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萎缩

日元投机和卢布债务的损失,对拥有220亿美元的老虎基金而言,还不足以致命,虽然这是18年来业绩第一次倒退,1998年业绩比1997年倒跌4%。使老虎管理没落的真正原因是它的股票投资失误。与很多对冲基金一样,老虎管理在全球“宏观”投资接连失手后,转向股市投资。投资股票,罗伯逊一向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依据公司盈利能力确定合理价位,逢低吸纳,高价出货。

但金融市场进入1999年,却刮起了科技股旋风,以科技为主的“新经济”股份之涨落,并不完全按基础分析的模式运作,“价值法”基本上不能用以科技股的分析。罗伯逊低价买入大量的“旧经济”股份,而这些股份由于市场资金流入“新经济”股而持续大跌,比如持有逾22%股权的美国航空,在过去12个月内失去近乎5成的市值,使老虎管理损失惨重,老虎基金的每股资产从高峰的154万跌至二月底的82万美元,幅度高达47%。

作为对冲基金,老虎管理利用杠杆买空看好的股份,卖空利淡的股票,对于没有盈利的科技网络股,罗伯逊抛空这些股份是理所当然的,他先后沽空了两大热门股份朗讯(LucentTech)和MicronTech,可以想像这些交易为老虎所带来的灾难是如何巨大。

此后为势所迫,老虎管理在1999年第四季度开始追入已过势的“新经济”股份,先后大力吸纳英特尔、戴尔电脑等,接下高位派货“火捧”,结果“高买低卖”,在科技股上又输一把。

由于股市投资决策一再失误,老虎管理的资产1999年下挫19%,截至2000年二月底,再下跌13%,加上投资者纷纷赎回资本,从1998年9月以来,老虎管理的资产值已暴泻了160亿美元。由于严重亏损,老虎管理的资产,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佣金和分成利润以支付营运开支和雇员薪酬。

对冲基金的报酬,不像互惠基金来自管理费,而是从基金所实现的一定利润中抽取20%作为薪酬。老虎管理的客户非富即贵,他们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以鼓励基金回报跑赢大市,但要求投资收益必须超过一定水平时,才向基金支付佣金。在老虎管理亏损的情况下,要想获得佣金,基金的回报率就必须大幅反弹近50%,但这几乎不可能,而资金又不断被赎回,以至连最后的管理收费也不足以应付一般营运开支。

无奈破产

面对山穷水尽,罗伯逊万般无奈宣布老虎管理结业。剩下的60多亿美元的“退还”方式如下∶75%现金,5%为基金持有的11种股票,在2000年5月1日前逐步退还给公司各股东。老虎管理仍保留美国航空等5种核心股票,约为公司资产的20%,罗伯逊可能继续保留公司名号管理家族约15亿资产。罗伯逊表示不再“为他人赢钱”,并考虑坐下来写“财经类小说”。他仍然持有的5种股票,目的也在等待时机,善价而沽。据报道,老虎管理的许多高级基金经理,可能加入前执行董事LeeAinslie创办的MaverickCapital对冲基金。至此,曾经在国际金融市场叱吒风云,显赫一时的老虎管理集团终于树倒猢狲散,寿终正寝。

老虎公司倒闭虽然与时运不佳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罗伯逊固执的经营理念和独断专行的管理作风。正是因为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罗伯逊笃信自己的投资理念,那就是重点投资于属于传统经济部门的“价值股”,对那些公司没有盈利但价格飞涨的高科技股避而远之。但遗憾的是,过去两年中,老虎公司投资的大多数“价值股”惨跌,如老虎公司持有近25%股份的美国航空公司的股价从1998年4月的每股80美元跌到了目前的25美元。

在管理方面,罗伯逊几乎事事要干预,而且只相信自己的投资战略。如在美国航空公司的股票开始下跌后,罗伯逊不仅没有及时抽身而退,反而继续增加投资,以至于最后无法脱身。因此,近年来老虎公司的一些最优秀的管理人员相继离开,另立门户。亨尼西集团首席策略师查尔斯·格拉丹特认为,规模过大也是老虎公司存在的问题之一。他认为,当对冲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资产额超过100亿美元后,对冲基金的功能会逐步退化。

对冲基金分析家巴里·科尔文评论说:“有一句格言说,不要与市场对抗,朱利安这么做了,结果他输了。”告诫我们市场没有免死牌,任何与市场对抗的结果都是自取灭亡,而善于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脉搏与时俱进是职业投资人的生存必修课,绝对不为某种理论上的某个理念某个股票效忠性坚持。

下期精彩:顶级精英酿成的投资惨案(上)-美国长期资本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