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個成語成就了10首詩,(含註解)真不是一般的厲害,值得品鑑

80個成語成就了10首詩,(含註解)真不是一般的厲害,值得品鑑

1、一言九鼎

負山戴嶽勝使楚①, 禮賢下士毛遂跟②。

利口捷給楚王說③, 因人成事歸國門④。

真情實意將遂贊⑤, 一言九鼎勝萬軍⑥。

自怨自艾不識士⑦, 愛才好士尊上賓⑧。

【說明】成語“一言九鼎”,見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 ①負山戴嶽――揹負高大的山嶽。比喻擔負重任。勝使楚――(這便是戰國時趙國)的趙勝(號稱平原君)出使楚國。勝:指趙勝,(人名)。據載,趙惠文王九年,秦國攻打趙國,都城邯鄲被圍,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請求出兵救援,並約楚合縱抗秦。可謂責任重大。 ②禮賢下士――尊重有才德的人,屈己延聘有識之士。毛遂跟――(於是平原君手下)一個名叫毛遂的食客也跟他一起去了。據載,當時平原君準備挑選二十名能文能武的食客一同前往楚國。已經選了十九人,但卻沒有選到毛遂頭上;於是毛遂則自薦,一同去到楚國。 ③利口捷給(jǐ)――指能說會道,言辭敏捷,善於應變。捷給:言辭敏捷,善於應變。楚王說(shuì)――(毛遂就是這樣)來說服楚王。 ④因人成事――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此指依靠楚國的力量辦成合縱抗秦之事。歸國門――(然後)回到趙國。據載,平原君與楚王談合縱時,“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於是“毛遂則按劍歷階而上”,以其利口捷給之本事直言利害而打動了楚王,使其當即答應與趙國合縱抗秦,並歃血發誓為盟而後回國。 ⑤真情實意――心意真實懇切。將遂贊――(平原君回國後就是這樣)把毛遂大加稱讚。遂:指毛遂。 ⑥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要作用。此指毛遂說話份量之重。勝萬軍――簡直勝過上萬的軍隊。據載,回國後平原君讚賞毛遂說:“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國家寶器)。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⑦自怨自艾――原為自己怨恨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後單有悔恨之義。此指原意。不識士――(這是因為我平原君過去)不能識別象您這樣有才能的人。 ⑧愛才好士――愛護、重視人才。尊上賓――(所以平原君從這開始把毛遂)尊為上等客人對待。“一言九鼎”成語也便由此而形成。

2、萬死不辭

跋扈自恣漢董卓①, 挾主行令作惡多②。

除惡務本王允意③, 計將安出連環謀④。

意切言盡對蟬講⑤, 萬死不辭蟬應合⑥。

巧言令色呂布吸⑦, 借刀殺人布斬卓⑧。

【說明】成語“萬死不辭”,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回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跋扈自恣(zì)――形容專橫霸道,為所欲為,無所忌憚。跋扈:專橫霸道;自恣:自己隨心所欲。漢董卓――(這便是)東漢時(大軍閥)董卓。漢:指東漢。 ②挾主行令――挾持君主,發佈命令。作惡多――(董卓如此)地做壞事很多。據載,東漢末年,董卓率大軍進入京城,廢除漢少帝,立起漢獻帝,並自封為相國。他獨攬朝政,跋扈自恣,作惡多多。 ③除惡務本――從根本上消除邪惡。此指將邪惡的根本董卓殺掉。王允意――(這是司徒)王允的心願。司徒:官名。 ④計將安出――計謀將如何制定呢?此指用什麼計謀殺死董卓呢?連環謀――(王允決定用)連環計。據載,王允知道董卓和他的義子呂布都是好色之徒。於是想用美人計、離間計、借刀殺人計將董卓一舉剷除。恰好王允府內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長得花容月貌,平時王允待她如親生女兒。王允打算先將貂蟬獻給呂布,然後再獻給董卓,讓他倆為此而相互爭鬥,借呂布之手殺掉董卓。 ⑤意切言盡――意思懇切,言辭毫無保留。對蟬講――(王允就是這樣把他的計謀意圖)對貂蟬說得清楚明白(看她是否願意)。蟬:指貂蟬。 ⑥萬死不辭――死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拼死效力。蟬應合――(這是)貂蟬所作的答覆和配合。據載,貂蟬回答王允說:“但有使令,萬死不辭。”於是王允和貂蟬則依計行事。董卓和呂布果然上鉤中計。 ⑦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偽裝和善,討好於人。令色:討好的表情。呂布吸――(貂蟬就以此種美人手段)將呂布牢牢吸引住。據載,因董卓勢大,又是呂布的義父,自然獨霸貂蟬不放,使呂布恨之入骨,自有殺董卓之心。 ⑧借刀殺人――自己不露頭面,利用別人去害人。布斬卓――(這便是王允通過貂蟬利用)呂布殺死了董卓。布:指呂布;卓:指董卓。成語“萬死不辭”也便由此而來。

