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打工不如回到農村搞養殖業

蔣師傅是回鄉待業的青年,早年在農村養過鴨子,由於管理懶散虧本了,就隨村裡外出在打工搞基建,在外面做了幾個月,因他還是小工,累死累活也只是維持生活過日子,想來想去還是回到農村做自己善長的行業養鴨。這次回來他改變了方式方法,不再想養鴨,感覺到養鴨沒有經濟效益,後改成養鵝。現在市場上鵝肉買到十六塊錢一斤“獅頭鵝”,一隻鵝重在12斤以上,也就是說一隻鵝要賣到一百多塊錢。


在外面打工不如回到農村搞養殖業

他租了一百多畝荒山搭幾個棚就開始養起鵝來,鵝是雜食性家禽,對青草粗纖維消化率可達40%~50%,所以有"青草換肥鵝"之稱。從鵝的生物學角度看,鵝的肌胃壓力比鴨大0.5倍,比雞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細胞壁,易於消化。另外鵝消化道比體長長10倍,而雞僅為7倍,加上鵝小腸中鹼性環境,能使纖維溶解,因而鵝從牧草中吸收營養的能力特別強。牧草營養價值高,加上配合飼料的補飼,營養全面,使發展種草養鵝成為投資少、週期短、收效高、農民致富的一條好途徑。
在外面打工不如回到農村搞養殖業

蔣師傅選對了路子,因此他第一年就賺了好幾萬,他今年又養了差不多有兩千只鵝,估計去除成本可以賺到20多萬。
在外面打工不如回到農村搞養殖業在外面打工不如回到農村搞養殖業

在外面打工不如回到農村搞養殖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