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提起京剧,我想大家脑海中浮现的莫不是一个个妆容古典,衣甲鲜明的扮相。慈禧太后当年也曾一时心痒,拉着大太监李英莲和一众宫女扮过观音菩萨,照片还流传至今。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慈禧太后拉着大太监李英莲和一众宫女扮过观音菩萨

今天给各位戏迷介绍“旦”的妆扮过程,以点带面,让大家体会一下京剧扮相的精致繁复。自古就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了对唱念做打的打磨和雕琢,一幅完美妥帖的妆扮也往往大有讲究。

细致介绍前,先说一点,京剧演员的所有妆扮、行头,头上戴的、身上穿的、手里拿的,都要将其理解成一个程式化的元素,每件都有固定的象征意义。行家只要看一眼人物的穿戴,其行当、性情、身份、地位、所处场合,甚至未来命运,就都能推测个差不离儿了。

回正题,旦角的妆扮较为复杂,所以一个讲究的旦角演员,至少要提前两个小时开始扮戏,才能描画出一张无懈可击的妆容。下面就分步骤给大家介绍:

第一步:俊扮

听闻有些戏迷朋友把京剧演员的化妆叫“勾脸”,实际上“勾脸”是指画脸谱的意思,像图中这样只是涂脂抹粉、描眉画眼,比我们平时化的妆浓些,这叫“俊扮”。京剧四大行当中,只有“净”和“丑”勾脸,“生”和“旦”都是“俊扮”(个别特殊角色勾脸)。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电影《霸王别姬》里张国荣“俊扮”照

第二步:勒头

京剧各个行当都要勒头,不同行当、不同戏码、不同角色、不同演员,各有针对性的勒法,如武戏演员要比文戏演员勒得更紧一点,有“吊毛”“抢背”“僵尸”“甩发”等高难技巧的角色,要勒得加倍紧一点,不然在台上一翻一扑,盔帽当众脱落,那叫“掭头”,算是演出事故。既要让盔帽戴住,又不能为了防止脱落而把演员的脑袋勒成葫芦,这个尺度,可相当考验梳头师傅的功夫。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电影《霸王别姬》中张国荣勒头照

勒头决定了演员的扮相成败,是最要紧的一步:先在演员头上罩网子,然后拎起两边长带卡住眉梢,用力向上吊起,环绕头部两圈,勒紧扎好,再勒一道浸过水的黑纱,勾出流畅的月亮门形状的发际线。经此一勒,演员的面部肌肤全部绷紧,眉梢眼角都如剑一般斜插鬓角,人显得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平日里练就的精气神,在这一刹那间扩大了几十倍。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一张图告诉你勒头前后的差别

造型是美了,演员可吃苦了。被两条布带紧紧勒住脑袋,尤其还正压在太阳、天柱等重要穴位上,若没有成年累月的苦功支撑,勒不了多久就会呕吐,那感受,恐怕只有孙悟空被念紧箍咒能够比拟吧。

第三步:贴片子

所谓“片子”,就是脸周这一圈黑发,乃是真人头发制成,分成一绺一绺,贴在脸周,起到修饰脸型的作用。贴片子的位置和手法对扮相非常重要,啥样脸型都可以通过贴片子调整成一张漂亮的鸭蛋脸: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电影《霸王别姬》里张国荣“贴片子”照

张国荣这样脸型,贴片子前后的差别还不是很大;有些演员的差别就非常明显了,“四大名旦”之程砚秋祖师爷,早年风姿盖世,后来中年发福,变成了左一这个样子: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四大名旦,左一为中年程砚秋

那这张银盆大脸要怎么唱旦角呢,就得靠贴片子啦。下图是程砚秋的《游园惊梦》戏照,那时候的他已经开始发福了,但经过贴片子的一番修饰也仍然很美(晚年的他还要更胖,需贴前后两层片子)……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程砚秋《游园惊梦》戏照

第四步:梳大头,插头面

所谓“大头”,就是模仿古代女子梳在脑后的发髻,梳头本身已经是一项功夫,像戏曲里这样全套用假发装扮,程序更是十分复杂,包括戴线帘子、勒大簪、上发垫等,本宫就不赘述了。

之后就开始戴头面。严格说来包括头上戴的一切,发网、大发、发簪等等那叫“软头面”;以下出现的首饰叫做“硬头面”,不过通常也简称“头面”。头面是成套的,包括数十件,《霸王别姬》里,袁四爷就曾阔气地送过一套水钻头面给程蝶衣。这属于民国时期才出现的时新货,搁现在也要三五千块钱,出手确是大方。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电影《霸王别姬》中袁四爷送给程蝶衣的水钻头面

京剧中有一点特别有意思的,就是它的高度程式化。不仅表演上程式化,造型上也是:从头面到妆容到衣物,每一件都有它的象征意义,代表一定的身份、地位、场合、个性甚至未来的命运归宿,每个人物的造型都是相对固定的,不能乱穿乱戴。

比如说“头面”吧,传统旦角头面的样式都是一致的,只是根据用料不同,分为点翠头面、水钻头面、银钉(又叫银锭、银泡)头面。不同的人物戴不同用料的头面。点翠头面,是身份高贵的人物才能戴。贵妃、公主、有品级的夫人、相府小姐,起码也是个富贵人家的千金。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点翠”

▲“点翠”是一种古老的珠宝制作工艺,以翠鸟羽毛镶嵌在金属底上,鲜亮的翠蓝随着光线变化而渐变出华丽的层次感,永不褪色。但其制作工艺也十分残忍,一套头面要残杀一百多只翠鸟,如今已经禁绝了,市面上能流通的都是古董

银钉头面的件数比点翠头面少,款式也简单得多,主要是贫苦女子或是贞洁烈女戴。比如《武家坡》的王宝钏。在舞台上的应用范围最广的要数水钻头面,它和点翠头面的款式基本一致,区别就是镶嵌有机玻璃,模仿宝石效果,它算是旦角头面的基本款,无论什么身份戴水钻都不算大错。主要是娇俏少女或是小家碧玉戴,花旦基本都戴水钻。头面的戴发也是有固定的模式。

京剧演员是怎么扮相的?

头面

▲大连京剧院的青衣演员王安琪,从左至右依次饰演的是《凤还巢》程雪娥、《游龙戏凤》李凤姐、《伍子胥》浣纱女,根据身份不同,分别戴点翠、水钻和银钉

你看,大户人家小姐的端庄、少女的娇俏、穷苦人家的清贫,配以不同的妆束,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人物的气质也瞬间就不一样了。当然,京剧最重要的是演绎,妆扮只算得上是一种配合演出的形式。不过,历经数百年大浪淘沙的淬炼,无数“大家”的精心雕琢,即便是最外在的形式,也做到了极致。你们现代人常念叨着“匠心”、“情怀”,本宫看来,莫有比得过国粹京剧的。

篇幅所限,今天只是略略的提点一下扮相里的妆束。京剧里的各色服饰也是大有门道,有意思得紧,改日再开一篇给大家讲讲,回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