3、馬革裹屍

班師得勝漢馬援①, 勞苦功高人自謙②。

禮士親賢對驥講③: 聲聞過情賞過寬④。

安不忘危胡人擾⑤, 保境息民我應擔⑥。

選兵秣馬自請戰⑦, 馬革裹屍好兒男⑧。

【說明】成語“馬革裹屍”,見於《後漢書·馬援傳》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班師得勝――軍隊出征,得勝歸來。班:還。漢馬援――(這便是)東漢時(能征慣戰的大將軍)馬援(一次在外作戰得勝而回京)。漢:指東漢。 ②勞苦功高――出了力,吃了苦,立下了大功勞。人自謙――(可是馬援)這個人自己卻非常謙虛。 ③禮士親賢――尊禮有知識的人,親近有才德者。對驥講――(馬援就以這種態度)對(前來歡迎慰勞他的)一個叫孟驥的賢士說話。都說了些什麼呢? ④聲聞過情――名聲超過了實際情況。此指馬援自謙的意思。聲聞:名譽。賞過寬――(我馬援的功勞不大)可受到的賞賜卻過多了。據載,馬援得勝回京,前來歡迎慰勞的人很多,馬援對其中一位名叫孟驥的賢士謙虛地說:“以前武帝時,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郡之地,才封了幾百戶侯;而今對我卻封了這麼大的地盤,實在是“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 ⑤安不忘危――太平或平安時,不忘記可能有危險或災難。此指馬援處於太平時不忘記國家還有危難。胡人擾――(因為北方還有)胡人在騷擾邊界。胡人:指匈奴、烏桓等北方少數民族。 ⑥保境息民――保衛國境使人民得以安寧。我應擔――(這是)我馬援應該承擔的責任。 ⑦選兵秣馬――選好兵器,餵飽戰馬。指作好戰前準備。自請戰――我將親自(向皇帝)請求出戰(擊退胡人)。 ⑧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後,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作戰,獻身疆場。好兒男――(這樣做)才是好的男子大丈夫。據載,馬援還對孟驥說:“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安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馬革裹屍”成語也便由此而來。

4、大器晚成

繩樞之子漢馬援①, 風雲之志立少年②。

好學不倦人欠慧③, 相形失色愧難堪④。

灰心喪氣欲從牧⑤, 大器晚成聽兄言⑥。

奮發圖強成良將⑦, 功高望重老益堅⑧。

說明】成語“大器晚成”,見於《後漢書·馬援傳》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繩樞之子――指貧家子弟。樞:門上的轉軸。繩樞:用繩子系轉樞軸,形容貧窮。漢馬援――(這便是)東漢時一個名叫馬援的人。漢:指東漢。 ②風雲之志――雄大高遠的心志。立少年――(他)從少年起就立下了(這樣的)志向。據載,馬援十二歲便失去父母,家境貧困,靠其兄馬況撫養成長,但他少有大志。 ③好學不倦――喜歡學習,不知疲倦。人欠慧――(可是馬援)這個人有點欠聰明。 ④相形失色――相比之下,大大不如。失色:失去光彩。愧難堪――(因此馬援感到)羞愧,難以承受。據載,當時有一個少年叫朱勃,十二歲便能口誦《詩》、《書》。相比之下,馬援感到差距很大,羞愧難堪。 ⑤灰心喪氣――使心意灰冷喪失。欲從牧――(馬援因此一度)想去邊疆從事放牧。 ⑥大器晚成――指大的器物需要長時間的加工才能做成。後比喻大才之人,其成就晚。此指後者。聽兄言――(馬援)聽信了他哥哥(這樣的)勸言。據載,馬援之兄勉勵他說:“象朱勃這樣的人,是“小器速成”,而“汝大才,當晚成。”不要自卑,要繼續努力。馬援聽信了他哥哥的話。 ⑦奮發圖強――振奮精神,努力自強。成良將――(馬援終於)成為一名好的大將。 ⑧功高望重――功勞大名望重。老益堅――雖然年齡已高,但意志更加堅強。據載,由於馬援的不懈努力,曾先後任過漢中太守、隴西太守等職,多次率兵南征北伐,為東漢王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五十五歲時被封為伏波將軍,真可謂“大器晚成”的名將。“大器晚成”成語也便由此而形成。

