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

题目上这句话,说来也是老生常谈,然而,尽管说了上千年,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尤其进入中年人的行列以后,这种感触就更加的深刻,所谓切肤之痛,真是莫可如何的事情。

老话说得好,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这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说到这里,不能不让人大大感慨一通。就说最近的一桩事情吧。大名鼎鼎的歌唱家李双江,晚年的大好时光完完全全被一个劣子李天一破坏的一干二净。如果说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过于遥远的话,那么,这李家父子的事情就是新鲜出炉的热烧饼。值得所有当父母的人认真思索一番。这面镜子是太及时了,给天下所有溺爱子女的人大大提了一个醒!什么叫养不教父之过,什么又叫妻贤夫祸少!

当然,说别人的事情,似乎人人都冠冕堂皇,义正词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似乎人人都是圣贤!其实,具体到自己身上,未必就那麽理直而气壮了!所谓的“灯下黑”就是这种现状的真实写照 !我们关中有一句最经典的说法,就是“老鸦笑话猪黑”,只看到别人的缺陷缺失,完全不顾及自己也是一身的毛病。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一直提倡的是“忠孝仁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圣先贤的教导何等谆谆可亲,然而世人真能依教奉行的却大大不然!

人在世间行,必得成家而立业,既成家就须养儿育女,千家万户,莫能例外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过去讲究多子多福,平常人家,三五个孩子不在话下。有权有势的人家,妻妾成群,自然子孙繁衍,人口众多。

孩子多,自然就“旗分五色,人有高下”。古今中外,哪能例外!所以,我们的先人总结得很好,谁家的祖坟上不长几棵弯弯树?!尤其大户人家,出几个败家子何足为奇!至于官宦之家,甚至帝王之家,“兄弟阋于墙而御外侮于外 ”的例子实在不多见!更多的是兄弟骨肉相残,争名夺利以致于六亲不认,刀光血影,史不绝书!当然,这些当老人的,大概绝不想出现这样的结果,良好的教育也未必能避免这样的家庭悲剧!

我记忆所及,此类的例子不在少数,最为深刻的当属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和大清的康熙大帝,历史上这两位帝王,绝对是重量级的帝王,一个“尊王攘夷 ”“九合诸侯”,声威赫赫;一个创业兼寓守成,平三藩,定华夏,居功至伟,雄才大略四字定评当之无愧。

可就是这样两位非同凡响的大人物,毁就毁在儿子们的手上。生前诸子争位,闹得不可开交,身后竟然骨肉相残,让两位老人九泉之下也闭不上眼!齐桓公的悲惨遭遇,至今让人思想起来依然不寒而栗!几个儿子在老子的灵床前就动开了刀兵,箭矢纷飞,竟然射到桓公的尸体上!停尸七十多天不能入土为安,尸体臭烂不堪,蚊蝇满布,这个景况惨是不惨?!

当然,历史上也有家富人和,子孙昌盛的家庭。我最推崇的就是唐代的郭子仪和清朝的曾国藩,既富贵又寿考的郭子仪郭令公,实在让人羡慕极矣!处事有道,治家有方,门第鼎盛,子孙昌盛,这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上绝对不多见。可以为人间之楷模,值得每一个当父母的人深思借鉴!曾国藩一生的功业史有定评,无须说得,儿孙争气也是曾文正公最大的德报!他的大公子曾纪泽出使沙俄,费尽机谋,为中国挣回了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大大给父亲争了光长了脸!

说罢历史,再看当今的现实,李双江的大公子给老父亲带来的不是光荣而是无休止的耻辱!接二连三的出丑,让老爷子的一世英名毁灭净尽,这样的不肖子孙在当今时代可谓屡见不鲜。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古话至此应该修改一番,老子英雄儿混蛋,就是当今时代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真实写照!

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既得不到那样显赫的声名,也决然受不到那样的奇耻大辱,所谓家和万事兴,平平安安,吉吉祥祥就是莫大的福分。当父母的万万不可溺爱子女,不仅儿女的前程事关重大,同样也是自己的一生荣辱的攸关所系,轻忽不得,马虎不得!

若想家和,就得身正而言教,一部《朱子家训》真该痛彻的实行,幸福的生活距离我们才不会太遥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