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在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越嵩山的山腳下,有一間很起來很普通的古式建築,掩映在高山和叢林之間。就在這裡,卻藏有兩件國寶級的國家重點文物。這裡平時大門緊閉,只有文物工作者時常會到裡面例行巡視。這裡到底珍藏有什麼樣的寶貝呢?

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在這裡被精心保管的,是一對漢代的佈滿圖案的巨大石闕。在組成石闕石塊上的眾多圖案中,有幾幅內容是關於大禹在嵩山腳下治理洪水的情景。其中有一幅是大禹化熊圖,講述的就是四千多年前大於為了治理洪水化身一頭黑熊,在嵩山腳下奮力劈山,開鑿水道的故事。在距今約四千多年前的堯舜禹時代,洪水肆虐,氾濫天下,人畜死傷無數,人類與漫天洪水進行著殊死搏鬥。

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山海經.海內經》中寫道:鯀禹之時,洪水滔天。《莊子.秋水》也說:禹之時,十年就潦。因為他的國都是在這,所以他要開始治理洪水,一定是從他的根據地開始出發。根據考古學的研究和地理環境學的研究,確實當時發生過洪水。據史書記載,大禹是人們習慣上對他的稱呼,意思是偉大的禹。大禹生活於舜帝時代,被舜帝任命為司空來輔佐政事。鯀是禹的父親,曾經被舜帝派去治水。但是他採取的是堵得方法,雖然對局部起到了作用,但是最終水害連連,不能根除。

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史記.夏本紀》中記載: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最後被舜帝所殺,殺了鯀,還是不能消除水害。在此一籌莫展之時,大禹臨危受命,接替父親主管洪水治理。大禹接受了父親治水的經驗教訓,開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考察地形,樹立標杆來疏通各種水道,終於使洪水得到治理,使多條洪水大河流入大海。

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在後人描繪大禹的眾多作品中,一代帝王大禹,都是以一個勞動者的形象出現在治水工地上。據說大禹治水親自幹活,親自領導,親自指揮,親自策劃,親自參與行動。手指都沒有指甲了,腿上都沒有毛了,得了一種風溼病,走路都走不成。

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浙江省紹興縣的夏履橋村,傳說這裡就是大禹當年治理洪水時,丟掉的鞋子的地方。當地百姓為紀念大禹為民治水的功績,便在這裡造了一座橋,名叫夏履橋。大禹因為全身心投入治水,緊張時候鞋子丟了,帽子掛在了樹上,都顧不得拿。

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太平御覽.皇王部二》中寫道:禹,治洪水冠掛不顧者,不以下憂累其上也。就是說由於大禹為民忘我,民眾非常感激體諒他,從來不無故生事憂累他。大禹在婚後第四天,就忙著離開了妻子前往工地之水,這一走就是十三年。雖然說大禹也路過家門口,但是由於治水的工作繁忙,沒有進家看看自己的妻子兒女。

因為父親治水失敗被舜帝所殺,他去接替父親洪水治理,他是誰?

可見大禹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歷史人物,非常感謝他早年的治水方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