5、五日京兆

高才捷足漢張敞①, 嘉謀善政賊抓光②。

昆弟之好楊惲罪③, 禍不旋踵將連傷④。

盡誠竭節仍辦案⑤, 桀驁不馴舜語狂⑥。

五日京兆拒不辦⑦, 自取其咎被敞戕⑧。

說明】成語“五日京兆”,見於《漢書·張敞傳》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高才捷足――指才能高超,行動敏捷。漢張敞――(這便是)西漢(宣帝年間新上任的京兆尹)張敞。京兆尹:相當於現在的首都市長。 ②嘉謀善政――好的計策和政績。賊抓光――(這便是張敞一到任就很快地把長期猖狂作案的京城)盜賊抓得一乾二淨。據載,當時京城長安盜賊很多,瘋狂作案,換了幾任京兆尹都辦案不利,民不安生。張敞上任後,先在民間調查研究,摸清賊底,知道這是一個有組織的盜竊集團。於是則收買了其中主要成員,設計將全城盜賊一網打盡。 ③昆弟之好――情好如兄弟。昆弟:兄弟。楊惲(yùn)罪――(這便是張敞的好朋友)楊惲犯了罪。罪:犯罪,用作動詞。 ④禍不旋踵――禍事馬上就要來臨。旋踵:轉足之間,形容迅速。將連傷――(張敞)將要被楊惲牽連而受到傷害。 ⑤盡誠竭節――竭盡忠誠義節。仍辦案――(張敞就是這樣)仍然堅持工作,辦理案件。 ⑥桀驁(jié ào)不馴――比喻性格兇暴倔強,或態度傲慢不順從。此指後者,即張敞下屬一個辦案的府吏名叫絮舜的看到張敞受楊惲牽連而將被削職便不聽從他的指揮。舜語狂――(而且)絮舜還口出狂言。舜:指絮舜,人名。絮舜都說了些什麼呢? ⑦五日京兆――張敞做不了幾天京兆尹了,即將被削職。後比喻任職時間短或即將去職。此指原意。拒不辦――(於是絮舜)拒絕接受張敞的指示,不去辦理案件。據載,絮舜說:“吾為是公(指張敞)盡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復案事(怎能再為他去辦案呢)? ⑧自取其咎――自己招取罪過,禍害。咎:罪過,禍害。被敞戕――(結果絮舜)被張敞給殺害了。戕:殺害。據載,張敞對絮舜口出狂言,拒不辦案,極為氣怒,便加罪於他而下獄,用刑而致其死。這便是“五日京兆”成語之來源。

