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五代中存在最短的朝代,真的比不上真正的大漢王朝

後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從劉之遠建國到被後周滅國僅存三年。

後漢----五代中存在最短的朝代,真的比不上真正的大漢王朝

劉知遠畫像

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死後,劉知遠預感到天下將要大亂,所以著意經營太原。為了加強自己的實力,他處死了吐谷渾首領白承福,奪取了大量的財富及數千匹良馬。契丹軍進犯東京時,劉知遠既不出兵救援,也不抗擊契丹,而是採取了冷眼旁觀、等待其變的態度。契丹攻佔汴梁,滅亡後晉後,他也學習石敬瑭派人奉表於契丹主,耶律德光呼其為兒(又一個認賊作父的例子),並賜與木拐,相當於中原王朝賜給重要大臣的几杖。在中原人民紛紛起兵反遼時,諸將勸其發兵攻取汴梁,他卻不願與遼硬碰導致自己實力被削弱自己。待到契丹軍隊因人們反抗無法在中原立足而北撤時,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

後漢----五代中存在最短的朝代,真的比不上真正的大漢王朝

後漢

劉知遠稱帝后,他的舊日僚佐均成為朝廷重臣,開啟了後漢殘暴治國的開端。楊邠、郭威任正副樞密使,蘇逢吉、蘇禹任宰相,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平章事。在這些人中除郭威外,其它均為蠻橫無知、貪暴殘酷之徒。如宰相蘇逢吉,早在河東為慕僚時,劉知遠命其靜獄以祈福,實際上是要他釋放囚犯,而他卻把全部囚徒統統處死,號曰“淨獄”。當了宰相以後,仍不改舊習,曾草詔要將為盜者的本家和四鄰、保人全族處斬。

至於史弘肇更是殘暴絕倫,他掌握禁軍兵權,警衛都邑,只要稍有違犯法紀,不問罪之輕重,便處以極刑。甚至太白星白晝出現,因為有人仰觀,就被處以腰斬。有一百姓因酒醉與一軍士發生衝突,也被誣以妖言惑眾而斬首。至於斷舌、決口、抽筋、折足等酷刑,幾乎每日不斷。

王章任三司使負責理財,惟知暴斂,致使百姓因此而破產者比比皆是。舊制,兩稅徵糧時,每一斛加收二升,稱之為“鼠雀耗”,而王章命令加收二斗,相當於以往的十倍;舊制,官庫出納錢物,每貫只給八百文,百姓交稅也是如此,每百文只交八十文,稱之為“短陌錢”,而王章規定官庫給錢每百文只給七十七文,但百姓交稅每百文仍交八十文。後漢還規定私販鹽、礬、酒麴者,不論數量多少,統統處以死罪。

中央大員如此,上行下效,地方官員更加殘暴。青州節度使劉銖執法殘酷,行刑時,雙杖齊下,謂之“合歡杖”;他還根據犯人年齡的大小決定杖數,而不問罪之輕重,謂之“隨年杖”。衛州刺史葉仁魯捕盜時,往往將普通平民當成盜賊殺戮,或挑斷腳筋,拋棄山谷,致使這些人“宛轉號呼,累日而死”。西京留守王守恩為了聚斂錢財,胡亂收稅,稅目之多,包括上廁所,上街行乞,都要交稅,甚至連死人的靈柩,如不交錢,也不準出城埋葬。有時還放縱部下,強搶或偷盜人家錢財。因此,在五代各朝中,以後漢的統治最為殘暴。

後漢----五代中存在最短的朝代,真的比不上真正的大漢王朝

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僅一年便患病死去了,公元948年,劉知遠第二子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