥企多款救命藥入選

通告稱,按照國務院要求,國家醫保局快速推進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組織70餘名專家歷經評審、遴選、投票等多個環節,並且經過書面徵求各類企業的價格談判意願,最終確認了12家企業18個品種納入此次專項談判範圍。

據瞭解,5月底國家醫保局掛牌以來一直在加速落實抗癌藥品降價。該局針對目錄內的抗癌藥要求積極做好省級抗癌藥專項集中採購,切實降低藥品價格,並探索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對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藥開展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將療效明確、臨床必需的新藥和好藥,通過談判以合理價格及時納入醫保目錄範圍。

本土新藥湧現

記者瞭解發現,越來越多國產好藥開始衝刺醫保談判,這次就有恆瑞醫藥研發的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藥物培門冬酶注射液(艾陽)和正大天晴研發的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藥物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福可維)入選談判名單。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往獨家專利腫瘤藥基本都為外資巨頭所壟斷,國產仿製藥雖多,但原研藥卻難以與進口藥比肩。而在國家政策支持發展創新藥的激勵下,近年來湧現了不少本土新藥,且臨床療效頗受肯定,所以陸續有藥物得以爭取到進入醫保談判的機會。

“目前國內部分新藥的質量、療效和安全性已經逐漸接近國際水平,儘管大部分靶向抗癌藥依賴進口、給談判‘成交價’帶來了挑戰,但好在就細分領域而言,已有國產藥開始突圍。”業內人士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