6、不學無術

當軸處中漢霍光①, 負圖之托重任當②。

益國利民擁立主③, 勢傾朝野亂臣戕④。

赫赫之功頭昏聵⑤, 獨斷獨行眾臣傷⑥。

不學無術女立後⑦, 過盛必衰族誅亡⑧。

說明】成語“不學無術”,見於《漢書?霍光傳》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當軸處中――正處在車軸、車輛中心要害的位置。比喻官居要位。漢霍光――(這便是)西漢時(任大司馬大將軍)的霍光。漢:指西漢。 ②負圖之托――承受輔佐幼主的囑託。重任當――(這個)重要任務(則由霍光)來擔當。據載,霍光與桑弘羊等人奉漢武帝遺詔之命,為輔佐幼主昭帝的輔政大臣。 ③益國利民――有益於國家,有利於人民。擁立主――(霍光則)擁戴昭帝迎立宣帝。主:指皇帝。據載,昭帝在位,霍光則輔佐其執政;昭帝死後,霍光先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後視其無能而廢之,又迎立宣帝。 ④勢傾朝野――勢力壓倒在朝在野的一切人。亂臣戕――(霍光憑藉這樣的權勢把燕王、上官等)作亂之臣一併殺掉(鞏固了西漢王朝政權)。戕:殺害。據載,《漢書》作者班固讚揚霍光“擁昭立宣”、“匡國家、安社稷”,是立了大功的。 ⑤赫赫之功――顯赫的功業。頭昏聵――(霍光則因此而被衝得)頭腦糊塗。昏聵:眼花耳聾,比喻糊塗。 ⑥獨斷獨行――行事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只按自己的意見辦。眾臣傷――(霍光因此)而損害得罪了不少的大臣。 ⑦不學無術――沒有學問,沒有能力。女立後――(這表現在霍光)又把他的女兒立為(宣帝的)皇后上。 ⑧過盛必衰――過分的興盛必定會向衰弱轉化。族誅亡――(結果,霍光的)宗族(在他死後僅三年)就被殺害而滅亡了。據載,《漢書》作者班固在大加讚賞霍光的功績後感嘆道:“然光不學無術,暗於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後,湛溺盈溢之慾,以增顛覆之禍,死財(同才)三年,宗族誅夷,哀哉!”“不學無術”成語則由此而來。

80個成語成就了10首詩,(含註解)真不是一般的厲害,值得品鑑

7、功敗垂成

知名當世晉謝玄①, 捷報頻傳戰北邊②。

光復舊京指日待③, 茫然不解令其還④。

水遠山長病於路⑤, 壯志未酬死英年⑥。

遺恨千古玄齡嘆⑦, 功敗垂成怪蒼天⑧。

說明】成語“功敗垂成”,見於《晉書?謝玄傳論》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知名當世――當代極有名聲。晉謝玄――(這便是)東晉時(著名將領)謝玄。晉:指東晉。 ②捷報頻傳――勝利的消息不斷傳來。捷報:打勝仗的消息;頻:接連。戰北邊――(這是因為謝玄率兵)在北方與前秦作戰(節節勝利所致)。 ③光復舊京――收復國土或恢復國家原有的典章、制度。此指前者,即收復北方領土。指日待――(這將是)指日可待。 ④茫然不解――指對某事迷糊不理解。令其還――(這便是在謝玄順利進軍情況下)朝庭卻命令他回師(南下鎮守淮陰)。據載,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符堅率兵南侵,謝玄被命為北伐先鋒,揮軍抗敵。淝水之戰大獲全勝,並收復徐、兗、青、豫等州。正當謝玄整頓兵馬,準備收復全部北方失地之際,朝庭卻以“徵役既久”為名,令其回師鎮守淮陰。這使謝玄茫然不解,氣憤不已,他哪裡知道這是當時皇族司馬道子嫉妒他的功業所為。不得已,謝玄只好回師南下。 ⑤水遠山長――形容路途遙遠,關山阻隔。病於路――(謝玄)就在(如此的回師)路上得了重病。 ⑥壯志未酬――大的志願沒有實現。此指謝玄收復北方領土的志願沒有實現。死英年――(這是因為他病重醫治無效)而英年早逝了。據載,謝玄去世時年僅四十五歲。他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收復北方失地,可惜壯志未酬身先死了。 ⑦遺恨千古――留下的怨恨永遠存在。玄齡嘆――(這使得《晉書》的編撰者)房玄齡都為之感嘆。感嘆什麼呢? ⑧功敗垂成――事情在將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此指謝玄將要收復全部北方領土時卻遭到了失敗。怪蒼天――(這要)怪罪蒼天(給他的年齡太短促了)。據載,房玄齡感嘆謝玄時說:“廟算有遺,良圖未果,降齡(年齡)何促,功敗垂成。”這便是“功敗垂成”成語之來源。

8、飢寒交迫

愛民如子唐李淵①, 以德服人盜案觀②。

正色直言將賊審③, 偷東摸西是何緣④?

