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王莽正名

為王莽正名

王莽在歷史上的人緣歷來不好,兩千年來罵聲不絕。唐白居易的詩大體上代表了公眾的一般意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為登皇帝位,謙恭偽善幾十年,贏得公眾的讚譽,然後“一闊臉就變”,上臺後撕下溫情的面紗,露出原本猙獰面目,“巨口短頷,露眼赤睛,聲大而嘶啞”,簡直就是一怪獸。倒行逆施激發民變,赤眉、綠林起義以至南陽劉秀終於將其推翻,建立東漢政府恢復漢統而告終。有關王莽的記載主要見於《漢書》,卷九十九有一篇長長的傳記。漢書作者班固為東漢子民,以維護漢家正統為己任,作為篡位者的王莽傳記真實性實在很可疑,評論更是一邊倒的口誅筆伐,善舉既被定位“偽裝”、惡性劣跡更不用說,給後世學人分析判斷造成很多困難和誘導。

王莽的發跡得益於其姑媽,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元帝就是那個把宮女王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的皇帝,這麼個大美女嫁給了別人,腸子都悔青了,沒過多久就鬱悶死了。公元前33年,兒子成帝即位,成帝也喜歡美女(恰好這時代又出了兩個史上有名的大美女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對權力興趣不大,任命母親王政君的哥哥王鳳(王莽的大伯)為大司馬、大將軍攝政。前33年至前8年,王家一脈的王音、王商、王根等母系外戚相繼掌權。王莽在這期間得了家族長輩們的佑護和青睞,職務飛昇,到公元前8年王根死後,被任命為大司馬,時年三十八,可謂年輕有為。這段時間也就是王莽的“謙恭之時”,期間表現確實很優秀,在王氏下一輩當中可謂出類拔萃。《通鑑》雲:

“莽既拔出同列,繼四父而輔政,欲令名譽過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諸賢良以為搼、史,賞賜邑錢悉以享士,愈為儉約。”(《資治通鑑》卷三十二)。

《漢書》雲:“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

又云:莽“宿衛謹敕,爵位益尊,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振施賓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故在位更推薦之,遊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傾其諸父矣。” (卷九十九)。

另有:“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以為僮使,問知其夫人,皆驚。”

這是其作為大司馬以後的表現,以國家總理級的身份而把老婆打扮裝飾象奴僕丫鬟一樣。實話說,這種行為無論如何也是不常見的,以此見其修身治家之一斑。這期間王莽的表現應是有目共睹,贏得了大多數人的交口讚譽,否則王氏子侄眾多,王根死後,太后王政君也不會挑出王莽來作輔政的大司馬執掌大權。至於王莽其本質如此,還是偽裝成好人,實已不得而知。宋代蘇洵有《辨姦論》雲“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慝”。《通鑑》的評論是“飾名如此”,似乎都在指責王莽在演戲邀虛名,一口咬定王莽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是邪非邪,見仁見智,只有自己去分析判斷了。

公元前7年成帝忽然死了,成帝死的有點傳奇色彩,史書為尊者諱,對於其死含含糊糊,民間的傳說是因春藥服的過多,精盡人亡死在趙合德的床上。王莽奉命追查,趙昭儀因此而自殺。哀帝即位後,王莽經歷了一次仕途上的嚴重打擊,被迫辭職,在家裡隱居了一段時間。賦閒期間的王莽作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莽杜門自守,其中子獲殺奴,莽切責獲,令自殺。”因兒子殺了一家奴,王莽把他親生兒子硬是給逼死了。縱觀王莽一生,其家庭景況不幸的讓人同情,四個兒子被他殺了兩個,逼死一個,還有一個有些弱智。老婆也“莽妻以莽數殺其子,涕泣失明”於公元21年死掉。王莽以皇帝之尊,卻未寵幸多少後宮,老婆死後,在民間找了120個美女。數目雖說已不少,但比之東漢後宮動輒6000佳麗比起來,實在算不上多,王莽當時已經66歲,想來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王莽的個人生活在中國數百名皇帝當中,並不奢侈,算得上是艱苦樸素的一個,也並沒有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耍兩面派,這點上,《漢書》和《通鑑》上都沒有什麼可指責的不良記錄。

和成帝不同,漢哀帝不喜女色而好男寵,和近臣董賢大搞同性戀,不知是否患了愛滋,沒作幾年皇帝就死掉了。公元前1年,王莽在其姑媽王政君的幫助下重掌朝綱,首先收拾了董賢,後找了劉氏一位9歲的小孩子為皇帝,是為漢平帝。自此“大司馬莽秉政,權日盛,百官總己以聽於莽”,不久又受太傅、安漢公號。這時期王莽的聲譽依然不錯“郡國大旱、蝗,民流亡。莽上書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付大司農助給貧民。”“又起五里於長安城中,宅二百區,以居貧民。” 又“為學者築舍萬區,制度甚盛。網羅天下異能之士,前後至者千數。” (《通鑑》卷三十五)捐錢蓋房救助災民之類善事的作了不少。到公元5年,加九錫,九錫是車馬、衣服等等九種物什,皆“天子制度”,這時候王莽的地位已經和當時的皇帝差不多了。《三國演義》中魏武帝曹操也想搞“加九錫”之類的把戲,因漢臣多人反對好像就沒成功。王莽似乎是眾人擁戴,根本沒費什麼勁,反而惺惺作態的推辭了大半年。他女兒這時候也嫁給了皇帝成為皇后。

