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2018年3月21日 零時15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此時節,陽光明媚,春意融融,雨霽風光,萬物競生,正是“春色惹人醉,楊柳萬千條”的大好時節。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春分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在這風和日麗、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的陽春三月,泡一杯香茗,捧一卷詩詞,走進詩人騷客筆下的“春分”節氣,別有一番意味。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



春分習俗

春分立蛋

立蛋,也叫“豎蛋”,據說是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豎起來。有史料記載,這個小遊戲在中國已經玩了四千多年了,而現在這個小遊戲,或者說這個春分的習俗,已然成為了全世界都在玩的小遊戲。據說春分這天受地球引力影響,雞蛋是最容易立起來的,你曉得是為什麼嗎~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春分送春牛

送春牛,實際送的就是印有農曆節氣的二開紅紙或黃紙,上面還印有耕田的圖樣,一般都是些機巧的人挨家挨戶的送,說些吉利的話,唱些應景的曲兒,直到主人家願意掏錢買下春牛圖。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這項習俗已是越來越少了,小編小時候還每年都會遇到這樣來送春牛圖的秒人兒呢~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

春分放風箏

風箏,古時候稱紙鳶,早期一直應用於軍事活動中,據說古時巨匠魯班還曾乘坐木鳶飛上天空,後來把木頭換成紙,才有了紙鳶,到了五代時候,人們又在紙鳶上系以竹哨,風入竹哨,聲如箏鳴,因此才有了風箏的叫法。

正值春光明媚的春分時節,不若趁著和暖的春風,一起去放風箏呀~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明日春分,來看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特別是第一個你想試試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