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單親孩子知心姐姐,「園藝治療」中風老人!美女志願者服務社會收穫愛情

她就是同學中出名的“公益人”

4年共參加志願者活動、

社會工作項目近20項,

服務時長近1600小時。

她就是就讀於江漢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

23歲安徽女孩胡文靜

做單親孩子知心姐姐,“園藝治療”中風老人!美女志願者服務社會收穫愛情

這些天,胡文靜正精心準備志願者培訓的課件。近期,她將受邀重回江漢區友誼青少年空間,為新到崗的志願者做一場培訓。“今年3月,我成為了首批被招募的軍運會骨幹志願者。這次培訓,正好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做社工服務的心得,交流應徵大型活動志願者的經驗。”

做單親孩子知心姐姐,“園藝治療”中風老人!美女志願者服務社會收穫愛情

整個暑假在青少年空間“紮營”

2014年,胡文靜參與了“艾滋宣傳週”活動,到工地上向農民工科普宣傳關於艾滋病的知識,“這是我第一次當志願者,卻讓我備受鼓舞。”

全國第五屆殘疾人技能大賽、園博園、聾啞兒童康復中心……哪裡需要志願者,哪裡就有胡文靜的身影,“總感覺自己一腔熱血,想幫助別人。”

2016年暑假,胡文靜來到江漢區友誼青少年空間實習,擔任暑期託管班的大學生項目助理及組長由於實習地點距離學校較遠,胡文靜乾脆將摺疊床搬到了辦公室,一住就是整個暑假。

做單親孩子知心姐姐,“園藝治療”中風老人!美女志願者服務社會收穫愛情

“高峰時有近80個孩子。”胡文靜不僅負責活動策劃,還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需求。“孩子們喜不喜歡你,心裡高不高興,都寫在臉上。”回憶起與小孩相處的日子,胡文靜就會滔滔不絕。

“孩子很敏感,親子關係尤其容易影響孩子。”曾有一名13歲的男孩讓胡文靜印象深刻,“除了特別調皮,他和其他孩子玩耍時,總是跟在別人後面,特愛鑽桌子。和別人講話時眼神總是躲閃。”通過觀察,胡文靜認為小男孩缺乏安全感。

“我經常將他‘抓’過來,拉著他談心。”胡文靜得知,孩子父母離婚後,本該由父親撫養,但父親又組建了家庭,男孩長期跟著嬸嬸生活,“他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為了讓他有安全感,我總會主動找他說話,讓他感受到有人在意他。”短短一個暑期,胡文靜感受到孩子的改變,“當你聊到他心坎上時,他知道有人能懂他、關心他,他也會開始聽你的話。到後期他特別信任我,也越來越乖。”

2017年5月,胡文靜重回江漢區友誼青少年空間,成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一名社會工作者。半年裡,她參與了空巢老人、散居孤兒、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區服務項目。

做單親孩子知心姐姐,“園藝治療”中風老人!美女志願者服務社會收穫愛情

“空巢老人非常孤獨,有些老人自我價值感低,生活質量差;一些精神障礙患者雖然病情較輕,但苦於無法融入社會正常生活。”對於不同群體,胡文靜提醒自己保持“同理心”,敏銳地觀察對方的內心感受,採取針對性的服務。

今年初,胡文靜參加了香港園藝治療協會在深圳舉辦的園藝治療課程。學成歸來後,她將園藝治療的方法運用於實踐中。栽種、培土、澆水,簡單動作裡包含了她的精心設計,“對一些中風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這些動作能起到鍛鍊作用,一起DIY盆栽還能當社交工具,增進老人間的關係。”

做單親孩子知心姐姐,“園藝治療”中風老人!美女志願者服務社會收穫愛情

在民權街打銅社區開展園藝活動時,一位60多歲的獨居老人顯得有些不合群,“感覺他很孤獨,與鄰居也不熟,但是他很喜歡養植物。”胡文靜利用老人的愛好,時不時請他向其他老人分享種植心得。老人漸漸打開了心扉,還邀請鄰居去家中觀賞植物。“老爺子跟我說,現在他自己都覺得自己變開朗了。”

做單親孩子知心姐姐,“園藝治療”中風老人!美女志願者服務社會收穫愛情

在園博園做志願者時,胡文靜收穫了愛情,遇到同為志願者的男友。“志願服務這件事,我們倆會一直做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