面紅耳赤甘羅對⑤, 飢寒交迫實難堪⑥。

責躬省過淵心軟⑦, 既往不咎放其還⑧。

說明】成語“飢寒交迫”,原作“飢寒交切(逼迫)”,見於宋?王讜(dǎnɡ)《唐語林卷一?政事上》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愛民如子――愛護百姓,就象父母對子女一樣盡心。唐李淵――(這便是)唐代(開國皇帝高祖)李淵。唐:唐朝。 ②以德服人――以德行使人信服。盜案觀――(李淵就是用這種態度)去看待盜竊案的。觀:看。據載,當時有一個叫嚴甘羅的人,因為偷竊被官吏捉住帶到李淵面前。 ③正色直言――態度嚴肅,語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將賊審――(李淵就是這樣)把盜賊嚴甘羅審問。 ④偷東摸西――即小偷小摸。是何緣――(這是)什麼原因呢?緣:原因。 ⑤面紅耳赤――形容羞愧、著力、著急時的樣子。此指嚴甘羅因問到他偷東西而感到羞愧時的樣子。甘羅對――(同時)嚴甘羅也作了回答。他是怎麼說的呢? ⑥飢寒交迫――飢餓與寒冷交相逼迫。實難堪――(這使得我甘羅)實在難以忍受。堪:忍受。據載,李淵問:“汝(你)何為作賊?”對曰:“飢寒交切(逼迫),所以為盜。”李淵聽了後有何反響呢? ⑦責躬(ɡōnɡ)省過――責問自身的所作所為,反省過失。躬:自身。淵心軟――(這是因為)李淵(聽了甘羅的回話)心裡被感動了。 ⑧既往不咎――對已成過去的錯誤,不加責難追究。咎:責備。放其還――(李淵)則把他(甘羅)放回去了。據載,李淵聽了甘羅的回話後想了想說:“我是你們的君王,本應為你們造福,但現在卻使你們如此貧困,這是我的罪過呀!”說完,便把嚴甘羅嚴放走了。這便是“飢寒交迫”成語的來源。

9、東窗事發

大奸似忠秦檜賊①, 賣國求榮害岳飛②。

鬼鬼祟祟東窗議③, 夫唱婦隨陰謀為④。

精忠報國飛冤死⑤, 千夫所指檜命摧⑥。

皮開肉綻陰刑受⑦, 東窗事發信傳回⑧。

說明】成語“東窗事發”,見於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大奸似忠――內心奸惡,貌似忠厚。秦檜賊――(這便是南宋時主張投降金國的)奸賊宰相秦檜。 ②賣國求榮――出賣國家利益,以謀求個人的榮華富貴。害岳飛――(為此,秦檜則處心積慮地)陷害(抗金名將)岳飛。據載,秦檜原為南宋御史中丞(官名,主管監察、執法等事),後被金人俘虜,成為金太宗弟撻懶的親信。而後被遣送歸宋,謊稱奪船逃回。他力主降金,得到宋高宗的寵信,官升至宰相。於是,對力主抗金的名將岳飛則欲害其死。 ③鬼鬼祟祟――形容行動詭秘,怕人發現的樣子。東窗議――(這是秦檜與其妻王氏)於他家東窗之下在密秘商議(如何害死岳飛的事)。 ④夫唱婦隨――丈夫說什麼,妻子就要附和。即妻子必須順從丈夫的。此指秦檜夫婦商議的結果鬼主意還得由秦檜來拿,王氏只能附和。陰謀為――(於是)策劃出陷害岳飛的陰謀詭計。為:策劃。據載,秦檜以抗旨不遵,反叛朝庭等“莫須有”的罪名加害於岳飛而治其死。 ⑤精忠報國――竭盡忠誠,報效國家。飛冤死――(這樣一個愛國名將)岳飛則(因被陷害)而含冤死去。飛:指岳飛。 ⑥千夫所指――形容觸犯眾怒。此指秦檜害死岳飛觸犯了眾怒。檜命摧――秦檜(便在這樣的千夫所指中後來)死掉了。檜:指秦檜;摧:折斷。 ⑦皮開肉綻――皮肉都裂開。形容被打得傷勢很重。陰刑受――(這是因為秦檜)在陰間受到酷刑所致。為什麼會受刑呢? ⑧東窗事發――秦檜夫婦在東窗下商議陷害岳飛的事被揭發了。後比喻陰謀或罪惡敗露。信傳回――(因為有這樣的)信息(從陰間)傳回來。據載,秦檜死後,其妻請方士為他招魂,方士見秦檜正在陰間受刑。秦檜託方士說:“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這便是“東窗事發”成語之來源。

