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歷史:後漢的政治

大白話歷史:後漢的政治

王莽篡漢本想利用制度治理國家,可惜思想太過前衛而以失敗告終,其經過大約為20年。雖然時間不是很久,但是蔓延的範圍很廣,擾亂的情形也十分厲害。所以民生方面還比不上秦漢之間的時候。漢光武帝平定天下後,也是以靜為治,希望休養生息,因此國家日漸安寧。漢明帝、漢章帝兩代也大概能繼承光武帝的制度,因此,這三朝,被稱為後漢的治世。

後漢的政治,本來還算平穩,可惜最終壞於外戚宦官的專權。而外戚的專權,起於漢和帝的時候。先是漢章帝的皇后竇氏無子,立貴人宋氏的兒子慶為太子,而竇氏把另一個貴人梁氏的兒子肇,過繼為自己的養子,並殺宋氏和梁氏這兩個貴人,廢慶為清和王,立肇為太子。

漢章帝死後,肇繼任皇位,就是漢和帝,太后竇氏臨朝並用其兄長竇憲為大將軍,專權跋扈。漢和帝慢慢長大,於是聯合宦官鄭眾謀殺了竇憲。這是後漢皇帝與宦官合謀誅殺外戚的先河。漢和帝死後,立漢殤帝,漢殤帝當時才出生100來天,第二年就死了。太后鄧氏迎立漢安帝臨朝15年,鄧太后死後,漢安帝重用皇后的哥哥閻顯,又重新宦官和其乳母王聖等。閻皇后無子,後宮李氏生順帝,立為太子。而順帝被閻皇后所廢。漢安帝死後,閻皇后立北鄉侯,可惜未成年就死了。這時宦官孫程等迎立順帝,殺閻顯,把閻後遷至離宮。

漢順帝用後父梁商為大將軍,梁商死後,子梁冀繼任大將軍,專橫較之以前的外戚更為跋扈。漢順帝死後,衝帝即位,一年而崩。梁冀與太后商量立漢質帝。漢質帝雖然年少,但知道冀為跋扈將軍,發難於冀,遂被冀所殺,又立漢桓帝。漢桓帝和宦官單超等合謀,終於殺掉梁冀,於是後漢外戚專權劇終,宦官專橫就此開始了。

後漢時代,外戚宦官輪流把持朝政,漢朝自然腐敗不堪。尤其漢靈帝時,更是寵信宦官,又喜歡賣官、厚斂等無所不為。於是民窮財盡,黃巾之禍遂起。

大白話歷史:後漢的政治

黃巾軍的首領是鉅鹿張角,借符水治病迷惑大眾。他的徒黨遍佈全國,商量於184年舉事作亂。雖然黃巾軍是一群烏合之眾一打就散,但是從此以後,盜賊群起,都以黃巾為號,郡縣根本忙不過來了。於是聽劉焉的話,將刺史改為州牧,外官的勢力變得越來越大,也為以後的動亂埋下了伏筆。

這個時候,皇宮內部又添新亂。漢靈帝的皇后何氏生子為廢帝,美人王氏生子獻帝。漢靈帝想廢長立幼,但未及行就病死了,於是把這事安排給了宦官蹇碩來辦。當時何皇后的哥哥何進是大將軍,靈帝死後蹇碩想騙何進入朝殺之以立獻帝。何進得到消息後,擁兵不朝,蹇碩沒有辦法,只好立廢帝。廢帝即位後,知蹇碩之事,於是殺掉了蹇碩。何進就想趁機除掉宦官,可是太后不肯。何進謀召外兵,用以脅迫太后,宦官們知道何進要殺他們,急中生智騙何進入宮,群起把何進殺死。朝廷官員袁紹得知何進被殺,舉兵前來攻殺宦官,就在這大亂之際,涼州將董卓恰巧回京,京城中的大權,盡落其手。董卓廢廢帝立獻帝,獨攬大權。

大白話歷史:後漢的政治

董卓立漢獻帝后,各路諸侯推薦袁紹為盟主起兵討伐董卓。董卓劫漢獻帝奔長安而逃,各路諸侯並沒有討賊的決心,各自佔據地盤,互相吞併。然而董卓暴虐異常,被司徒王允和其部將呂布所殺。董卓部將李傕、郭汜起兵為董卓報仇,王允被殺,呂布逃到東方。後來李傕、郭汜內訌,漢獻帝逃到洛陽,召正在洛陽的曹操來勤王,曹操遷帝都於許昌,於是大權盡落在曹操手中,漢獻帝只是傀儡般的存在而已。此時,各路諸侯紛紛割地自立,曹操也一時無法平定,中國也最終成為三國鼎立的局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