平帝當了五年皇帝,在其14歲的時候死了。《通鑑》說是王莽“上椒酒,置毒酒中”害死的小皇帝,公元7年東郡太守翟義造反時這種指責開始出現,但真實性很可疑。王莽當時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帝,號令皆由其出,毒殺皇帝這種大逆不道之事放到任何時代都是很嚴重的,王莽也沒把握漢室的宗親能夠完全聽命於他,弄不好就身敗名裂或死無葬身之地,同時也看不出他在毒殺皇帝前作了些什麼準備工作和應對措施,如調動軍隊、全城戒嚴等等周詳的計劃和部署,似乎沒有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幹這種沒把握的事情。但不管怎樣,漢平帝真的是死了,之後王莽開始了其居攝時代。兩年後(公元8年)正式登基稱帝,成立大新朝。從姑媽王政君那裡討要傳國玉璽,太后想不到侄子王莽會幹出這種篡位逆天之事,“大驚”,不得已“乃出漢傳國玉璽投之於地”,據說還摔壞了一角,用金鑲邊修復。王政君老太太活了80多歲,一手提拔的王莽,結果成這樣真不知作何感想。

王莽當上皇帝以後開始了很多改革措施,如改很多地名,創立西海郡(今青海地區);恢復古代井田制度;禁止所有奴隸婢女買賣;改革幣制,幣值越鑄越大;實行專賣制度:酒專賣,鹽專賣,鐵器專賣;建立貸款制度:人民可向政府貸款,不收利息;實行計劃經濟:由政府控制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以消除貧富不均等等,給人感覺還是作了很多努力的,象王安石變法,但改革的效果不得而知。王莽對外干係搞得有點緊張,把匈奴的“匈奴單于璽”更改為“新匈奴單于章”引起匈奴不滿,西南邊夷也發生幾起民變,另外還發動了幾次對高句麗等的戰爭。

漢代時候由於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對一些自然災異現象很是重視,認為是上天的警世。如地震、日食、月食、彗星等等一出現就把皇帝緊張的不行,不是“大赦”,就是免租等。《西遊記》裡佛祖壓孫悟空的五行山據說就是王莽篡漢時候從天而降的(《西遊記》第14回),估計一定把王莽嚇個半死。作為儒生代表,王莽就古典經籍、語文學等召開學術研究,同時他非常相信天命,劉邦斬莽起義建立的漢朝被認為是火德,作為報復,二百年後王莽則定其大新朝為土德以繼之。在位期間作了很多異想天開的事情,如令太醫研究解剖學,給人裝上翅膀飛了幾百步遠等等。

天鳳5年(公元18年),樊崇赤眉起義開始發難,後綠林等民變接連不斷,以及乘勢而起的南陽劉氏宗族的劉寅、劉秀兄弟。到公元23年,叛軍攻入長安,莽“旋席隨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予,漢兵其如予何?”逃至漸臺,“公卿從官尚千餘人隨之”,其下王邑、王巡、唐尊、王盛等為之戰死,王莽亦被殺,時年68歲。

王莽後世評價實在不好,後人的態度很明確,幾乎無一不指其為謀逆篡位的亂臣賊子。有些評價還能些輔助點客觀的史實,有些則簡直就是一片辱罵。那些以正統自居以儒家為代表的評論家們大概忘了,王莽就是身體力行他們所標榜的黃帝、虞舜時代制度的施行者,依《周禮》、《王制》等聖王先道,夢想著建立儒家遠古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究王莽一生,作為個人,並未犯過什麼嚴重的過錯,其品性行為還都比較正常甚或可稱得上優秀。作為皇帝,也並不比漢朝或是別的朝代的其他皇帝乾的更差。其最後的倒臺和被殺是源於農民起義,而這些起義的原因後有學者說不是由於王莽的暴政造成,根本原因在於當時黃河的幾次氾濫和改道,造成了大量平民的流離失所和叛亂(《劍橋中國秦漢史》)。通過和平手段改朝換代的歷史上另有幾起,如唐的武則天情形就很類似,另外宋 趙匡胤也是搶了柴家幼兒寡母的天下而居之的,不同的是宋朝持續了幾百年,後世有足夠的一幫自命正統的文人來為祖上文飾篡逆的事實,王莽則缺乏這種好運氣。設想如果王莽的新朝能持續200年或更久,王莽或許也會被歌頌成一個象唐宗宋祖之類的聖君明主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