80個成語成就了10首詩,(含註解)真不是一般的厲害,值得品鑑

10、安如泰山

獨霸一方漢吳王①, 腹有鱗甲欲反邦②。

買馬招軍勢力擴③, 積草屯糧鑄錢忙④。

盛食厲兵即欲反⑤, 正言直諫乘開腔⑥。

孤行已意如累卵⑦, 安如泰山須更張⑧。

說明】成語“安如泰山”原作“安於泰山”,見於《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獨霸一方――在一個地方或一個方面稱霸。此指前者。漢吳王――(這便是)西漢時的吳王(劉濞bì)。漢:指西漢。據載,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分封一些同姓諸候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子,被封為吳王,後來獨霸一方。 ②腹有鱗甲――比喻居心險惡。欲反邦――(吳王)想要反叛劉邦(自己做皇帝)。邦:指劉邦。 ③買馬招軍――購置戰馬,招募士兵。勢力擴――(吳王極力)擴大自己的勢力。 ④積草屯糧――儲存糧草,作好戰爭準備。鑄錢忙――(同時,吳王)還忙著鑄造錢幣。據載,吳王經過這樣的充分準備之後,勢力與野心越來越大。 ⑤盛食厲兵――吃飽飯,磨快兵器。形容作好戰鬥準備。即欲反――(吳王)立即就要起兵反叛朝廷。 ⑥正言直諫――用正義的話,忠直的向皇帝進諫。此指向吳王進諫。乘開腔――(這便是吳王手下的一個官員)名叫枚乘的開口說話了。乘:指枚乘。枚乘都說了些什麼呢? ⑦孤行已意――只按自己的意願辦事。此指吳王只按自己謀反的意願辦事,即反叛付諸實施。如累卵――(那樣做)就象累起來的蛋一樣危險(肯定要破滅的)。 ⑧安如泰山――象泰山一樣安穩,不可動搖。形容十分穩固。須更張――(如果吳王你想這樣安穩)就必須立即改變謀反的主意。更張:改變、調整樂器上的弦。此處比喻改變謀反的主意。據載,正在吳王準備起兵反叛朝廷時,其手下一個郎中(官名)枚乘則上書進諫說:(欲謀反)的想法危如累卵,難於上天;如果“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成語“安如泰山”即從此而來。

拔苗助長

急功近利宋農人①,自作聰明拔苗勤②。

含辛茹苦禾高起③,力盡筋疲還家門④。

拔苗助長心狂樂⑤,情不自禁顯奇勳⑥。

半信半疑兒往視⑦,慘不忍睹禾無魂⑧。

說明】成語“拔苗助長”,原作“揠(yà)苗助長”,見於《孟子·公孫丑上》中的一個成語故事。

串講】①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貪圖眼前利益。此指急於求得禾苗長高,貪圖眼前長得快的利益。宋農人——(從前)宋國(就有這樣一個)農夫。宋:指宋國。②自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而逞能。拔苗勤——(於是此人則到田裡)非常賣勁地把禾苗拔起。勤:盡力,不偷懶。③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此指忍受拔苗的辛苦。辛:辣;茹:吃。禾高起——(於是)禾苗都被拔高了一截。④力盡筋疲——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還家門——(此人累到這種程度)才回到家中。⑤拔苗助長——拔高禾苗,幫助它生長。後來比喻違反事物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此指原意。心狂樂——(所以此人)心裡特別高興。狂:強烈的。⑥情不自禁——感情激動,控制不住自己。禁:抑制。顯奇勳——(於是便在家人面前)顯示(自己)的特殊功勞。勳:功勞。據載,此人到家誇口說:“今天實在太疲倦了,我幫助田裡的禾苗長高了!”⑦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懷疑。兒往視——(這便是他)的兒子前去(田裡)察看。⑧慘不忍睹——悽慘得不忍心看到。此指田裡是一片悽慘景象,都不忍心看到。睹:看見。禾無魂——(因為)禾苗都沒有靈魂了,即禾苗都枯萎了。據載:“宋人有閔(同憫,憂愁)其苗之不長而揠(拔)之者,芒芒(同茫茫,引申為疲倦的樣子)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太疲勞)矣,餘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成語“拔苗助長”即由此故事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